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堆糖(侵删) 文:小梦
【夜行梦话,小梦倾听】:全网同名,欢迎关注,转载请授权,抄袭必究!期待您的故事。
看到一篇新闻:一位女警察分享了自己的父亲给自己拨打的一个电话内容。
父亲说:“你不是说今天要给你妈妈打电话吗?她拿着电话等了好久,你也没打,她都睡着了。”
其实,父亲想要表达的,并不是埋怨。因为,他也知道,女儿是因为工作太忙,他们也都表示理解。
可就像她分享的那样:对于那些孩子在异地工作、学习的人们来说,或许那个小小的电话,就是唯一能够连接牵挂的方法。
1.妈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前段时间刷到一个短视频,一个小男孩问自己的妈妈,为什么要做指甲。
在听到母亲说因为喜欢,因为好看之后,他只反问了一个问题:“那你以后怎么做家务啊?”
母亲是什么?在很多人的眼里,其实母亲就是那个永远忙碌的背影,是一个有着说不完的唠叨的中年妇女。
她不擅长打扮自己,买东西总是斤斤计较,对自己吹毛求疵,好像永远都紧皱眉头,没有一天过得舒心。
可母亲真的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吗?并不是的,她只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婚姻,却以为用牺牲可以换来理解。
但最后她们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因为更多的人,在童年甚至长大后都仍旧无法理解一件事:
「母亲」背后所包含的,从不应该只有付出。而是还应该有很多,曾经被人们忽略,甚至习以为常的东西。
2.为什么我们要去强调这个称呼?微博上之前有一名很有名,但是争议很大的大学生辩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她曾经参加过的那些辩论赛片段,都被在网上转发和点赞,原因,在于她说的内容。
有人觉得她是个「女权主义者」,并且多次涉嫌扭曲数据,来表达自己想要诉说的意思。
的确,不容置否的是,她有些数据失真,但,在她的内容中,其实还有更多聚焦的,就是那些不被关注的普通女性。
是那个穿着老旧衣服,为了给孩子买上一套补习教材,所以不得不节衣缩食的女人。
是那个曾经光鲜亮丽的,如今却因为婚姻,因为家庭,不得不委屈求全,却丝毫得不到任何理解的女人。
还有太多类似的她们,其实都曾经是她提及过的形象。它涵盖了太多曾经默默付出,却从未得到该有回报的女人。
当她们成为一名母亲,她们渴望的从来不是一个节日,而是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自己爱的人,过得更加幸福一些。
可惜的是,她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真的得到了鼓励和理解,她们的付出,又究竟有多少次,真的能够被人看到?
3.母亲,只是她的一个身份我们总是在强调‘为母则刚’,我们总是在歌颂‘每个母亲,都是了不起的超人。’
可是,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些话,为什么那些母亲要成为一个超人?她们明明曾经也是被人呵护着长大的宝贝。
真正去热爱母亲的方式,不是将自己对她的爱发在朋友圈里,发在互联网上,去获得别人的点赞和祝福。
母亲们需要的,其实不过仅仅是平常多几次关心,偶尔的一件礼物,她们也会享受被人放在心上的感受。
的确,有些母亲并不懂得如何去抚养自己的孩子,所以,她们总是用极端的方式,去命令和苛责自己的孩子。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些孩子才会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想要摆脱自己的母亲,想要获得绝对的自由。
但也只有在我们长大了之后才会明白,那些曾经收获的、不易察觉的爱,总有一天会消失。
妈妈不能陪伴孩子的一生,她们只是尽自己所能,想要让孩子过得更好一点而已。
4.你应该幸福有人说:“下一代人去看上一代人,永远比上一代人去看下一代人要清楚明白。”
可不管他们用什么方式去看待自己的孩子,至少,他们用尽了自己所有的能力,去抚养自己的孩子长大。
更多的母亲,只是需要更多的和孩子聊天的机会,她们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将自己排除在他们的生活之外。
母亲节,只是一个表达爱意的缩影。妈妈想要的不多,只是希望她爱的孩子,告诉她,自己很幸福,就像妈妈期待的那般。
以上,祝你好梦,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