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没了上千亿港元,这跌得也太狠了吧!”2025年4月10日港股收盘的时候,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的股价让好多人看傻眼了。中芯国际港股直接跌了16%,股价掉到37.3港元,算下来公司市值只剩下4069亿港元;华虹半导体也跟着跌了16%,股价缩到25.75港元,市值才519亿港元。就在三天前,美国刚宣布要把半导体产品的关税从34%提到50%,摆明了不让咱们轻松买到高端芯片。

别看股价跌得惨,工厂里倒是忙得热火朝天。有统计说,2024年中国进口的芯片里美国货只占到3.76%,现在华为、小米这些手机大厂都抢着把订单塞给国内代工厂。中芯国际去年靠着12英寸晶圆多赚了35%的钱,国内生意占到了总收入的近九成。上海张江一家做汽车芯片的公司员工偷偷说:“台积电的28纳米芯片现在要2800美元一片,中芯国际便宜600美元呢!”价格便宜量又足,难怪去年四季度中芯国际的工厂利用率冲到90%多,比同行高了十几个点。

走进北方华创的车间,墙上挂的市占率图表特别显眼——2019年才占5%的刻蚀机市场,现在飙到了22%,连14纳米的生产线都用上自家设备了。浙江嘉善的硅片厂也不差,沪硅产业的大硅片月产能突破50万片,价格比进口货便宜三成。不过最让人揪心的是荷兰AS的最新消息,他们今年一台最先进的EUV光刻机都没给中国,7纳米以下的芯片怕是还得卡脖子。
股民慌得不行,国家却拼命砸钱中芯国际在港股的市盈率冲到58倍,比台积电高出三倍多,这数字看着就吓人。不过国家制造业升级基金倒是大手笔,说要往半导体设备里投2000亿。现实问题也不少,华虹半导体在无锡建新厂导致折旧费暴涨,去年毛利率只剩10.2%;中芯国际深圳工厂扩建让开支多了两成,净利润直接腰斩。有个买基金的哥们儿吐槽:“现在投半导体就像刮彩票,赌的是五年后国产芯片能翻身”。

美国加关税搞得外国公司也手忙脚乱,德州仪器把三成模拟芯片订单从美国搬到马来西亚,台积电南京厂的28纳米生产线开足马力,利用率冲到95%。倒是长江存储捡了个便宜,他们家128层的闪存良率做到90%,成功打进特斯拉的供应链。青岛海尔工厂里,工程师正在测试用国产海光CPU的智能冰箱,听说去年国产服务器芯片采购占到六成,政府单位的电脑换国产的也过了两成。不过手机涨价还是闹心,小米14因为用了高通芯片,价格硬生生贵了8%。

美国商务部的官员最近还在嚷嚷“绝不能让他们搞出先进芯片”,中芯国际的工程师却在北京实验室死磕N+3工艺。现在的情况是,国产设备采购率升到35%,但7纳米以下的设备九成还得进口。下午四点港股收盘时,中芯国际的股价停在37.3港元,但二十公里外的亦庄工厂里,十二台北方华创的新刻蚀机正在嗡嗡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