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会卖给中国!就连美国也造不出,俄罗斯的压箱底NK-32发动机

老鲜腊肉 2025-04-06 20:32:34

俄罗斯发动机行业的改革,可谓是一波三折。2007年,俄罗斯政府下定决心,对这个行业进行全面的整顿,并明确提出了分三个阶段来实施。

在第一阶段,俄罗斯政府着重进行资源整合。他们对国内发动机行业的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四个控股公司。这四个公司各司其职,分别负责不同的业务领域,为后续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第二阶段,俄罗斯政府开始推动一体化控股。他们希望将这四个控股公司合并成一个更加强大的整体,以实现资源的集中和管理的统一。经过一系列的努力,这一目标最终得以实现,形成了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发动机制造集团。

到了第三阶段,俄罗斯政府开始对企业进行专业化剥离和重组。他们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和调整。这一举措使得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次改革被命名为“1039号总统令”,并最终成立了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控股公司(ODK)。ODK下设四个发动机部,俄罗斯的发动机产业也因此焕发了新的生机。

NK

-32发动机:俄罗斯的国之重器

在俄罗斯的发动机产业中,NK-32发动机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图-160M2轰炸机的动力心脏,NK-32-02型发动机是NK-32发动机的升级版,具有更加出色的性能。

N

K-32-02型发动机与NK-32发动机的最大区别在于新型燃气发生器的换装。这一新型燃气发生器由萨马拉-库兹涅佐夫科研生产联合体和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研发,能够将涡轮前温度提升到1750K,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此外,NK-32-02型发动机还采用了许多新工艺和新技术,如发动机全权数控系统等,使得其在经济性方面相比NK-32发动机有了显著提升。图-160M2轰炸机在装配了NK-32-02型发动机后,航程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为了测试NK-32-02型发动机的性能,萨马拉-库兹涅佐夫科研生产联合体还专门建造了一个新的发动机试验台。这一举措充分说明了他们对这款发动机的高度重视和信心。

NK-32系列发动机不仅是俄罗斯发动机产业的骄傲,更是全世界最大的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之一。NK-32-02型发动机是俄罗斯在继承苏联“遗产”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研发和创新而取得的成果。而NK-32发动机的初代版本,则可以追溯到1983年,当时它就已经被投入使用了。

苏联解体后的“遗产分配”与NK-32发动机的归属

1991年,苏联的解体使得其庞大的军工体系也随之崩溃。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对苏联的军工“遗产”进行了分配。

俄罗斯分到了核武器、化学武器以及各种陆军军工生产系统,而战机生产单位和相关的发动机技术,如库兹涅佐夫设计局、图-160轰炸机项目和NK-32发动机等,则留在了乌克兰。

然而,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腐败和政治举措的失误,乌克兰的经济陷入了困境,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军工体系。最终,乌克兰只能选择放弃核武器、军工造船业以及战机生产体系。

而俄罗斯则抓住了这一机遇,通过一系列的外交和军事手段,成功获取了图-160轰炸机和NK-32发动机等技术。这些技术的获取,对于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NK-32发动机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之一,其推力达到了25吨,推重比为7.35。四台发动机并联后,能够为图-160轰炸机提供高达100吨的推力,使其能够飞到2.05马赫的高速。这一性能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惊人的,甚至连美国都无法研发出类似的发动机。

NK-32发动机的求购风波与中俄关系

由于NK-32发动机在军事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俄罗斯一直将其视为国之重器,并严格限制其出口。即便是与中国这样的友好国家,俄罗斯也从未考虑过出售NK-32发动机。

然而,中国对NK-32发动机的需求却一直存在。为了获取这款发动机的技术和生产线,中国曾多次向俄罗斯提出求购请求。但是,俄罗斯始终坚守原则,没有松口。

后来,中国转而寻求其他途径来获取NK-32发动机的技术。有报道称,中国曾试图通过购买乌克兰马达西公司56%的股份来获取相关资料和技术。然而,这一交易最终却因为美国的干涉而告吹。乌克兰不仅没有退还中国的定金,还拒绝支付45亿美元的违约金。

这一事件使得中国获取NK-32发动机技术的努力受到了严重挫折。至今为止,中国仍然没有能够成功获取NK-32发动机的技术和生产线。这也成为了中俄两国在军事技术领域合作中的一个遗憾。

综上所述,俄罗斯发动机行业的改革历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而NK-32发动机作为俄罗斯的国之重器,在经历了苏联解体(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8F%E8%81%94%E8%A7%A3%E4%BD%93/634053)后的“遗产分配”和求购风波后,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俄罗斯的发动机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中俄两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也将继续深化和发展,为两国的友好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0 阅读:0

老鲜腊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