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35岁以上的牛马一次机会

谁在呐喊 2025-02-20 16:22:21

近日,广州市某街道招聘环卫工要求35岁以下一事引发热议。街道办虽称是因搬运、司机岗位工作强度大、需夜间和凌晨作业,对体能要求高才设此限制,但这一解释仍难以完全服众。

为什么现在很多招聘都有35岁的年龄限制?有关年龄限制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公务员考试的示范效应最为明显:1994年公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中报考公务员条件之一为“年龄为三十五岁以下”,2007年制定的《公务员录用规定》明确报考公务员需满足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由于公务员系统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许多企事业单位纷纷效仿这一做法,逐渐使35岁成为了就业市场上的一个普遍门槛。

我们再来看一下一些外国关于年龄歧视的法律:

美国:《年龄歧视就业法案》:禁止对40岁及以上的员工在招聘、晋升、解雇、薪酬等就业各方面进行年龄歧视。

欧盟:《就业和职业平等待遇框架指令》:自2000年起,禁止在就业和职业领域基于年龄等因素的歧视,包括在招聘、培训、晋升、工作条件等方面。欧盟各成员国需将该指令转化为国内法并加以实施。

英国:《禁止年龄歧视法》1:禁止雇主以年龄为由解雇或拒绝招收雇员,适用于企事业部门的招募、培训、升迁、裁员和退休等各个领域,同时保护年轻人和年长者的权利。员工有权要求在65岁之后继续工作,雇主若有意让员工退休,需提前6个月通知。招募广告不能出现暗示年龄偏好的字眼,用人单位也不得在招收应届毕业生时设年龄界线。

现在延迟退休了,却又在招聘中设置35岁的年龄限制,但35岁以上群体承担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他们对工作的需求更为迫切。若将35岁作为用工的分水岭,大量有能力、有经验的劳动者无法充分发挥价值,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难道我们真的要让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吗?

政府应进一步加快完善反就业歧视相关法律,明确年龄歧视的界定标准和处罚措施,加大对年龄歧视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同时,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为大龄工人提供更有效的法律保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