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了,卢比奥等到中方答案,解除制裁前,四方会议上没提中国

巨龙大世界 2025-02-06 16:28:59

美日印澳四国外长围坐一堂,本该是一场“对华表态”的硬核演出,却意外走向低调。作为这次会议的主持者,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让人意外地“收声”了。会议声明中,中国没有被点名,取而代之的是泛泛而谈的“印太和平与开放”。这让外界一时摸不清头脑:这位一贯强硬的反华派,怎么突然变得低调了?

卢比奥的谨慎表现并非无迹可寻。从他在特朗普的力推下成为国务卿开始,这位政治生涯与反华紧密捆绑的高官就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外交压力。特朗普成功开启他的第二任期,卢比奥随即被提名国务卿。

此前,这位在上一届政府中频频亮相、主导一系列反华议程的政客,在听证会上火力全开。他炫耀自己的“反华成绩单”,称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对手”。这不仅为他赢得了两党支持,也为他的外交之路埋下了隐患。

此前,中国已经对卢比奥实施制裁,禁止他及其家人入境中国,并冻结其在中国的资产。这是对他过往挑衅行为的反制,更直接削弱了他作为国务卿的能力。在国际事务中,无法与中方接触几乎意味着失去一半的筹码。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明确表示希望在百日内推动高层访华的情况下,让卢比奥陷入了尴尬。

四方会议的召开,是卢比奥在国际舞台上的第一次重要亮相。作为四方联盟的牵头人,卢比奥本应展现他的强硬立场,为美国争取更多的战略主动权。但这场会议却有些不同,他会议声明避谈中国,强调的仅仅是对印太地区“开放与和平”的承诺。这种低调的表态与卢比奥的“鹰派”形象相去甚远。

这一表现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特朗普上台后,尽管美国国内的反华共识依然强烈,但国际现实迫使卢比奥不得不调整策略。四方联盟内部虽然看似团结,但日本和澳大利亚近年来都在悄然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而印度则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

这样一个“名义上的联盟”,内部早已裂痕暗藏。如果卢比奥继续将对华强硬作为唯一选项,不仅可能引发内部矛盾,还会让美国在外交中更加被动。

国内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尽管卢比奥在提名确认时获得了参议院99票全票支持,但美国媒体并不看好他在国务卿位置上的前景。特朗普对国务院的“边缘化”态度让卢比奥显得可有可无。而两人之间的历史分歧更让外界猜测,卢比奥是否只是一个“过渡人选”。

有报道称,特朗普更倾向于将外交权力交给更忠诚的幕僚,卢比奥随时可能被替换。面对这样一个“摇摆不定”的处境,他必须用更审慎的表现来保住自己的饭碗。

不仅如此,卢比奥的谨慎也来源于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作为国务卿,他无法回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从全球经济合作到气候变化,从人工智能到地缘安全问题,中国的角色无处不在,与中国断绝对话对美国外交无益。

更何况,中方制裁对他的行动形成了实际阻碍。如果无法与中方高层接触,他在多个领域的推进将举步维艰。这种局面迫使他不得不在公开场合表现得更加温和,以避免将局势推向无法挽回的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去年底公开强调美国的衰落不是中国的错,而是美国自身傲慢导致的。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对华立场的微调,但更多的可能是试探性的策略。

他还在中俄问题上刻意划清界限。对俄罗斯和朝鲜,他仍然持强硬立场,直指两国制造了全球的不稳定因素;但在谈及中国时,他的表态明显更加谨慎,甚至避免直接将中俄联系在一起。这种态度的差异说明,他在对华政策上仍然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中方对此的态度同样值得深思。在被问及是否考虑解除对卢比奥的制裁时,中国外交部的表态耐人寻味。中方表示,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强调中美高层保持接触的必要性。这种表态释放了合作的可能,也表明了中方的底线。制裁是否会解除,何时解除,显然是中方需要深思熟虑的。

卢比奥的谨慎不仅是个人策略,更反映了美国在处理对华事务时的两难局面。既要满足国内鹰派的要求,又不能在国际上过度冒险,这种平衡难度不小。对于卢比奥来说,他的国务卿之路充满变数。他能否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的走向。

随着特朗普访华计划的推进,以及中美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竞争加剧,两国关系的博弈将更加激烈。卢比奥的表现可能是一个信号,预示着美国在对华问题上从“纯对抗”向“策略调整”的过渡。这种调整是否能够持续,还需要观察双方在更多议题上的实际互动。

中美两国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难以完全脱钩断链,但又不能忽视对方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在竞争中合作的方式将会长期持续。

参考资料:

美国新任国务卿卢比奥:国务院将成为外交政策制定的核心——新浪财经2025-01-22 05:27

1 阅读:1837

巨龙大世界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