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的组合,不是凑到一起就能发挥战力了。北约国家内,其实有好几种搭配系统,但基本都可以形成相应的特色配置。可由于北约的对乌支援本身就是拼盘化,东一坨、西一块的,因此乌军并不能相应得到成熟化的配置系统,只能是自己去组合。
按照严格的标准,一支摩托化部队改装为机械化部队,形成完整战力需要3年时间。如果是不同装备磨合编组,还需专门的试验部队进行长期摸索。
乌军是什么情况?
2023年年初,找少量骨干带着新兵蛋子进行几个月突击培训后,就组建了机械化旅,接装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万国造”主战武器。这些兵就是日夜不睡觉,天天泡在训练场上,不到半年时间也只能勉强掌握基本操作罢了。
极短的训练时间只能是搞速成班,学学枪怎么开,车怎么驾,炮怎么操,以及简单的维护、基本战术队形怎么搞,仅此而已了,这就是乌克兰新军的庐山真面目。
当然,有些网友可能会说乌克兰新军都是北约换皮兵。
其实,乌军中有外籍雇佣兵,这是谁都承认的。但有些网友总认为,乌军目前是北约换皮兵占主体,尤其是战斗部队当中,这就过于偏执了。
因为北约军队以体系战力见长,其陆军是短板。而现在北约的陆军规模并不大,直接的战斗兵力尤其是战斗兵为数更少,少就精贵,它哪能富裕到让这些地面战斗兵到乌克兰去拼消耗呢?
北约国家中地面部队较多的美国和土耳其,美军打自己的仗都舍不得消耗战斗兵,怎么可能到乌克兰当炮灰;土军就更别说了,人家给点无人机、装甲车就得了,掺和这事儿干嘛;至于欧洲大爷们那三瓜俩枣,给自己看家护院能干好就够烧高香了。
要知道,乌克兰战场是成万成万战斗兵的消耗啊!直接能把北约老底子烧光,那乌军还抓啥壮丁嘛!
而且,在北约陆军相对拉胯的背景下,人家是有各自装备体系的。现在北约支援给乌克兰的大都是北约淘汰下的老旧武器,你让现在的北约大头兵过去,它也操作不好这些玩意。
所以现在所谓的北约“换皮兵”,其绝对人数并不多,而且承担的岗位也出乎网友们意料。
第一类:目前在乌的北约正规军,主要是少量特种部队及军事顾问;
第二类:实际操作乌军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防空导弹等装备的技术兵,但因为此类装备数量有限,因此占用人力并不多;
第三类:真冲到一线的“换皮军”,其中除波兰可能暗中派出少量建制单位外,其余多为北约军队退役后以雇佣军身份参战的战斗员,以特种部队居多。
具体对乌军中外籍雇佣兵数量的估计,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今年5月底给出的数据是2500余人。
一般来说,认为乌军中换皮兵大把存在的网友都偏俄罗斯些,那总不能绍伊古给的数据,都不信吧?
而乌军现在的规模是大几十万人,仅仅战斗旅数量就超过了100个。别说绍伊古给出了2500人的数据,就是将这个数字乘以10,也在乌军中占不到主体。
乌克兰政府目前控制的人口大约是2900万人,付出目前数十万人的伤亡尚不足以让其无兵可征。乌军所缺的是军官、骨干、技术兵,可不缺抓来的壮丁。
所以乌军中占主体的就是乌克兰人,无论能不能打,都是如此。
但是,在决定乌军怎样打的问题上,北约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是不小的。而乌克兰在“吃人嘴短”的背景下,也存在迷信北约化装备的问题。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
第一:北约自己多年来没有打过像样的正规陆战,都是在绝对优势体系面前捏软柿子,它对于陆战的理解是默认建立在己方有绝对技术优势的背景下做出的。而乌克兰战场的实践是,乌军没有体系优势,尤其是空军和防空力量的缺失。
第二:乌军用于执行反攻作战的主力,是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万国造”机械化部队速成班,其既没有对自己手中的装备做到充分掌握,也没有老牌部队相对充足的对俄作战经验。
所以,师傅打这种仗是新手,徒弟打这种仗也是新手。但面对的恰恰是俄正规军中的老手,还偏偏撞的是人家准备已久的防线,可不就吃瘪了。
以库班方向乌军第47机步旅的作战来说,是按照标准的机械化行军纵队开进的,它真是太标准了——只不过是演习场上的标准:先进行炮火准备,然后工兵装备开路,后面是坦克和步战车纵队,如此洋洋洒洒摆了好几路。
按照戏本,火力准备后俄军阵地被摧毁,工兵开辟雷区通道,坦克步战车跟进开入,然后撕开突破口,突破俄军防线,继而后续梯队开入,向纵深发展战果。
考虑火力准备后,俄军阵地没有被完全摧毁了吗?没有。考虑伴随防空缺失后,遭俄空天军打击的问题了吗?也没有。考虑俄军火力打掉扫雷车后,后续梯队怎么办的问题吗?还是没有。
要说这其中没有北约顾问的锅,那地球都得反着转了。
为啥不考虑己方微弱火力对对方阵地的实际打击效果呢?因为北约当年欺负游击队的时候,打个百十发炮弹那就是绝对火力优势。
为啥不考虑伴随防空和应对空袭的问题呢?因为北约向来都是空袭别人,哪用得到自己防空?
为啥不考虑扫雷装备被干掉的问题?因为北约当年打夜战,对面两眼一抹黑,这都夜战了,俄军能看到?
结果呢?
俄军不是游击队,它也能打夜战,而且炮弹储备比乌军多几倍。乌军那点微弱的火力准备后,就开出这一大堆精贵玩意儿来,俄军当然是空炮雷火力全面招呼了,为了抢人头,夺奖金,有些侦察兵都抵近用筒子收战果了。
而乌军参战部队的反应如何呢?
碰到这跟演习场的茬儿不一样的景,懵逼了。进退不得,左右为难,一堆堆装备就被打了靶子。
在大诺沃西尔卡方向,乌军最初投入的新军3个旅,也是这样的操作。一旦遇到意外情况,不知道咋办了,要么就是车堆到一起,要么就是干脆撒丫子跑路了。
仗打成这衰样子,能完全怪乌克兰新军吗?其实也真怪不了。几个月速成班,能搞出啥花样?而且直接就硬撞俄军防线,仗可不是这么打的。
这仗的直接战果,相较于折损来说,几乎不值一提。
再好的武器拿给不会使的壮丁,也不如一根烧火棍好用,二毛的指挥官能力,壮丁的战斗意志,进攻个啥,挖坑守住战线都够呛
多亏了北约倾情教导,否则场面没有这么好看[吐舌头咯]
不稀奇,解放战争的时候,我们也遭遇过清一色的国军美械日械部队……装备不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唯一标准
洗地,使劲洗,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