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时任115师工兵主任的王耀南,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让他带着工兵部队去前线,负责阻击日军的坦克部队支援被围之敌。王耀南接到命令以后,了解到日军的这支坦克部队总共有73辆坦克,顿时犯了难。
难以完成的任务王耀南自幼在老家就经常与炸药打交道,从小喜欢爆破,长大以后在爆破方面的天赋得到施展,逐渐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抗美援朝期间,王耀南更是直接帮助志愿军筹建了各种坑道,其中反斜面坑道和四通八达的坑道更是有效避免了美军的狂轰乱炸,保护了我军的补给线不受破坏。
虽然这些都是后话,但在1938年时,王耀南就已经颇有名气了,否则这个任务也不会点将他来完成。只不过,当时的王耀南麾下部队不多,全都算上也只有1000人左右。而且,王耀南麾下的是工兵部队,不可能派战斗骨干到他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参军不久的“新兵蛋子”。
除了这些情况以外,最让王耀南犯难的是武器不足。当时的八路军武器装备实在太差了,能够拿到多少军饷都要看蒋介石脸色,缺少重武器的部队想要对付日军坦克简直就是难如登天。王耀南的工兵部队更是一件重武器都没有,想要阻击日军坦克只能用炸药,而王耀南的部队里只有炸药20斤,还都因为梅雨天气受了潮,最终能发挥多少威力都难以保证。
尽管此事千难万难,王耀南却还是没有抱怨和退却,而是向上级拍胸脯,保证一定完成任务。王耀南为何会有如此态度?一来是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王耀南身为军人,自然不愿意临阵退缩;二来是王耀南对当时的战局十分了解,深知阻击日军支援的坦克部队意义重大,不容有失。
战局背后的错综复杂当时交战的双方主要是日军第十四师团和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包括了卫立煌麾下的第33军团,阎锡山麾下的晋绥军,以及八路军、滇军、川军和西北军联合组成的东路军。中国军队兵分三路抵御日军的攻势,打算阻止日军取山西、攻西安、打长沙。
其中,朱德指挥的东路军纸面实力最弱,但战斗真正打响的时候,东路军却打得最猛,旗开得胜。这场胜利虽然不足以毁灭日军的整体进攻,但对中国军队的士气鼓舞极大。捷报传至卫立煌耳中时,令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也不禁心潮澎湃,立刻出击和日寇交上了手。
卫立煌麾下的第33军团着实战斗力不俗,机枪、迫击炮配备了很多,火力要远超东路军。既然东路军能够打胜仗,卫立煌自然不甘落后。起初,卫立煌打算快进快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掉日军一个小队。
日军第十四师团总共被分成了9个小队,虽然兵力远远不及中国军队,但武器装备拥有绝对优势,自然不能小觑。但在东路军获胜的激励下,卫立煌也打了胜仗,转而胃口开始变大,不满足仅仅吃掉一个日军小队,作战目标逐渐变成一口吃掉日军第十四师团。
随着日军第十四师团被卫立煌部包围,战斗规模瞬间扩大,日军周边部队迅速朝着第十四师团这边集结,企图救出第十四师团。但日军的企图并未成功,一边是东路军陈赓炸了正太路,徐海东也将阳城之敌关门打狗,西北军则死死缠住了晋城一带的敌人。
另一边是阎锡山的晋绥军,陈兵横岭关一带阻敌,令日军第二十师团难以寸进。虽然这两路部队都难以打掉对方有生力量,但暂时阻止他们驰援,也就相当于侧面要了第十四师团的命。卫立煌见战场形势大好,准备对包围圈里的日军第十四师团一举歼灭,若此战成功,必将是抗战史上的大功一件。
也正因为此功甚大,令蒋介石十分苦恼,因为这偌大的功劳就要落在卫立煌手中,而他却不是自己的嫡系将领。这一幕蒋介石不想看到,于是派了自己的嫡系门生李默庵过去,与卫立煌争军权,抢军功!
此举非常符合蒋介石一向的做事风格,只不过这军功看似探囊取物,实则仍有巨大变数,蒋介石此举为时过早。卫立煌不是软柿子,自然不会乖乖靠边站,将自己一手打下来的军功拱手让人。于是,卫立煌与李默庵双方争执不下,导致前线攻势减缓,给了日军喘息之机。
创造奇迹就在这个时候,被围的第十四师团决定突围,西北军守着的晋城一带的敌人也趁机搞事情,一支由73辆坦克组成的坦克部队竟然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开出了城,还在一条难行的偏僻小路绕过了阻敌防线,等发现时虽然极力追赶,但杨天觉率领西北军却没能拦住日军的坦克,只能目送它们驰援而去。
这支日军坦克部队的出现,顿时打破了战场的局面,也惊醒了被功利蒙蔽了心的蒋介石。李默庵与卫立煌的内斗虽然放下了,但所行之举也不过亡羊补牢而已,若想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就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挡住日军的坦克部队。
只不过此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如此规模的一支坦克部队,杨天觉挡不住,别人就能挡住吗?杨天觉没能拦住日军坦克部队后,立刻向八路军求援,而八路军则立刻给王耀南打电话,这项难以完成的重任就这样落在了王耀南肩上。
王耀南对日军作战倒是不惧怕,但也深知1000新兵和20斤受潮炸药实在是威力有限,若想取胜必须外力协助。于是,王耀南接到命令以后,第一时间联系了西北军的武士敏,向他要一个机枪营。
由于此事的责任在西北军,加之王耀南要机枪营只是负责火力掩护,武士敏很爽快的答应了王耀南的要求。随后,王耀南又去找了李默庵要200发废炮弹。因为此事关系到李默庵是立功还是受罚,加上王耀南要的又是废炮弹,自然也就没拒绝,甚至还多给了不少雷管和子弹。
万事俱备以后,王耀南带着人提前来到日军坦克部队的必经之路。根据当地的情况,布设了两处地雷区,掩埋的全是利用200发废炮弹制作的跳雷。只要日军坦克敢闯雷区,立刻就会被炸毁,步坦协同的士兵也会被炸死炸伤。
事实证明,王耀南的跳雷威力惊人,日军坦克经过时果然被炸毁了几辆坦克,被迫缩回晋城。王耀南乘胜追击,又带着大量跳雷来到晋城,直接在晋城的城门外布置雷区,将日军的坦克部队给圈了起来,把工兵的作用简直发挥到了极致。
就这样,日军唯一的驰援战机被王耀南击溃,日军第十四师团没了外援,只能进行困兽之斗,最终遭遇重创。
日本能一次集中73辆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