近日,从网上看到有学者发表关于对上海的议论,受其影响,想到我曾在上海有关刊物发表过3篇文章,因此对上海有些好的印象:上海办事公正,尊重知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应算得上是各地人的“融炉”。
1982年我在赵官公社干通讯报道员,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本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党的生活》丛刊,恰好手里有篇赞扬共产党员的文章“夸夸俺们的义务投递员”,大体意思是:本社付庄村68岁的老党员付丕让,二十多年来坚持做好义务投递工作,受到干部群众的称赞。文章有800多字,全是复写纸手抄的,且歪歪扭扭不太清楚。我抱着“中不中往上涌”的想法,就按照刊物的地址,写上“稿件”二字不用贴邮票,通过邮局随便寄过去了。文章发出后,我根本没有拿着当回事,也没抱希望能用。我以为,一来山东与上海没有隶属关系,不可能宣传报道外地的事迹,二来我一个小“乡巴佬”写的文章怎能登到上海的大刊物。可结果出乎预料,时间过了大概3个月,我突然接到由上海寄来的《党的生活》丛刊1982年第4辑样本,打开一看,我的文章竟然真的登出来了,整整用了2个页码,还配有素描式的插图,更为高兴的是还有10元钱的稿费汇单,确实令我喜出望外。由此,我对上海增加了崇敬和向往,然而很遗憾,始终未能有缘,这当另论。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常被人们称为“魔都”,所以在我心目中充满仰视乃至迷信。自己的机缘和命运与上海没有丝毫牵连,只能谋求把名字嵌入上海。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县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有时候也就选择一些合适的稿件顺便给上海有关刊物发去。当时,虽然稿件发出了,但内心仍是“有一搭无一搭”,总以为自己与“大上海”的名气差距太大,且无任何关系,如果我的文章能够被采纳那简直就是奢望。可结果又是大大的出乎我的想象,让我更加增厚了对上海的好感。那个年代,基层农民负担问题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关注,因而也出现了围绕“减负”的系列问题。对此,我经过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并查阅了若干文件、资料,撰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文章:《农民负担之我见》,阐述了我对农民负担的内涵、特点、轨迹、形成原因和建议。该文还真的被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社会学》季刊1991年第1期后发表,开创了政研室成立以来在上海刊物发表的齐河首篇文章,曾一度引起反响。还有一篇文稿同时在上海2家杂志刊发:1992年初,我针对农村烟酒消费现象进行了广泛调查,撰写了《农村烟酒消费增长过快不容忽视》一稿,文章发出后分别被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季刊1992年第2期和上海大学主办的公开期刊《社会》1992年第3期发表。这篇文章也成了我离开政研室的“压卷之作”,难免有点“沾沾自喜”了。
我这几篇文章都是手抄复写,邮局寄发,没有特殊背景和丝毫关系,能够被采用真的让我佩服上海办事的公正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学术方面,上海尊重知识,不讲出身和地域,符合条件就会有足够的机会脱颖而出。由此,也体现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验证了上海“公正,包容,诚信,责任”的价值取向,不是空话。
回忆这几件小事,一来为上海点赞,二来也对当时的编辑表达我迟到的敬佩和感谢!
2022年10月2日星期日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 者 简 介:鲁文可,男,汉族,1957年9月生,山东省齐河县人,中共党员,齐河县委退休干部,曾发表新闻、政论、随笔等各种文稿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