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我排级待遇转业到检察院当法警,一共押送过115名死刑犯

钟会说情感 2023-12-25 02:10:02

文/赵视高

我叫赵视高,今年73岁。

我出生在1950年,那时,国家刚刚解放没多久,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物质匮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们家住在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我有两个哥哥,为了养活一家人,他们起早贪黑地劳作,但仍然难以填饱肚子。我出生后,家里的生活水平相比之前更差了。

为了养活我,父亲每顿饭只吃三分饱,把吃得都给母亲,只有这样,我才不会饿得哇哇大哭。父亲说,我哭声嘹亮,只要我一哭,家里人的心就跟着一紧。

自我记事起,家里的生活水平比我刚出生时好了一些,不过我们吃的是玉米糊糊、红薯粥,吃得不多,又饿得快,长身体的时候还被饿醒过好几次。我们最期盼的就是过年,因为一年到头只有过年能吃上一顿白米粥。

我们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缝缝补补又穿一年。大哥穿小了给二哥,二哥不能穿再给我。冬天特别寒冷,我们穿的是草鞋和棉袄,脚上总是长着冻疮,晚上睡觉时也只能抱着一床破旧的棉被取暖。

尽管生活艰苦,但我从小就知道要努力学习,因为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在村里的学校读书,每天早上要走好几里路才能到学校。那时的学校条件很差,没有教室,我们就在露天地里听课。老师们也很敬业,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始终坚守在教育岗位上。

1968年,我响应国家的号召,毅然参军入伍。那一年,全国上下都在开展“上山下乡”的运动,许多年轻人都放弃了城市的生活,投身到了农村的建设中,而我选择了当兵。

当兵的过程并不容易,我们要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学习各种军事技能。那时的训练非常艰苦,早上五点钟就起床了。我们住的地方十分简陋,平时除了训练还要开垦荒地,盖房子。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了陆军军械修理连队,连里每个人的职责都分得很清楚,有人负责修枪,有人负责修炮,我视力好,做事细心又耐心,属于车工,主要就是制作零件。别看这个活不重,但要求很严,制作时少一毫米都不行。

我的军旅生活自此正式开始了,几年下来,我在连里属于技术精英了,不过我们那会都成为技师,不分等级,至于谁比较厉害,谁工作能力强,都是我们自己评比的,在连里不算数,不过我们享受排级待遇。

1982年,我排级待遇转业到了地方检察院当法警。突然从部队离开,我心里忐忑多于期待。因为我舍不得那些老战友,也不知道新的工作适应程度怎么样。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主要职责是骑着摩托车给检察院送传票。

那时候,每天骑着摩托车出行,虽然风吹日晒,但是看到别人羡慕的眼神,心里挺自豪的。工作了半年左右,领导让我负责押送犯人。

1983年开始严打,也是这一年,我开始押送死刑犯。死刑,是一个极其严肃和沉重的词语。我知道,我肩负着将犯人安全送到刑场的责任。我第一次押送死刑犯的时候,压力特别大。我虽然当兵多年,但是并没有这样的经历,我记得第一次押送两名死刑犯的前一天,一夜未睡。

当时我们要坐车去北京等地提押这些犯人拉到本地后开宣判会,提人时,我和队友要认真核对罪犯的身份信息,确保没有任何差错。同时,我们还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罪犯逃跑或者做出其他危险行为。宣判会结束后,再拉着他们去刑场执行枪毙。虽然枪毙的执行人不是我,但是我们会在一旁看着执行。

我押送的第一个死刑犯,年仅26岁,据我了解,他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离异,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奶奶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他唯一的亲人。然而,在他十八岁那年,奶奶因病去世,他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为了生存,他误入歧途,开始偷窃抢劫。最后,因为两起命案,他被判处死刑。

执行枪毙时,他的表现倒是挺坦然的,但是我第一次经历,那一幕让我难以忘怀。我连续一个星期吃不好睡不好,脸色憔悴了许多。当时为了缓解压力,我开始写日记转移注意力,之后又经历了几次这样的过程,慢慢就习惯了,不过写日记的习惯我一直保持着。

从1983年到1986年,我总共押送过86名死刑犯,这些人里,有的人是误入歧途,因为冲动走了弯路,有的是坏事做尽,不值得同情。押送他们的路上,有的人面对死亡出奇的冷静,有的人则害怕到尿失禁,下车的时候还要搀扶他们走路,不过大多数人在死亡面前都低着头保持沉默。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害怕,是否后悔,但人生就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就算后悔也于事无补。

1988年之后,我押送的死刑犯比之前少了许多,不过我依旧会将押送他们的经历写到日记里。我是2007年退休的,退休之前我仔细算了一下,我当法警这些年,总共押送过115名死刑犯。而这115个人中,除了第一个人,还有两个人,让我记忆最深刻。

1990年,我押送一个姓李的犯人,他是一个内向而敏感的年轻人,他父亲去世的早,他跟着母亲生活。母亲工作比较忙,对他关心甚少,后来母亲改嫁,嫌弃他是累赘,让他外出打工。他年轻气盛,因为对方嘲笑他的身世,便打了起来,因过失致对方死亡。

他对于自己的罪行深感愧疚和懊悔。在押送过程中,他始终低头不语,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悲伤和无奈。

我记得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我们一行人穿过狭窄的过道前往刑场。他的步伐沉重而缓慢。在刑场门口,他突然停了下来,抬头望向天空,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他以为他母亲会来送他最后一程,但是直到押进刑场,他都没有见过他母亲。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内心痛苦和无奈。

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姓张,五十多岁。他和儿子在村里被人欺负,一怒之下犯下了大错。他对于自己的罪行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懊悔和悲伤,他说他不后悔这么做,因为发生了这样的事,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儿子了。

作为一名退休的法警,回首过去的岁月,我感慨万分。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证了无数个案件的审理过程,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也亲眼目睹了罪犯被绳之以法的场景。我曾经见证过罪恶和善良,也曾经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脆弱。但是,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生命,做一个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的人。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珍之,惜之。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6

钟会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