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已经不足二十四小时!地球自转异常加快,气候或有巨大波动?

勤姐和你说 2023-04-21 11:28:26

作为太阳系的行星,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公转和自转。地球每完成一次自转,形成一个昼夜周期,也就是一天。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时间也就随之变化,一天也就缩短了。

一天二十四小时

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地球的自转也不例外。天文学家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定为一日,由于地球在宇宙中转动,它的自转需要一定的参考点,而根据参考点不同,天文学的一日,又可以分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恒星日的参考点是距地很远的恒星,由于过于遥远,地球的运动几乎不会影响到和恒星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恒星日里,地球自转一周的平均时间是23时56分4秒。

地球相对太阳公转,因此以地球自转一周相对太阳的位置为标准,一个自转周期内,相对恒星转动的角度比相对太阳要少一些,以地球的平均自转速度计算其转动的时间,需要在恒星日的基础上再加上3分56秒,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天二十四小时。天文学上的世界时便是以标准太阳时来设置的。

时间一直在变化

据学者研究,地球从四十六亿年前诞生开始,自转速度就一直在变化之中。从总体趋势来看,自转是逐渐变慢的。从长久的趋势来看,从三叠纪开始,每过一亿年,地球自转所需时间都会增加半小时。

地球自转速度一直以人们难以察觉的幅度波动,一天的时间也就时长时短。在过去五十年里,地球自转的速度一直在减慢,在有的年份,地球平均一天实际上要略微超过二十四小时。但是,自2016年以来,地球自转一直在加快,到了2020年,逐渐缩短到了不足二十四小时。

7月19日是2020年最短的一天,在这一天里地球的自转周期少了1.4603毫秒,然而这个数据很快就在大半个月后被打破了。一天里不到两毫秒的时间缩短,这种波动虽然微乎其微,但对于一些需要精确计时的研究领域而言,却会引发许多的问题。

现代世界时间系统,已经从观测日月星辰等天体的运动来计算天文时,转变成了采用原子钟的原子时。铯原子的电磁振荡周期十分稳定,是原子钟可以实现精准测定时间的主要原因,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微波原子钟,可以做到在5400万年的时间里,时间的误差在一秒之内。

全球通用的标准时间,既不是简单的天文时,也不是直接采用原子时,而是在原子钟准确的秒长的基础上调校天文世界时,达到更为精确的效果,同时为了便于使用在时刻上尽量接近天文世界时。

气候或有巨大波动?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在太阳系中,受到近地卫星月球的影响较大。从长期来看,地球与月球之间,潮汐相互影响,也就影响着各自的转动。不过,月球的潮汐力时有波动,月球潮汐力的减弱,也是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反常的一大因素。

更有学者认为,自2016年以来,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是引起地球自转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气温升高,南北两极的冰川冻土相继融化,使得海水增加改变了海洋在地球的重量分布情况,进而导致了地球自转反常的出现。

地球的自转速度加快,相比于人类的时间感知而言,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更为突出。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既可以影响海洋,也可以影响大气,当地球自转速度变快时,地球自东向西的惯性会增大,推动地球上的物质运动,从而增强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

有研究指出,这一变化将使得水汽往赤道太平洋西部转移,造成东海岸降水量的减少,加重干旱和沙漠化,同时转移的水分将增大西海岸的降水量,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上升。同时,据气象统计数据显示,在地球自转速度较高的年份北半球的气温也会较高。

地球自转速度还会对板块运动造成影响,加速板块运动进程。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时,板块自西向东从两极向赤道的挤压力增强,板块受到的挤压加重,加速地理变化,地壳中相对的地应力也会增加。

地壳中的地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地球在自转速度受到月球潮汐运动而减慢时,地壳中的力就会被释放,进而引发更多的地质活动,增加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尽管地球自转速度加快,在二十四小时中,减少短短的一毫秒时间对于人类的时间感知而言十分有限,但地球的每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会带来整体的影响,人类活动或许能改变地球自转速度,同样的这一变化也会通过气候环境的影响,最终反作用于人类。

0 阅读:48

勤姐和你说

简介:娱乐最前沿,每天带来不一样的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