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计划采取措施,遏制廉价网购商品进口的疯狂增长,并将其引导至更安全、可持续的轨道。委员会称,这将为安全和可持续的电子商务提供“一整套工具箱”。
去年,来自世界各地的46亿件廉价商品涌入欧盟国家。这里的“廉价”指的是商品购买价值不超过22欧元。
这46亿件货物相当于每天有1200万个包裹进入欧盟。这一数字是2023年的两倍,是2022年的三倍。
假冒伪劣问题
欧盟委员会表示,70%的欧盟居民经常在网上购物。尤其是像Temu和AliExpress这样的中国电商平台非常受欢迎,但许多商品的真伪以及是否符合欧洲安全标准尚不明确。
欧盟委员会对此表示担忧。此外,严格遵守欧洲严格法规的欧洲制造商,正因廉价商品的进口而面临生存威胁。
欧盟委员会关注的第三个问题是,大量廉价、劣质商品带来的生态足迹。这些商品通常从远方运输而来,使用寿命短,缺乏可持续性。
欧盟的应对措施
为了为全球生产商和制造商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需要欧盟国家提高监管力度并积极配合。
取消免税政策:欧盟计划取消对150欧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
收取行政费用:每件包裹将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行政费用,以覆盖额外检查的成本。
加强检查:进口商品将更频繁、更有针对性地接受安全检查,海关和产品安全监管机构需加强合作。
提高消费者意识:消费者需要更加意识到购买廉价、无保障且可能不安全的网购商品的风险。
欧盟委员会呼吁各成员国认真对待这些建议,并迅速采取行动,以规范来自中国等地的廉价网购商品泛滥问题。
本文由中荷商报整理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