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迎春夫妇:杂面擀出的幸福生活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2018-12-09 11:16:17

杂面是咱们陕北名吃,很多人都爱吃,但是杂面好吃却难擀,现在也很少有人会擀杂面。然而,有一对夫妻却用杂面,擀出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柳迎春夫妇是子长县涧峪岔人,2013年来到延安生活,夫妻俩在东盛农贸市场租了个摊位擀杂面,一擀就是五年。对于柳迎春来说,擀杂面可不止这五年。

市民 柳迎春

在娘家十五六岁的时候就一直擀,那时候乡里没菜,杂面就是菜。熬杂面、和杂面,反正每天都要吃一顿。

杂面,一种以豌豆面为主料、白面和沙蒿面为辅料制成的面条。和擀普通白面不同,擀杂面时,不光和的面需要不软也不硬,擀面时手劲也要使匀。

用柳迎春的话说,擀杂面可是一门学问。

市民 柳迎春

看着容易,做着还是很复杂呢。

把一块足球大小的面团擀成土炕大的面皮,不经历五年以上的磨练是做不到的。把杂面一遍一遍折叠起来,再卷在擀面杖上一遍一遍地擀,期间撒上些玉米面粉,这么反复折叠上三四回。对于已有多年经验的柳迎春夫妻来说,擀一张如此大小的杂面,也得花上四十多分钟的功夫才能完成,擀成后的杂面薄如纸张。

杂面擀好后,再匀称地叠好,根据每位顾客的要求,或切成面片状,或切成细面条状。每天,柳迎春夫妻要卖上这么十来块儿杂面,尤其快到下午饭点时,擀杂面的速度已然跟不上前来购买的顾客的数量。但顾客为了吃上一碗好杂面,就算等半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

市民 史先生

出来串,老婆特意让我到这儿买杂面。因为延安人都爱吃杂面,这儿的杂面也好吃。

如今,柳迎春夫妻的杂面生意越做越红火,不仅有很多市民前来购买,还有很多餐饮店也订购他们的杂面。夫妻两还在延安给儿子买了房、定了居。

柳迎春丈夫 杨小红

既能挣钱,又能把咱们陕北饮食文化传承下去,挺知足的。

杂面不仅是陕北名吃,也是中国民间美食,不仅一直受人们的喜爱,再加上杂面是粗粮,也越来越受养生一族的热捧。

如此复杂的擀杂面手艺,对于陕北年轻人来说已经很少有人会了,所以说,擀杂面技艺需要更多像柳迎春夫妻这样的手艺人去传承。现在,柳迎春夫妻计划扩大自己的店面,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品尝到咱们的陕北名吃。

记者:刘卉 王璐娜

编辑:李嘉欣

0 阅读:1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简介:参与、沟通、时代纪录,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官方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