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能享受什么特殊待遇?至少这四点,“举人”可望而不可及

张守小科普 2025-01-16 16:31:12

提到古代科举考试,范进中举的故事已经是耳熟能详,那么究竟在古代科举制度中,范进所中的“举人”又处于一个什么级别呢?

我们常说古代读书人所追求的进士及第中的进士,又是怎样的级别呢?两者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

进士之间也有不同?

十年苦读,一朝中榜。对于读书人来讲,榜上有名自然而然是一件高兴得不能再高兴的事了。

但就像我们现代比赛有冠军、亚军、季军之分一样,当时的科举也是有进士,举人和秀才之分的,它们的级别都是依次往下递减的。

如果通过了乡试成为举人后,又通过了会试成为贡士之后,才可以进行殿试,也才真正具备了成为进士的必要条件。

所以无数莘莘学子寒窗苦读所追寻的中榜,自然而然也就是功名最高的进士之位。那么究竟什么是进士呢?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最高功名,指的是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朝廷考试殿试及第的人。

这一称号最早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设立进士科,唐代沿用并完善了这一制度。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也就是说,在进士及第的那一刻起,也就具有了进入仕途的资格。但是要想进士及第,那可真是难上加难。

只要进入了殿试,总共就分为三种身份,分别是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通常是指在殿试中排名50名之后的考生,虽然他们没有获得正式封号,但是仍然可以享受与正式进士相同的身份。

只是他们通常会被分配到,更为偏远或者较为贫瘠的地方任职。与同进士出身不同,进士出身指在殿试中排名40-50名左右的考生。

这些人被授予“进士出身”的称号,但是需要参加朝考,以此来选拔翰林院庶吉士,完成之后需要再通过考试,才能正式授官。

相比于同进士出身,进士出身的官员能获得的官职,会比同进士出身的要略高一些,而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最为一众学子所追求的进士及第,可与前两种完全不一样。

首先,只有在殿试中排名前三的考生,即状元、榜眼和探花,才能够被授予“进士及第”的称号,享有最高的荣誉和待遇。

他们通常会被直接授予具体的官职,仕途起点较高,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相比前两种而言,进士及第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被视为朝廷的栋梁之才。

人们之所以追求进士,不仅是因为它能够光耀门楣、扬名立万,更在于与举人相比,其至少在这四方面是非同一般的。

进士与举人的区别

1.政治地位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通过殿试成为进士的人,三种出身中无论哪一种,通常都会被授予较高的官职,有机会进入翰林院或担任朝廷要职。

而进士及第者更是可以直接授予高官,如礼部尚书、大学士等。

进士的考试范围更广,全国范围内的考生去京城考试,录取名额也较少,因此竞争激烈,难度较大。

而相比于进士而言,举人是通过乡试获得的,虽然也能担任一些小的官职或者偏关地区要职,但其政治地位相对较低。

举人的官职需通过“拣选”制度或“举人大挑”等其他途径获得,且在官场中常受轻视。

2.社会影响力

在社会影响力方面,进士和举人也是相差甚远。

进士在朝廷中拥有较高的政治权利和特权,能够直接影响国家政策和决策。

例如进士及第者可以直接授予高官,参与朝政各大事项,甚至能够成为宰相。

进士及第被视为古代读书人攀登科举最高殿堂的梦想,享有直接授予官职和进入翰林院修撰的待遇,其社会影响力是独一无二的。

而对于举人来讲,虽然他们也能够在当地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但其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地方层面。

举人可以免税全家甚至全族,即使不做官,也有参与县政和府政的权力。

3.社会地位

首先我们要明确,进士和举人到底差距有多大。

简单来讲,在现代学历体系中,进士相当于博士生导师或教授,而举人则相当于研究生或高级白领。

这种对比进一步说明了两者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差异。

进士因其身份地位高,享有更多的荣誉和声望。考中进士后,不仅个人前途光明,其家族的社会地位也会显著提升。

相比之下,举人的荣誉虽然也不低,但在社会影响力和实际权力上仍不及进士。

4.职业前景

举人是通过乡试获得的资格,相当于获得做官的“门票”,但其仕途发展受限。

尽管举人可以担任一些地方官职,如县丞、主簿或教谕等,但这些职位通常较为低级,且晋升空间有限。

例如,举人可以成为县里的小吏或教师,甚至有机会成为县令,但很少能进入中央政府或担任高级职务。

此外,举人虽然享有免税和徭役的优待,但其经济收入有限,主要依靠举人身份带来的微薄工资和社会福利。

相比之下,进士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通过殿试后可直接获得做官资格。

进士的仕途前景更为广阔,他们通常被授予更高的官职,如县令、知府甚至六部尚书等。

进士出身者在仕途中的地位和待遇远高于举人,他们不仅晋升速度快,而且更容易获得上司的青睐和重用。

进士还可以进入翰林院,为皇帝服务,甚至有机会进入内阁或军机处,成为朝廷重臣。

上文多次提起翰林院,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翰林院制度始于唐代,历朝有所因革,至明代趋于成熟。

明代翰林院集唐、宋翰林院制度之大成,不仅官职设置完善,其庶吉士制度更为后世所称道。

庶吉士制度大大地扩阔了翰林官的来源,为明代高级官吏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加强了翰林院制度和科举制的联系,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自英宗一朝起,庶吉士更成为内阁阁臣的主要来源。

正因如此,明代翰林官在政治上大有作为,无论是君主南征北伐,还是朝政治理、人事进退,都有翰林官出谋划策的身影。

早在成祖初年,内阁七名官员有一半并非翰林院出身,即使翰林院纂修,也是来自不同出身的人。

自英宗天顺二年,因李贤的请求,任职纂修者必须是进士出身。因这缘故,以后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院,非翰林院者亦不得入内阁。

南京和北京许多重要的官员,包括礼部尚书和侍郎及吏部右侍郎等,从此非翰林不得署任。

科举考试的登天之路

古代进士有诸多特殊待遇,就注定了它是属于少数人的胜利果实,正如当下所流行的考公潮一样。

明代科举按“三年一大比”之制进行,开科共九十二次,仅进士就录取了近二万五千人,举人更录取了将近十万人。

明廷借着科举,把不同阶层的知识分子吸收进官僚集团中。

尽管科举制不可能让全部士人晋身官僚行列,但是科举公平的竞争原则,吸引了绝大多数士人的参与。

既然进士之位会带来如此诸多好处,那自然并非每个人都会有资格成为进士乃至进士及第。

首先,刁钻的试题就会卡掉大部分学子。明代科举不考诗赋,考试内容着重经义,出题以“四书”、“五经”儒家经典为主。

乡试、会试各试三场,以第一场最重要,二试所考的内容份量是一样的:首场试经义,第二场试论、判、诏、表等,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

从中可以看出,明初的科举考试,较重视考生的综合素质,既有道德品格、理政能力的考验,也兼及于武艺的考核,内容比较全面。

其次,严格的考试流程更是卡掉大部分人。

明代科举在宋代的基础上,除沿用一系列防弊措施外,对科举考试的每个环节,制定了更详细和严格的守则。

例如报考者必须填写详细履历,包括上三代的姓名和自己的籍贯、年龄、所习本经。

进入考场前先由贡院人员逐一点名,以核实考生身份,冒名顶替者必受严惩。

然后考生须经仔细搜身,以防挟带文本材料。进入考场后,严禁交头接耳,答卷时不许自序家世门第等个人资料。

这些都是“进士”来之不易的原因,也是“举人”与“进士”有这么大区别的原因。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