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欧阳金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湖南近日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要解决行政检查的突出问题,传递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明信号。
涉企行政检查是行政执法主体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重要方式,目的在于规范和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和部门涉企行政检查乱象时有发生,企业对此早有反映。去年11月,司法部公布一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其中,某市一家天然气输送公司从2021年至2023年,每年都接受上百次检查,检查主体涉及发展改革、安全生产、能源等多个领域,检查涉及省、市、县、乡四个层级。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必须严格规范。
我省的《实施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为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要求优先采取非现场“无扰检查”方式,对行政检查事项实行计划管理,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为避免“走过场”、运动式检查,要求严格专项检查的启动条件,坚决杜绝“一人生病,大家吃药”的全覆盖、无差别检查等。《实施方案》从源头上加强涉企执法检查管理,既可防止涉企行政检查过多过滥,又防止出现监管不到位现象,确保行政检查于法有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高效。
优化营商环境,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很多人注意到,一开年,在各地所抓的主要工作中,优化营商环境是普遍的关键词。“杭州六小龙”爆火出圈,更倒逼杭州以外的诸多城市思考如何打造一方沃土,让自家的土地上长出这样的大树。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对于湖南来讲,下一步关键在于《实施方案》的落地。坚持“无事不扰”的原则,给足企业心无旁骛、自主生长的空间。同时,也应在企业需要帮扶的时候,积极回应,拿出办法,解决问题。这些,都是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