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为何没有资格参加授衔仪式,还反被关押入狱

百年人物志 2025-02-05 10:56:12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有这样一位同志,无论是在充满白色恐怖的白区,还是在战火弥漫的战场上,他始终坚定内心信仰,多次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他的工作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称赞。他就是王世英同志。

1931年上半年,因叛徒背叛革命,我党在上海、南京的情报网暴露,形势一度危急。在这一背景下,原本被党组织安排在杨虎城部开展工作的王世英临危受命,以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南京开展秘密工作。

当时,我党的形势不容乐观,临行前,王世英被告知了紧急联络暗号——伍豪之剑。

王世英在南京的同学、朋友多,他在同学中颇有威信,加之当时因蒋介石要下野,内部更加混乱。因此,经组织同意,王世英很快便安排了七八个同志成功卧底进去。

一次,王世英得知我地下党组织的一个联络点金源车行被敌人盯上,里面的同志难以脱身,而外面的同志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况。

于是,王世英接连几天守在车行附近的茶楼上观察下面的情况。一天,他发现了一个外国教士模样的人来到了车行门口,王世英急忙下去假装“偶遇”,并故意拿出了有着十字架装饰的怀表看时间。

此人见状,立刻停了下来,问道:“先生,您也是基督教徒吗?”

王世英点了点头,两人又随便扯了几句。只见那名教士悄悄举起了胸前的十字架饰物——伍豪之剑。两人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完成了接头任务。王世英顺利将联络点暴露的消息传递了出去。

为了营救车行内被困的地下党员,王世英又想了一个办法。几天后,一支喧闹的出殡队伍路过金源车行,现场的特务忍不住被吸引,看起了热闹。混在出殡队伍中的王世英一个眼色,一旁的挑夫便“不小心”摔倒在地,家属立即跟他闹了起来。现场顿时乱作一团,与此同时,王世英趁机救出了被困的地下党员。

等争执解决,出殡队伍离开,特务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跟丢了目标。

一年后,王世英在南京频繁活动逐渐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一天深夜,幸亏得到了同乡通风报信,他得以在敌人来之前迅速转移。

1933年,王世英被调到上海,继续开展地下工作,他被安排在军委的情报部工作。此后,王世英在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中继续坚持斗争。

1936年2月,王世英秘密来到西安,同杨虎城进行秘密交流,鼓动他抗日救国。完成任务后,王世英又被派往两广恢复这里的党组织。

这一时期,王世英在与国民党西北军和地方势力的往来中,积极结交上层爱国人士,为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初,长期在白区开展秘密工作的王世英奉命进入马列学院第一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的思想得到了很大提高。

同年10月,王世英被调至山西担任八路军办事处处长,朱德曾亲自向他布置任务:一,八路军办事处的任务就是拖住阎锡山,不能让他投降日本人。二,也要支持他不被蒋介石吞掉。三,警惕他随时可能对我党发起的反共行动,随时将他的动态汇报给中央。

根据朱老总的指示,王世英不打折扣地执行了这项任务,同阎锡山部斗智斗勇。不仅没有让他投降了日本人,而且还利用他身边人接触的机会,以及他和老蒋的矛盾,让他在蒋介石掀起的“反共”高潮中保持了中立。

1944年,毛主席和朱老总接见王世英时,对他的工作进行了高度肯定:

“你们办事处工作做得很好,阎锡山做什么,我们随时都可以知道。”

解放战争期间,王世英先后出任八路军总部副参谋、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部长等重要职务。尤其在领导华北地区的敌军情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王世英离开部队,来到山西工作,领导山西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1955年,在全军首次授衔仪式上,王世英因为已经离开军队,没有参与评衔。但他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的功劳是不朽的。

1966年,王世英身患重病,肺癌晚期,半身不遂。尽管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1967年,王世英还是被关押了起来,失去了自由。

1968年3月26日,王世英逝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直到1979年,中共中央才为他恢复了名誉。

参考资料:党史文汇2017年12期、红岩春秋2018年7期、党史纵览2018年9期、《湖南日报》、时代邮刊·上半月2021年12期

4 阅读: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