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富二代的专属运动吗?像王曼昱、林诗栋这些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要是放在现在的青训体系里,他们还能崭露头角,打出名堂吗?
最近两天,有个乒乓球孩子的家长给尹肖留了条言,这话让人听了心里挺不是滋味。家长直白地说:“这五年来,咱们家长最深的体会就是,啥都得花钱,没钱免谈,没关系也别想办事。要是家里没钱,孩子想打乒乓球,那简直就是奢望。你提的那个国青国少青训,到了河南这儿,感觉就成了乒协捞钱的手段了……我就想问问,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有机会出人头地吗?”
尹肖是刘国梁的恩师,看到这样的留言,估计得尴尬得不行。这位老教练因为多次公开支持刘国梁,上了不少热搜。他就是国乒青训的总教练,他开办的全冠体育公司,跟刘国梁、WTT都有着不少联系。
尹肖最近发声说,看到你们这么关心青少年体育新苗的成长,他心里特别受鼓舞。球迷们则纷纷表示,幸好咱们的曼昱早出生几年,要是放到现在这环境,想出人头地可太难了,公平二字更是别提了。
有个体育圈的大咖说了实话:“其实有不少挺有天赋的运动员,就是因为家里没啥势力,所以才进不了国家队。”大家都清楚,现在国家乒乓球队里的选手,家庭条件普遍都不错。不说像梁靖崑那样的富家子弟,就连一般的队员,家里条件也挺好的。
大家普遍认为,这感觉就像是项贵族运动,周围的小孩都不学打乒乓球,多数都去练羽毛球和篮球了,踢足球的虽然少,但好歹还有,打乒乓球的一个都没有。羽毛球是最热门的,学校里连乒乓球比赛都没举办过。
说起这事儿,好多乒乓球家长和球迷都在评论区说:“没错,王楠开的那个国球舍,能让孩子直接跳过好多选拔,进国青国少选拔赛。学费一个月9000块,只要爸妈舍得花钱,孩子天赋咋样都不是大问题。”
乒乓球最让人遗憾的事儿,就是看台上少了那些背着小书包,才6岁就蹦跶着找座的小球迷。那时候啊,球迷就是真球迷,啥球路都门儿清,不光能聊能侃,自个儿还能上手打两拍,心里头那股子热爱,藏都藏不住。最重要的是,那时候看球,大家伙儿都不觉得有啥负担。
这些年来,刘国梁掌舵的WTT赛事可是越来越火了,国家队乒乓球也在商业化的路上越走越远。但这热闹背后,青训的门槛也跟着水涨船高。要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都瞧不见靠打乒乓球出人头地的希望,那乒乓球搞这么多商业化,到底图个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