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了,因为《哪吒2》引发越南网友南北之争!
《哪吒2》将在本月15日在越南上映,没想到电影还没有上映,却引发了越南南北网友的相互吐槽。
本以为是一场文化盛宴,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越南网友解读的不一样,竟然从电影本身转到南北越南人血统的争论。
南越曾受到法国殖民的影响,更亲近西方文化,南越的经济也更加发达。
此时的南越网友就拿经济说事,认为北越落后,看不起北越。
北越网友当然也不是好惹的,在历史上北越受我国文化熏陶,属于大中华文化圈内。
甚至很多可以说北越就是中华血统的传承。
好好好,你南越网友说我北越经济落后是吧。
北越网友直接就开喷,北越网友看不起南越,因为南越有东南亚基因。
更有北越网友对着南越网友开喷道:“南方猴子”。
真的笑死我了,造成这种越南南北之争的局面其实是有原因的。
历史渊源:分合千年的背景历史上越南北部(北越)曾长期属于我国领土,分分合合在我国待了1111年。
第二次北属(43年–544年):东汉至南北朝,约501。
第四次北属(1407年–1427年):明朝统治,20年。
就连我们很多熟悉的历史名人都曾先后被流放到越南,包括王勃的坟墓至今还在越南(越南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蓝江入海口附近)。
就是写出《滕王阁序》的王勃,“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竟是他乡之客”。
因父亲王福畴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北部),王勃南下探望,途中创作《滕王阁序》。
后返程时在南海落水身亡,年仅27岁。
其流放与唐代政治斗争相关:早年因《斗鸡赋》触怒唐高宗被逐出长安,后又因私藏并杀害官奴牵连父亲被贬交趾。
还有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也曾被流放越南,武则天时期因与张易之兄弟(武则天的宠臣)交往,被流放至峰州(今越南越池)。
后召回长安,善终。
除了上面两人之外,还有褚遂良(唐代书法家、政治家)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至爱州(今越南清化),最终在流放中去世。
文化交融:南北差异的根源可以这样说,虽然越南今天是一个主权国家,但是在北越仍属于中华文化圈,北越儒家传统深厚,河内文庙至今供奉孔子。
而南越则相反,易受高棉、占婆、法国及美国文化的影响较深。
在南越会英语的人更多,在北越会汉语的人更多。
南北越文化差异本质上是 “中原农耕文明”与“海洋商贸文明” 的碰撞结果,加上近现代政治的外力干预,形成独特的地域身份。
尽管统一已近50年,南北差异仍在饮食、方言和生活方式中鲜活存在,成为越南文化多元性的缩影。
南北越之间的这些历史和文化差异,不仅是地理上的分隔,更是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的体现。
结语这场由《哪吒2》引发的南北之争,表面上看似是对一部电影的不同解读,实则是南北越之间长久以来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差异的集中爆发。
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交融使得南北越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复杂。
然而,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越南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希望未来,无论是北越还是南越的人民,都能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彼此,共同推动越南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每一段历史都值得铭记,每一次文化交流都值得珍惜。
正如王勃所言:“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竟是他乡之客。”
我们应从中汲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促进和谐共处。
你觉得南北越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越南的发展有何影响?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