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被害后,国民党借刀杀人,栽赃我党女干部,使其蒙冤几十年

纸起城楼 2024-12-21 16:48:47

引言:

1935年,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就义,这桩历史公案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悲剧。周月林,这位曾与毛泽东、周恩来同为中央主席团委员的女革命家,因被怀疑出卖瞿秋白而蒙冤入狱。从1955年被捕到1979年平反,她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24年。直到一份尘封44年的国民党旧报纸被发现,才还原了真相:真正出卖瞿秋白的另有其人,而周月林则成了国民党栽赃陷害的牺牲品。这个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沉冤得雪故事,揭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

大纲:

一、革命先驱周月林

出身贫苦,九岁做工

五卅运动后加入中共

赴苏联学习,与梁柏台结婚

1934年当选中央主席团委员

二、瞿秋白被捕始末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周月林等人留守

护送瞿秋白等人转移途中被捕

何叔衡跳崖牺牲

瞿秋白身份暴露被处决

三、国民党的栽赃陷害

周月林与张亮暂获保释

瞿秋白牺牲后遭受质疑

1955年被捕入狱

1965年转押北京继续服刑

四、真相大白与平反

1979年发现关键旧报纸

揭露真凶是万永诚之妻徐氏

周月林沉冤得雪

享受离休待遇安度晚年

瞿秋白被害后,国民党借刀杀人,栽赃我党女干部,使其蒙冤几十年

1935年,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就义,这桩历史公案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悲剧。周月林,这位曾与毛泽东、周恩来同为中央主席团委员的女革命家,因被怀疑出卖瞿秋白而蒙冤入狱。从1955年被捕到1979年平反,她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24年。直到一份尘封44年的国民党旧报纸被发现,才还原了真相:真正出卖瞿秋白的另有其人,而周月林则成了国民党栽赃陷害的牺牲品。这个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沉冤得雪故事,揭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

贫苦女子投身革命征程

江南水乡的渔家,一个叫周月林的女孩出生在贫苦之家。家里以打渔为生,勉强糊口,连温饱都难以保证。

九岁那年,周月林就开始外出做工补贴家用。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底层人民的痛苦遭遇让年幼的她逐渐认清了社会的残酷现实。

1925年,上海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十九岁的周月林和工人们一起走上街头,参与罢工示威,表达对帝国主义的愤怒。

通过这次运动,周月林结识了地下党组织,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选择,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1926年,组织任命她为中共上海曹家渡部委妇女部部长。同时,她还担任秘密交通员的重要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周月林的身份很快被反动军阀发现。为了保护她的安全,组织将她送往苏联海参崴党校深造。

在异国他乡的求学岁月里,周月林遇到了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她与当地华工工作负责人梁柏台相识相恋。

两人志同道合,很快结为夫妻。梁柏台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司法部长,为人民法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1928年,瞿秋白来到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他的到来给周月林等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鼓舞。

1931年,周月林接到组织召唤,不得不忍痛将两个孩子托付他人,毅然回国投身革命。

回国后,她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妇女部部长。工作中的她勤勉务实,为妇女解放事业奔波操劳。

1934年,周月林以优异的工作表现当选为中央政府主席团委员。作为唯一的女性委员,她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共同出席了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一切本该预示着更光明的未来,但历史的车轮却在这时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将这位女革命家推向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瞿秋白遇害揭开悲剧序幕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阴影笼罩着中央苏区。红军主力不得不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长征路。

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中央决定留下部分干部继续坚守。陈毅、瞿秋白、周月林、梁柏台、项英等人留在了瑞金。

国民党军队对苏区展开了疯狂的"清剿"行动。十万大军的铁蹄下,中央苏区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在这白色恐怖的笼罩下,瞿秋白的肺病急剧恶化。组织决定派人护送他经香港转移到上海就医。

考虑到周月林是上海人,熟悉上海的地下工作环境,这项护送任务交给了她。同行的还有年过花甲的何叔衡和项英怀孕的妻子张亮。

1935年2月11日,在一个排红军的保护下,护送队伍踏上了艰险的转移之路。为了避开敌人的封锁线,他们只能选择偏僻的山路前进。

路途中,瞿秋白的病情和恶劣的天气使行程异常缓慢。何叔衡年事已高,张亮又身怀六甲,这更加重了行进的困难。

经过一周的跋涉,队伍终于抵达福建龙岩地区。按照计划,他们要在此伪装成香港商人及其随行人员,以此身份继续后面的行程。

2月24日凌晨,一行人来到长汀县小迳村。连日奔波加上大雨的侵袭,使得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一户善良的村民收留了这群陌生人,不仅让他们烤火取暖,还热心地煮粥给他们充饥。然而,这个善意的举动却成为了灾难的导火索。

凌晨时分升起的炊烟引起了附近驻军的注意。当地出身的敌军营长对村民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立即派兵进村搜查。

突如其来的搜查打破了短暂的宁静。警卫员们奋力抵抗,为其他人争取逃命的时间。

在混乱中,几人逃到了附近的山上。但敌人的包围圈正在不断收紧,形势愈发危急。

这场看似普通的转移行动,最终酿成了一场震惊党内外的重大悲剧。它不仅夺走了革命先驱的生命,更为周月林带来了长达数十年的牢狱之灾。

这次事件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令人痛心的转折点,也揭开了一个关于信任与背叛、真相与谎言的复杂故事。

国民党借机栽赃陷害忠烈

在那个雨夜之后,瞿秋白和何叔衡的命运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何叔衡在被围捕时纵身跳崖,以壮烈的牺牲捍卫了共产党员的尊严。

周月林和张亮被捕后,因张亮怀有身孕,两人暂获保释。国民党当局此时还不知道瞿秋白的真实身份,只当他们是普通的共产党员。

然而,命运的玩笑远未结束。几天后,当地一个叫万永诚的国民党特务认出了瞿秋白。这位曾在上海《红色中华》报社工作过的叛徒,对这位中共领导人的相貌记忆犹新。

消息传到国民党高层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蒋介石亲自下令严加审讯,并派出专员从南京赶赴长汀提审。

国民党当局对瞿秋白的审讯异常严厉,但始终无法撬开他的嘴。在狱中,他写下了著名的《多余的话》,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革命的忠诚。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长汀英勇就义。国民党为了打击共产党的威望,开始制造谣言,声称是"内部人士"出卖了这位革命领袖。

此后,一个精心设计的栽赃陷害计划逐步展开。国民党特务机关暗中散布流言,指向了参与护送行动的周月林。

到了1955年,这场阴谋终于浮出水面。周月林突然被捕入狱,罪名是"叛徒"、"内奸"。组织上一时找不到相关证据,只能暂时相信当时的判断。

周月林被关押在江西,面对审讯人员的逼问,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清白。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的申辩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1965年,周月林被转押到北京燕城监狱继续服刑。狱中的她,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尊严,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

在监狱里,她用流利的俄语和渊博的学识赢得了狱友的尊重。即便身陷囹圄,她依然保持着革命者的精神风貌。

长达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活,没有摧毁这位女革命家的意志。她始终坚持上诉,寻求组织的重新审查。

这场由国民党一手策划的栽赃陷害,让一位功勋卓著的女革命家蒙受了几十年的不白之冤。直到1979年,真相才终于大白于天下。

一份尘封多年的国民党旧报纸被发现,上面清楚记载:是万永诚之妻徐氏认出了瞿秋白,导致这位革命先驱最终被捕。这份报纸,成为了还原历史真相的关键证据。

沉冤昭雪冤案终得平反

1979年春天,一位老报人在整理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份1935年的《闽西日报》。这份泛黄的报纸上,清晰记载着瞿秋白被捕的经过。

报纸详细描述了万永诚夫妇如何认出瞿秋白的全过程。文章中不仅有万永诚的供词,还刊登了他妻子徐氏指认瞿秋白的细节。

这份珍贵的历史资料立即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专案组随即展开了全面调查。

调查组深入福建长汀,走访当年的知情人。通过大量走访,一个个新的证据浮出水面。

当年参与围捕的国民党士兵证实,瞿秋白被捕时,周月林已经被关押在另一个地方。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出卖"行为。

专案组还找到了当时的审讯记录。记录显示,瞿秋白在狱中始终保持沉默,直到被万永诚认出身份才暴露。

1979年7月,中央专门下发文件,为周月林彻底平反。文件指出,周月林不仅没有叛变,反而在革命最艰难的时期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的坚定品格。

平反后的周月林获得了应有的补偿和安置。组织给予她正部级待遇,并安排她在全国政协任职。

但此时的周月林已是风烛残年。24年的牢狱生活,严重损害了她的身体。她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整理革命历史资料上。

1980年,周月林应邀参加了在福建长汀举行的瞿秋白革命活动纪念会。这是她时隔45年后第一次重返那片伤心地。

在纪念会上,周月林讲述了当年护送瞿秋白的经过。她的发言,为这段历史增添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1982年,周月林将自己整理的革命历史资料捐赠给党史部门。这些材料成为了研究中国革命史的重要档案。

临终前,周月林将自己的骨灰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她选择与那些为革命牺牲的同志长眠在一起。

这位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女革命家,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坚守。她的平反,不仅是一个人的沉冤得雪,更是历史正义的彰显。

平反文件公布后,全国各大报纸都进行了报道。这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成为了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今天,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还陈列着那份改变命运的《闽西日报》。它见证了历史的曲折,也见证了正义的到来。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