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在现代科技的广阔版图中,芯片无疑是最为关键的核心领域之一,它就如同“心脏”一般,为这些高科技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动力。
可长久以来,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艰难险阻,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犹如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高墙,横亘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
但即便身处这样的困境,依然有一群心怀赤诚、坚毅无畏的科研工作者挺身而出。
而黄令仪院士,便是其中最为杰出、最为耀眼的一位,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芯片事业,甚至还直言:“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那么这位黄令仪院士究竟是何方神圣?她又是否完成了自己的“豪言壮语”呢?
【战火中的成长,半导体逐梦之路开启】1936 年,黄令仪出生于广西南宁,彼时的中国,正深陷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战火纷飞,生灵涂炭。
那时候,她就深刻地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残酷的现实,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一颗立志报国、奋发图强的种子悄然种下。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读书,用知识的力量改变祖国的命运,让中国不再遭受这样的苦难与屈辱。
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黄令仪在学业上一路高歌猛进。
1954 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投身于电机及电器专业的学习之中。
因其出色的表现和扎实的专业基础,1958 年毕业后,黄令仪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进行深造,这也标志着她正式踏上了半导体领域的探索征程。
在清华大学,黄令仪接触到了当时国内最为前沿的半导体知识和技术,师从一批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与一群志同道合、才华横溢的同学共同学习和钻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的努力,她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半导体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1960 年,黄令仪学成归来,回到了华中工学院,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她创办了半导体专业,并亲自讲授半导体器件与材料课。
同时,她还带领着一批年轻的教工和学生,白手起家,创建了中国首个半导体实验室。
在这个实验室里,黄令仪和她的团队开启了艰难的科研攻关之旅。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经过不懈的努力,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他们就成功研制出了半导体二极管。
这一成果在当时的中国半导体领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黄令仪所在的半导体专业面临着被撤掉的困境,科研项目也被迫中断。
但黄令仪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深知半导体事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科研信念,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回到半导体研究的前沿阵地。
1962 年 10 月,黄令仪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二室 101 组(固体电路组)工作。
在这里,她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开启了她在芯片研发道路上的新征程……
【攻坚“芯片堡垒”】当时,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的科技较为落后,从美国进口高性能计算机都要受到严格监督。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令仪深知研发自己的计算机刻不容缓,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半导体三极管项目的重任。
这是中国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没有可以利用的参考资料,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研发人员人手也不足。
但黄令仪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反而带领团队实行“三班倒”的工作时间制度,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
她自己更是废寝忘食,除去休息时间,几乎一直待在实验室,一天工作 14 个小时成为常态。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支持,团队早期研制的中功率管总是被低压击穿,团队成员们只能反复进行测试和调整。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功夫不负有心人,1965 年,黄令仪带领的研发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中功率管。
1966 年,使用该中功率管的计算机问世,我国凭借这台计算机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天,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半导体三极管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黄令仪团队还摸索出了一套半导体工艺流程和规范,攻克了平面管、薄厚膜电阻等制备和器件封装等技术。
1965 年到 1970 年期间,黄令仪担任中科院 156 工程处课题负责人。
1970 年,她再次被调入到计算所,负责集成电路室的研究工作。
整个六十年代,我国的计算机研究工作主要服务于重大国防工程,虽然在运算速度上有所提高,但忽视了计算机整体性能的提升,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在社会生产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计算机研究方面基础深厚、全面,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
中国不甘落后,1973 年,中科院决定研制大型计算机,黄令仪受命负责存储器和芯片的研制工作。
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在大型计算机的研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暮年出征,“龙芯”破局之光闪耀】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眼间来到了 2001 年,此时的黄令仪已经 65 岁,到了退休的年纪。
本应在家中安享晚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她,却始终心系着祖国的芯片事业。
她深知,中国在芯片领域仍然受制于人,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犹如一道坚固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中国科技发展的脚步。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这句誓言如同火焰一般,在她心中燃烧不息。
就在这一年,中科院的胡伟武教授向黄令仪发出了邀请,希望她能够加入龙芯研发团队,为打造中国自己的芯片而共同努力。
面对这一邀请,黄令仪没有丝毫犹豫,尽管已经退休,尽管面临着经费不足、技术难题重重等诸多困难,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接受。
她带领着团队成员,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开始,逐步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终于在2002 年 8 月 10 日,我国首款通用 CPU“龙芯 1 号”成功问世。
虽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龙芯 1 号”在性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它的诞生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真正打破了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为中国芯片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而黄令仪并没有满足于此,她深知“龙芯 1 号”只是一个开始,要想让中国芯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创新。
于是,她带领着团队继续前行,不断优化和改进芯片的设计和性能。
在随后的日子里,“龙芯 3 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相继诞生。
这些芯片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复兴号高铁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国产化,歼 20 等先进军事装备换上了中国自己的“心脏”,北斗卫星也装上了中国芯。
中国芯片终于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2019年末,好消息又一次传来,84岁的黄令仪,带领团队研发出“龙芯3a”处理器,震惊美国……
据相关数据显示,黄令仪及其团队研发的芯片,为国家每年节省了上万亿的芯片进口费用,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我国在芯片领域的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黄令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科学家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的功绩将永载史册,成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结语】黄令仪院士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远熠熠生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她用一生的坚守和奉献,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什么是对祖国最真挚、最热烈的爱。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客户端在 2024-11-06关于《美国大选票数实时更新丨特朗普暂获230张选举人票 哈里斯暂获209张》的报道
光明网在 2024-11-16关于《“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