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广为人知,古代为贵族饰品,价值昂贵。近代养殖技术发展后,珍珠普及,价值下降。安徽一女子在黄湖退水后,短时间内便捡到上百颗珍珠。
近日,安徽黄湖网友沈军发布视频,标题为“来捡珍珠”。随视频附上的动图展示了现场情况,供众人了解事件详情。
视频中,女子持锤于泥土中探寻珍珠蚌,寻得后即敲开,迅速拾取内部珍珠,不久便收集到上百颗珍珠。
黄湖坐落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安庆市宿松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水域面积达1.18万公顷,水质清澈。退水后,一名女子偶然发现泥土中露出河蚌。
女子见状,迅速挖出河蚌,却意外发现它们已死,出土后即裂开,显露出圆形弹珠状物体。
女子细看之下,疑为珍珠。遂取棍于蚌肉中翻寻,竟又寻得数颗。见状,女子大喜,连忙继续在此处搜寻。
女子寻得数只河蚌,发现部分已死,易开取珠;部分尚活,难以撬开。于是,她取来锤子,凡遇河蚌,皆敲而开之。
部分河蚌藏珍珠,效率提升,迅速拾得百余颗,大小不一,阳光下银光闪闪。女子欲制珍珠项链,视频发布后获众多网友点赞回复。
有网友问:“野生珍珠”?众多网友或有此疑,这些珍珠是否为野生。实则黄湖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乃鱼、蟹、虾等水产品养殖的佳地。
黄湖养殖鱼虾、大闸蟹及珍珠,珍珠或由逃逸至湖底的珍珠蚌孕育。这些蚌原在某水域养殖,逃逸后于湖底继续分泌珍珠质,形成璀璨珍珠。
然而,黄湖退水后,珍珠蚌未及时躲入深水区,暴露于淤泥中,最终导致死亡,留下了这些珍珠。
视频显示,湖面大幅退缩,原养殖珍珠区域已无踪迹。推测湖水退去后,湖底珍珠显露,吸引众人前来拾取。
网友问珍珠是否值钱。难以一概而论,先从母贝说起,养殖珍珠需选用优质珍珠蚌作为母贝。
这些母贝需体质强健、生长快速,并具备出色的珍珠质分泌能力。但自然界中优质珍珠蚌稀少,养殖者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筛选培育。
珍珠蚌入水后,需定期检查其生长状况及环境有无污染,并据实调整养殖策略。
珍珠价值取决于市场需求,市场价格波动大,养殖者难以预测未来行情。若市场供过于求,珍珠价格将大幅下跌。
通常,养殖淡水珍珠价格低廉,专家指出其难超百元每颗,因其品质普通,与野生及海水珍珠相比,价值显著降低。
早年菜市场门口有售珍珠蚌的摊,每个10元,现场开蚌,买家可带走珍珠及蚌肉。部分蚌内多颗珍珠,颇为划算。
最后,安徽黄湖退水后,一女子捡到上百颗珍珠,计划制成项链,虽令人称羡,但捡拾时需注意安全,防范风险,因退水区域淤泥深,谨防陷入造成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