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进士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各有什么不同?

文史达观 2025-01-18 23:29:40

在中国古代社会,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承载着无数读书人的梦想与希望。

其中,级别最高的当属“进士身份”,可谓是古人求学路上“天花板”的存在了。

然而,同样是高中进士,但其内部还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依据成绩名次,分别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与“同进士出身”。

这三个级别虽同属于进士范畴,却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含义与分量,也有着一定的区别。

从“择优录取”到“全员录用”的殿试

科举制度,最早源于隋朝,由名声不佳的隋炀帝杨广创立,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前后持续了1300多年。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以其优越的体系优势,成为人才选拔的核心途径,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发扬。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愈加成熟达到历史巅峰,并演化出四档考试,分别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于州县一级举行,通过童试者,是为“秀才”。

乡试,通常在各省省会举行,参与者为已通过童试的秀才,考中者即为“举人”。

考中举人后,第二年就可进京参加由礼部组织的会试,上榜后为“贡士”。

考中贡士后,就来到最后一步,殿试。殿试就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等级的考试,考中者就是“进士”了。

当时在北宋之前,进士的通过率很低,这一度令读书人很愤懑。

毕竟穷其大半辈子读书,最后即将达到巅峰,却被淘汰了,多少有些遗憾和失望,要知道此前的每一步都可谓坚信异常。

直到宋仁宗时期,有一位叫作“张元”的读书人,此后改写了殿试的录取制度。

话说张元考中贡士后,后多次参加殿试都以落榜而告终,最后心灰意冷之下,选择投奔北宋的死敌西夏。

到了西夏后,张元即刻就得到了西夏皇帝李元昊重用,后一路高升至相国之位。

此后张元屡屡给西夏献计献策对付宋朝,给大宋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和损失。

后来宋仁宗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为了防止类似的人才流失再次发生,他果断对殿试制度进行了改革:

取消淘汰制,推行“全员录用”,这样就确保了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都能获得进士的身份。

其实这样的改革十分有必要,毕竟能够达到贡士级别的考生,文化学识都已很高了,要是那时被刷下去,淘汰掉,多少有些不公。

正因如此,宋仁宗改革后也能被后世的统治者们接受,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

从“进士及第”到“同进士出身”

从择优录取到全员录用,虽然解决了高端人才流失的问题,但又不太能彰显出人才的“选拔”性来。

毕竟一方面每位学子还是有高下之分的,另一方面朝廷也不一定有那么多的官职安排给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们。

由此,便产生了三个等级,即“一甲”、“二甲”、“三甲”,也就是常说的“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一甲”,通常只取殿试的前三名,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这三位进士作为全国考试的前三名,学识出众,才华横溢,能力不俗是自然不过的事。

为此,这三位进士可直接授予官职。状元通常被任命为翰林院编纂(从六品),榜眼和探花则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别看翰林院的官职不高,但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负责修史写文,还承担着为皇帝处理军机大事、撰写奏章、为皇室成员侍读等重要职责。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离皇帝比较近,也有机会接近并结交帝王宗室和重臣显贵,从而在仕途上占得先机。

“二甲”,人数大约在四五十人左右,被称为“进士出身”。

二甲头名被称为“传胪”,同样可以直接获得翰林院正七品的官职,毕竟“传胪”也相当于第四名了,也是十分难得的。

而“二甲”中的其他进士则没有那样的好运了。

他们需要通过新的考试才能进入翰林院,并只能以“庶吉士”的身份实习,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被授予编修等职务,或到其他地方部门任职。

尽管如此,二甲进士仍享有一定的特权,如可以优先选择自己的任职处所和职位,在官位紧缺时也有优先排位的权利等。

最后是“三甲”,不如“二甲”,由此被称为“同进士出身”。

这一等级的进士在名称上就显示出其含金量相对较低。

与一二甲相比,三甲进士是没有资格进入翰林院的,只能去地方任职,而且还只能是“二甲进士”挑选完后,三甲进士才能挑选。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两朝的殿试在选拔标准上也有所不同。

明朝时的殿试更注重文章内容,而到了清朝则更加看重考生的书法水平,尤其是馆阁体小楷的书写能力。

在清朝,书法水平往往成为决定殿试排名的重要因素,甚至有时比文章内容更为重要。

这就导致了一些才华横溢但书法一般的考生,如清朝学术大师龚自珍,在殿试中只能获得三甲“同进士出身”,无缘翰林院,成为其一生的遗憾。

而蔡元培则因自觉书法不佳,暂缓参加殿试,苦练书法两年后才重新参加殿试,并最终获得二甲“进士出身”。

还有一点需注意的是,与当今的考试结果一样,好成绩不一定代表着能有更好的成就和未来。

科举考试中,也不乏一甲“进士及第”者,后来不仅没有赢得仕途上的升迁,也没有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名声。

而却有不少二甲乃至三甲进士们却最后功成名就,做出了一番伟业。

如明朝时期的张居正,本是二甲进士出身,最后却担任了内阁首辅,相当于不是丞相的丞相,并推行了名扬千古的改革。

清朝“中堂大人”李鸿章,也是二甲进士出身;他的恩师,被称为“一代完人”的曾国藩,才是位列三甲的“同进士出身”。

以致于,后来曾国藩即使做到了两江总督,成为湘军领袖,还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读者们,关于“古代科举考试与进士等级解读”,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