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1982年首次登顶世界女排之巅,相隔14年后,在1996年进行制度改革、开启职业化联赛。此后20多年时间里,在中国女排一直存在着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那就是联赛的水平和国家队的成绩不相符合。好像是一块又细又窄的石柱支撑着一顶又大又重的王冠,给人的感觉总是摇摇欲坠、不堪重负,让人的心总是提着、无法踏实下来。
关于如何提高国内联赛水平的问题,这些年无数人操碎了心、给出了无数的建议,排协也多次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提高联赛的水平、办成世界顶级联赛。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变联赛水平和国家队水准相一致的局面。
提高联赛水平,让这块基石变得足够强大、更稳固地支撑国家队,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但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不容改变的事实,那就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中国女排联赛短期内很难变成世界顶级联赛。这其中要走的道路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国内联赛、出国留洋和青训的一些看法和心得体会。
一、中国本土基础球员的水平决定我们的联赛永远也无法达到世界顶级联赛的高度。和日韩一样,由于我们本土基础球员的身体素质无法达到欧美球员的标准,所以导致我们的联赛无论怎样努力,也不会和欧洲高水平联赛一样并驾齐驱,因此很难具备成为世界顶级联赛的条件。
既然后天努力改变不了先天的不足,那我们自然无法让联赛这根支柱变得又粗又壯,那么我们只有另辟蹊径,找到能有力支持国家队的精神支柱。那么真正改变这一局面的是,全员出国留洋,也许是保证国家队一直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一大渠道之一。
(1)没有做到“全员”出去,尤其是各豪门俱乐部主力队员在技战术水平上升期,根本没有出去一展身手的机会。
中国女排除了四十年屹立于世界女排强队前列,在我国三大球中独树一帜之外,关于球员出国打球,其中还有一个有别于其他三大球的“奇葩”规定:现役球员26岁之前不得出国打球。当年这个规定的设立初衷可能是为了保护俱乐部的利益,保证刚开始走上轨道的联赛的整体水准。
但时过境迁,这些年这个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规定不但禁锢了优秀球员在技术上的上升期,踏足世界顶级联赛、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且阻断了国内联赛与世界先进技术的接触,造成国内排球界坐井观天、固步自封,已逐渐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这些年排协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个规定的错误,虽然没有废除,但也有所松动,像朱婷在当打之年能留洋三年,就是各方努力的结果。
另外出国打球的人数(未满26岁)也在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在外打球的球员有:孙杰和张晓雅(泰国春武里至尊)、郑益昕和杜清清(泰国钻石食品)、孙汝晗和于鋆炜(塞尔维亚拉伊科瓦茨铁道工)、任凯懿(波兰罗兹建设)等近20人,创历年之最。
但要看到的是,尽管人数不少,但主要是联赛排名靠后球队的球员和各球队打不上球的边缘球员,今年山东女排还不错,放出主力接应杜清清和孙杰到泰国打球,但像张常宁、袁心玥、李盈莹等这样国内各豪门俱乐部和国家队的绝对主力,则只能是静静地“养在深闺”、无法像“幸运儿”朱婷一样出国“深造”。
做不到“全员”出国留洋,尤其是国家队成员在技术上升期无法出国打球提升水平,可以说,这种球员输出对国内联赛和国家队的帮助基本都是聊胜于无的。而且也让这些有潜力的好球员缺少了去国外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2)没有融入国际转会潮流,只是阶段性转出球员去到比我们水平还低的联赛,显然是不利于提高我们球员实际水平的。
我们现在在积极输出的球员,都是在我们的联赛结束后,或者国外俱乐部临时缺人、中途转会的球员。如现在在泰国联赛打球的孙杰、郑益昕、张晓雅、杜清清,远赴波兰的任凯懿等就是打完排超,然后加盟国外联赛的。而孙汝晗则是由于塞尔维亚赛程中途意外缺人,找其补漏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她们去的都是水平比我们水平还低的联赛,像意大利、土耳其,甚至是低一个档次的俄罗斯联赛都难觅中国球员身影。从实际来看,显然是不利于提高我们出国球员实际水平的。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的球员转会并没有融入国际转会的潮流,不是在各国联赛开始前就有计划的进行,基本都是临时起意,转会去往这些欧洲二三流联赛的。在这些方面,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好好总结。
二、球员出国打球、特别是在技战术上升期出去的好处。让球员出国打球,将各个水平段的球员,运作去参加各档次的联赛,尤其是在初出茅庐、技术未成熟期,其好处就是用别人家的丰厚“土壤”给我们培养人才。虽然无论什么年龄段只要能出国打球对球员自身都有益处,但在技战术上升期和已经是成熟期时出去,效果还是不同的。
我们只要看看下面这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明白了。
王一梅和朱婷可以说是中国女排不同时期的两个标志性、出国留洋的领军人物,两个人都是天赋异禀、个人能力出众。
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两个人都曾效力过世界顶级联赛之一的土耳其联赛。王一梅是2013-2014赛季加盟土耳其豪门伊萨奇巴希、2014-2015帮助土甲升班马特拉布宗体育保级成功;而朱婷则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被土耳其的另一支豪门瓦基弗银行相中,从而开启3年的留洋生涯。
对比两个人出去打球的年龄。王一梅是25岁9个月,朱婷是21岁10个月,虽然只不过相差不到4岁,但朱婷是技术还没完全成型、处在上升期,而王一梅则是技战术已经完全成熟、基本没有提升空间。
再对比两个人留洋前后的变化。
朱婷可以说是从思想理念到技战术水平全部实现蜕变,成为世界女排史上(截止到目前)主攻第一人,三年留洋时间里几乎都拿遍了联赛和欧洲的所有冠军,MVP头衔更是拿到手软,真正成为了世界上最为炙手可热的排坛巨星。
而相比之下,王一梅在土耳其打球的两个赛季内,根本就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在土耳其两支球队短暂效力以后,她甚至自降身价的前往印度尼西亚联赛打球,最后无奈的叶落归根辽宁女排。
从朱、王两个人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留洋所取得的不同效果可以证明:将一名具有巨大上升空间的优秀球员放到世界上最好的联赛的重要性。虽然王一梅的留洋不算成功,但是对于她此后的职业发展还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就是作为辽宁女排的管理者,她能把国外先进的理念运营到俱乐部中去,辽宁队去年破天荒的拉来了巨额的赞助,背后离不开她的付出和努力。
再拿朱婷个人举例来说,虽然不能判断如果她在功成名就、技术完全成型后(按规定26岁以后)再出国打球会怎样?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样她就无法达到目前的高度、不会取得超过现在的成就。
三、球员出国留洋是保证国家队一直有强大战斗力的最好渠道。由于我们国内基础球员先天条件不足,导致联赛水平无法和国家队相匹配,球员在联赛的锻炼,远远达不到国家队的要求,郎导和国家队教练组只能将精心挑选的好苗子直接在国家队进行深加工。但联赛水平低还有另外一个弊端,就是球员从国家队回到俱乐部后,由于缺乏同等高程度的对抗,导致其竞技水平无法维持在国家队的水准、甚至还要下降。
等于之前国家队的努力都白费了,再回到国家队后,一切还得从头再来(郎导曾多次在公众场合吐槽过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队的集训时间一直比其他国家队长很多的主要原因。
而让我们的国家队球员参加世界高水平的联赛,既可以提高她们的技战术水平,又能保证她们的竞技水准一直在线,到时国家队只需把在各国家联赛中表现出色的球员临时聚拢来就可以了,而且她们能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不用我们再把所有的压力都压在国家队身上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球员出国留洋是保证国家队一直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最好渠道。去国外俱乐部既能接受锻炼、又能提高水平,还给钱,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希望拥有国手的俱乐部和排球的主管部门能够网开一面,给我们的这些球员大开绿灯,前往欧洲高水平联赛打球的机会。
四、既然球员都出国留洋了,那么国内联赛还有存在的价值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国内联赛存在的作用、价值是球员锻炼和展现自己的第一个平台。我们是努力将球员全员的送出国去留洋,但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出得去,尤其是初出茅庐的小球员,现在还很稚嫩,像雏鸟一样,羽翼尚未丰满,肯定是不能够飞翔的。
所以,国内联赛就是她们锻炼、展现自己的初选平台。如果没有国内的联赛做跳板,她们怎么可以走的更远,跳的更高呢?如果没有国内联赛的选拔,一些优秀的好苗子很有可能胎死腹中,连起步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去国家队甚至国外发展了。
我们从长远来说,一名球员出国打球不一定会在一家俱乐部打到退役,那么其国内所属俱乐部就是其周转停留和休养生息的平台、是她的家和后院。有了国内联赛的存在,在国外打球的球员才会有归属感。而这个所谓的“家”就是我们国内联赛这个平台和大家庭,没有家的存在,我们去哪里栖息和生存呢?
再回到朱婷的话题上,如果朱婷不是在国内联赛里打出优异的表现,而引起了郎导的关注,到现在的命运谁也不能预料?而她后面从俱乐部、国家队再到国外俱乐部的绝对主力这三级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就此推论,国内联赛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确实是非常大的。
五、必须重视、深挖青训,向青训要人。既要全力运作更多的球员出国打球,又要保证国内联赛运转,这对于一切的人才输送源头和渠道--各俱乐部的球员青训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保证出国留洋球员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国内联赛保持良性运转,必须重视、深挖青训,向青训要人。为了让我们的球员在国际转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各俱乐部青训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必须重视质量,将球员的基本功练好,尤其是对身体条件突出的好苗子,一定要帮她们打好基础,这样她们才更有机会进入世界更高水平的联赛中去一展身手。
只有在世界高水平联赛中打球的人越多,才能提升中国女排的整体实力,保证我们的国家队更有战斗力。目前我们各俱乐部的青训情况是:球员素质最好、好苗子最多的是江苏,但问题是自家用不了,还不愿意放手,人数最多、管理最好的是山东,本赛季国内、国外,各种场合均能看到山东球员的身影;够自家用的是天津;而像北京、广东等俱乐部队基本都是青黄不接的,每个赛季主要靠买内、外援撑着。
由此可见,我们各俱乐部的青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俱乐部的青训系统并不完善、问题多多。让各俱乐部的青训走上正轨,成为球员出国留洋的合格造血机器,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
而从深远意义来说,只有结合好了青训和留洋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中国女排的战斗力才会持续的保持高水准,立于不败之地。
结束语:截止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证据证明一个国家的联赛水平和其国家队的水平之间有必然联系。像世界传统强队美国女排,其国内并没有联赛,只有类似于我们青训的大学生联赛,通过它将球员进行初步培训,然后广泛撒到全世界,由各个国家的联赛帮助他们将球员培养成才,然后美国国家队“坐享其成”(本赛季美国共有200多位球员在世界各国联赛效力)。
另外其他本国有联赛的世界顶级球员,像塞尔维亚的博斯和米哈、巴西的娜塔莉亚、韩国的金软景等为了保持自己的竞技水平、时刻紧跟世界发展潮流,也都是奔赴意大利、土耳其等世界顶级联赛打球。
尊重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及时跟上世界排球发展的脚步,立足、深挖青训,全员出国留洋,利用他国“沃土”为我们培养人才,或许是保证我们中国女排长久“称霸”世界的最好方法,也是持续保持战斗力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