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亢哥和卤鹅哥流量的助推下,荣昌卤鹅这一不知名的地方小吃品类,一夜之间异军突起,销量暴涨。

这一爆红的背后,却是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等卤味行业头部品牌出现大规模闭店现象。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间,中国卤味三大品牌合计关闭门店超1700家(例如绝味2023年上半年闭店约1000家,周黑鸭闭店超500家)。显然,这一现象并非简单的“消费者吃不起”,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折射出行业深层次问题。

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卤制品门店数约 24 万家,近一年净关店约 2.3 万家,行业整体收缩。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连锁品牌卤味产品,长期依赖麻辣口味,缺乏创新,消费者易产生审美疲劳。部分用户反馈口味 “普通”“偏咸”,这明显和大众追求的“健康化”“多元化” 口味,如低辣、低盐、植物蛋白卤味等相悖,传统卤味的单一产品线难以满足。

而部分品牌曾被曝光售卖过期食品或后厨卫生问题,如绝味食品 2024 年也因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降低了消费者信任度。
卤味品牌们过去依靠大规模开店的外延式增长模式,在市场饱和度提升、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暴露出单店盈利下降等问题,难以为继。卤味行业从快速增长期进入到 “存量优化” 与 “增量创新” 并行的阶段。

对市场变化的预判不足,在新兴品牌崛起、消费习惯变迁等趋势下,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如在电商直播、新零售等渠道布局滞后。
最实在的是,如今各大卤味品牌的产品定价均价从30元/斤涨至40-50元/斤,部分消费者转向更加平价的替代品,比如线上购买预制卤味菜和线下街边夫妻店、小贩为主制售的卤味产品。

可见,卤味巨头的闭店潮,是卤味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的必然阵痛。并不是消费者“吃不起”卤味了,而是对品质、健康、性价比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荣昌卤鹅的火爆,更说明了,好的产品加上好的流量,一定会有更多人知道,价格其实并不是核心问题。

在实体店越来越式微的大环境下,卤味行业必须摆脱传统的“跑马圈地”思维,通过产品创新、供应链升级和渠道变革重塑竞争力。

未来,能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成本与品质的企业和品牌,才能在“后万店时代”突围。(图片来源网络)
谁能告知下上面有张图片人家都穿短袖 那货穿个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