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麦西传”的解释

郑青春谈天地 2024-11-06 19:18:37
有关小麦究竟是不是从外国传入的解释

今就来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网上不乏有一观点,说小麦原产中西亚,后来逐渐传入我国,成为现代主粮之一。呵呵了,这也成为某些人口中,西方文明优于东方的一个所谓证据。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我国发现小麦遗存的古迹非常多,仅3000年前的就有几十处,比如大家熟悉的陶寺、石卯寺、二里头都发现了小麦粒。原本最早属甘肃民乐县东灰山遗址,1985年李璠先生在东灰山发现了小麦遗存,并做了碳14测定,公布年代为5000年前。这个结果很快引起了争议,因为东灰山是一处典型四坝文化遗址,而四坝文化存续时间在大概4000年前。

198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系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对东灰山遗址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并对小麦遗存重新做了测定,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考古队公布的结果为距今3625-3915年,随后北京大学再次做了检测,公布结果为距今3980-4480年。

上述几个遗址都位于我国西北,这为小麦西域传入说提供了证据,也引发了一场远古丝绸之路的大讨论。东灰山作为证据链上最重要的一环,年代出现了如此大偏差,当然引起了众多关注。于是自2005年开始,包括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学者在内,先后组成了数支科考队,对东灰山做了几次探测,最终鉴定结果为距今3829-3488年。

以前碳14检测技术不成熟,采集样本也容易受到污染,出现偏差并不奇怪,近几年随着技术发展,碳14精确度大大提高,并且出现了新的检测技术-加速器质谱计。加速器质谱分析和碳14的区别,简单说就是一个直接统计碳14数量,另一个则是通过传统的衰变放射性判断,这里不讨论那个更先进,但对于小麦这种东西来说,AMS显然更为适合。

一个是东灰山小麦遗存时间大大往后推迟,另一边发现了新的证据,近几年在山东发现了许多4000前左右的小麦遗存,出乎很多人意料。比如聊城校场镇和日照两城镇的龙山文化遗址,推测年代都为距今4600-4000年之间,其中做过直接小麦颗粒AMS测定的是胶州赵家庄,时间精确为距今4500-4270年。与此同时,做过小麦AMS测定,其他地区最早的是甘肃金塔火石梁,年代为距今4085-3845年。

这个结果属实有点让人懵逼,最远的山东半岛,小麦遗存时间居然比西北甘肃还要久远,按照小麦西域传入说,这就没法解释了。当然,不管是3000年前还是4000年前,都比小麦诞生时间晚得多,据说中西亚种植小麦可以追溯到万年以前。

我们不去管这个,因为东西方的差别,中国农耕文化的独树一帜,是在其他方面。恐怕很多人不知道,两河流域,小麦种在水田里,跟种稻子一样。但我国出土的小麦遗存,光看地区你都能明白,不可能水种,全是旱种,也就是说,不管小麦从哪传来,中国人自己摸索出了一套种植方法,跟原产地完全不同。

我之前过一期内容,介绍老祖宗们都吃什么,一直到隋唐之前,粟都是粮食中的NO.1。粟和黍都是小米,也是我国原产粮食,好像是从狗尾巴草什么的改良而来。为什么种这个的原因就在它耐旱。

小麦最初正是参照了粟黍的种植方法,春天种,秋天收。这是典型的粟黍种植法,我们叫他春小麦。小麦耐寒但不耐旱,北方春天干旱少雨,小麦产量并不理想,一直到东周时期,人们才慢慢摸索出冬小麦的种植方法。

除了种植方法,小麦口感也不好,最早食用方法,是烤和蒸,这种做法小麦并不如粟黍好吃,不信可以自己回去试一下,麦仁饭什么味道。一直到汉代,石磨逐渐推广,才慢慢学会了磨面,虽然不清楚石磨究竟什么时候发明的,但旋转石磨对小麦来说,无疑是另一个划时代的发明。汉代旋转石磨,跟现代并无明显不同,接着用都没多大问题。石磨的出现,终于把拦在小麦面前的阻力全部变成了动力,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唐代中期,小麦开始占据统治性地位,全面取代了粟黍一类作物。

聊到这里相信大家也看明白了,中国小麦与西亚小麦,几乎就是两种发展路线,两种不同作物,从小麦身上也能看到,中国有别于其他的独特农耕文明特征。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