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狗引路
在清朝末年,天下不太平,匪患猖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有这么一位木匠,名叫李三柱,是土生土长的山东汉子,因手艺精湛,为人和善,在当地颇有名气。
李三柱为人仗义,时常帮助邻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柱子哥”。
这一日,李三柱接到了一单远活儿,要去江南的某个小镇给一户人家打造家具。
江南水乡,风光秀丽,但路途遥远,需翻山越岭,涉水过河,极为不易。
李三柱收拾好行囊,带上工具,便踏上了南下的路。
一路上,李三柱风餐露宿,但心中充满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倒也不觉得孤单。
行至一处深山老林,天色已晚,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野兽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李三柱找了一处山洞,打算将就一晚。
刚躺下不久,李三柱便听到外面传来了“呜呜”的叫声,声音凄凉,像是某种动物在哀鸣。
他心中好奇,便悄悄走出山洞查看。
只见一只浑身漆黑的大狗正蜷缩在不远处的树丛中,眼中满是惊恐与无助。
李三柱走近一看,这黑狗毛色油亮,体型健壮,但身上却有多处伤痕,显然是经过了一番恶斗。
他心中顿生怜悯,轻声呼唤道:“小家伙,你这是怎么了?”
黑狗似乎听懂了李三柱的话,缓缓抬起头,眼中流露出感激之情。
李三柱从包袱中拿出干粮,撕下一块递给黑狗。
黑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显然是饿极了。
李三柱看着黑狗,心中有了计较。
他知道,这深山老林中野兽众多,黑狗若是独自留在这里,恐怕难以活命。
于是,他决定将这黑狗带上,一同前往江南。
次日清晨,李三柱收拾好行囊,黑狗也乖乖地跟在他的身后。
一路上,黑狗成了李三柱的忠实伙伴,为他驱赶野兽,寻找水源,还时常在他疲惫时为他叼来柴火,生火做饭。
转眼间,两人一狗已经走了大半个月,离江南也越来越近。
这一日,他们来到了一座小镇,镇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李三柱心中一喜,知道这便是他要去的那个小镇了。
他找了一家客栈,打算先安顿下来。
客栈老板见李三柱是个木匠,又带着一只大狗,便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李三柱将黑狗拴在客栈门口,自己则进去办理入住手续。
安排好一切后,李三柱打算出门逛逛,看看这江南小镇的风光。
他走出客栈,刚打算叫上黑狗,却发现黑狗正用爪子扒拉着门,眼中似有千言万语。
李三柱心中一动,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蹲下身子,抚摸着黑狗的脑袋,轻声说道:“你是想让我放你走吗?”
黑狗点了点头,眼中满是不舍。
李三柱叹了口气,说道:“也罢,你既然不愿跟我,我便放你走吧。
只是这外面的世界凶险异常,你要多加小心。”
说完,他解开黑狗的绳索,黑狗看了他一眼,转身跑进了小镇的深处。
李三柱望着黑狗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回到客栈,李三柱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想起这一路上与黑狗的点点滴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
李三柱起身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身着道袍的老者。
老者须发皆白,仙风道骨,手中拿着一把拂尘,正微笑着看着他。
李三柱心中一愣,问道:“您是?”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贫道云游至此,见施主面带忧色,特来一问。”
李三柱心中一动,便将这一路上遇到黑狗,以及刚才放生黑狗的事情告诉了老者。
老者听后,沉吟片刻,说道:“施主宅心仁厚,实乃难得。
只是这黑狗并非凡物,你可知它为何会出现在深山之中?”
李三柱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老者继续说道:“这黑狗乃是茅山道士所养之灵兽,因误入歧途,被逐出师门。
它身上带有茅山法术,能够驱邪避凶。
你与它有缘,它才会一路跟随于你。”
李三柱听后,心中大惊,问道:“那它现在怎么样了?”
老者叹了口气,说道:“它虽然摆脱了过去的束缚,但在这凡尘俗世中,恐怕也难以生存。
不过,你既已放生,便是与它结下了善缘。
日后若有缘,或许还能再见。”
说完,老者转身欲走。
李三柱急忙叫住他,问道:“道长,您可知我此行目的?”
老者停下脚步,回头说道:“你此行乃是前往江南小镇,为一户人家打造家具。
那家主人与我有些渊源,你若是有难,可去找他。”
说完,老者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递给李三柱。
玉佩晶莹剔透,上面刻着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栩栩如生。
李三柱接过玉佩,心中感激不已。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贫道去也。”说完,他身形一晃,化作一道青烟,消失在了夜空中。
李三柱望着老者消失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敬畏。
他知道,自己这次江南之行,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次日清晨,李三柱带着玉佩,踏上了前往雇主家的路。
雇主家位于小镇的东边,是一座青砖黛瓦的大宅院,气派非凡。
李三柱走进宅院,只见一位身着锦衣的中年男子正站在院中,微笑着看着他。
中年男子自称是宅院的主人,名叫赵富贵。
他见李三柱手艺精湛,便请他来家中打造一套家具。
李三柱欣然应允,开始忙碌起来。
赵富贵为人豪爽,对李三柱也是照顾有加。
每日三餐,皆有美酒佳肴相待。
李三柱心中感激,干活也更加卖力。
这一日,李三柱忙了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才将手中的活计干完。
他疲惫不堪,回到客房,倒头便睡。
睡梦中,他仿佛听到了一阵凄厉的哭声,声音哀怨缠绵,像是女子的哭声。
李三柱心中一惊,从梦中惊醒。
他起身点亮油灯,却发现屋门不知何时已经打开,一阵阴风吹过,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屋角处多了一只黑影,正一动不动地盯着他。
李三柱心中一紧,顺手抄起身边的木棍,小心翼翼地靠近黑影。
黑影似乎察觉到了李三柱的动作,突然化作一道黑光,朝他扑来。
李三柱眼疾手快,木棍一挥,正中黑影。
只听“啪”的一声,黑影被打落在地,现出了原形。
李三柱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只浑身漆黑的小鸟,翅膀上还流着血。
他心中一愣,不明白这小鸟为何会突然攻击他。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老者送给他的玉佩。
他急忙从怀中掏出玉佩,只见玉佩在夜色中闪烁着淡淡的光芒。
他将玉佩高高举起,对着小鸟。
只见小鸟似乎被玉佩的光芒所震慑,浑身颤抖,眼中满是恐惧。
就在这时,屋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李三柱心中一惊,急忙将玉佩收入怀中,藏好小鸟。
刚藏好,屋门便被推开,赵富贵带着几个家丁闯了进来。
赵富贵见李三柱神色紧张,心中起疑,问道:“柱子哥,你这是怎么了?”
李三柱心中一慌,但面上却故作镇定,说道:“没什么,刚才做了个噩梦,被惊醒了。”
赵富贵闻言,松了口气,说道:“原来如此。
柱子哥,你初来乍到,可能还不适应这里的环境。
不过你放心,我会让人守在你的屋外,保证你的安全。”
李三柱心中感激,点了点头。
赵富贵又吩咐了几句,便带着家丁离开了。
李三柱躺在床上,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他知道,这江南小镇,恐怕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次日清晨,李三柱起床洗漱完毕,便开始忙碌起来。
他打算尽快将家具打造完毕,好早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然而,就在他忙碌之时,却发生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刚拿起一块木板,准备开锯,突然听到屋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喊声。
他心中一惊,放下手中的工具,急忙跑了出去。
只见几个家丁正围着一只黑狗,神色惊恐。
李三柱定睛一看,心中不禁大喜。
原来,这只黑狗正是他之前放生的那只。
黑狗见李三柱出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变得警惕起来。
李三柱走上前,对家丁们说道:“这是我之前的朋友,你们别伤害它。”
家丁们闻言,纷纷退开。
李三柱蹲下身子,抚摸着黑狗的脑袋,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黑狗似乎听懂了李三柱的话,用头蹭了蹭他的手,然后朝一个方向指了指。
李三柱心中一动,明白黑狗是想让他跟着它走。
他看了看手中的活计,又看了看黑狗,心中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老者的话,心中便有了计较。
他朝黑狗点了点头,说道:“好,我跟你走。”
说完,他转身回到屋内,收拾好行囊,便跟着黑狗走出了宅院。
黑狗在前面带路,李三柱紧随其后。
两人一狗,穿过小镇的街道,朝郊外走去。
一路上,黑狗走走停停,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李三柱心中越走越偏,四周的景色也由繁华逐渐变得荒凉。
李三柱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知道黑狗要带他去哪里,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跟到了这里,索性就看个究竟。
两人一狗穿过一片密林,来到了一座破败的庙宇前。
庙宇虽然破旧,但依稀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
庙门上挂着一块残破的牌匾,上面依稀写着“茅山观”三个大字。
李三柱心中一动,想起了老者的话,难道这黑狗要带他来这里?
他疑惑地看向黑狗,只见黑狗正用爪子扒拉着庙门,眼中满是急切。
李三柱走上前,推开庙门,一股霉味扑鼻而来。
他捂着鼻子,走了进去。
只见庙宇内一片狼藉,到处都是灰尘和蛛网。
但奇怪的是,在正中的神坛上,却摆放着一盏油灯,灯芯微微跳动,似乎在指引着什么。
李三柱心中好奇,走到神坛前,仔细打量着那盏油灯。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他心中一惊,急忙转身,只见一位身着道袍的青年男子正站在他的身后,微笑着看着他。
李三柱心中一愣,问道:“你是谁?
怎么会在这里?”
青年男子微微一笑,说道:“贫道乃是茅山观的弟子,名叫清风。
见施主面有善相,特来迎接。”
李三柱闻言,心中稍安,问道:“这茅山观为何如此破败?
还有,你为何会在这里?”
清风叹了口气,说道:“茅山观曾经也是道教圣地,但近年来因战乱频发,香火逐渐凋零。
我师父不忍见观中宝物被毁,便将它们一一藏匿,以待有缘人来取。
而我,则留在这里,守护这座观。”
李三柱听后,心中不禁对清风产生了敬意。
他问道:“那你可知这黑狗为何会带我来这里?”
清风看向黑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说道:“这黑狗乃是我师父当年所养之灵兽,因误入歧途,被逐出师门。
没想到它竟然会回来,还带着施主你。”
李三柱闻言,心中恍然大悟。
他想起老者的话,以及这一路上遇到的种种奇遇,不禁感叹命运的神奇。
清风继续说道:“既然黑狗带你来到这里,说明你与我茅山观有缘。
这样吧,我带你去看看我师父当年藏匿的宝物。”
说完,清风领着李三柱穿过庙宇,来到了一处密室。
密室内灯火通明,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宝物。
有丹药、有法器、有秘籍,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李三柱看着这些宝物,心中不禁有些激动。
他问道:“这些宝物都是真的吗?”
清风点了点头,说道:“这些都是我师父当年亲手炼制或收集的,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李三柱心中一动,问道:“那我能不能选一件?”
清风微微一笑,说道:“当然可以。
但记住,宝物虽好,但也要量力而行。
选一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李三柱听后,认真地点了点头。
他在密室中来回走动,仔细挑选着宝物。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本古籍上。
那古籍封面泛黄,上面用篆书写着《茅山术法》四个大字。
李三柱心中一动,拿起古籍,翻开一看。
只见里面记载着各种茅山法术,以及修炼之法。
他心中大喜,知道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清风见李三柱选了古籍,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说道:“这《茅山术法》是我师父当年最得意的作品,你既然选了它,说明你与它有缘。
但记住,修炼法术并非易事,需要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就。”
李三柱听后,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向清风表示感谢,然后带着古籍和黑狗离开了茅山观。
回到赵富贵的宅院,李三柱将古籍藏好,继续打造家具。
但心中却时常想起清风的话,以及那一晚的奇遇。
终于,家具打造完毕。
赵富贵见李三柱手艺精湛,非常满意,不仅支付了丰厚的报酬,还赠送了他许多金银财宝。
李三柱心中感激,但知道这些财物并非自己所需,便婉言谢绝了。
临行前,赵富贵设宴款待李三柱。
席间,两人相谈甚欢。
赵富贵问起李三柱的打算,李三柱说道:“我打算回家乡,继续我的木匠生涯。
但心中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能够学习法术,驱邪避凶。”
赵富贵闻言,心中一动,说道:“我这里正好有一位朋友,是道教的高人。
你若是有兴趣,我可以介绍你认识。”
李三柱听后,心中大喜,连忙向赵富贵表示感谢。
宴席结束后,赵富贵便领着李三柱来到了他那位朋友的住处。
只见一位身着道袍的老者正端坐在屋中,闭目养神。
赵富贵上前说明来意,老者睁开眼,看向李三柱。
只见老者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似乎看穿了李三柱的心思。
老者说道:“你心中所求,我已知晓。
但学习法术并非易事,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
你若是真心想学,我便收你为徒。”
李三柱听后,心中激动不已,连忙跪倒在地,向老者磕头拜师。
老者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收下了李三柱这个徒弟。
从此,李三柱便跟着老者学习法术。
他每日勤学苦练,不畏艰难,终于学有所成。
他不仅掌握了各种茅山法术,还学会了如何炼制丹药和法器。
多年后,李三柱回到了家乡。
他用自己的法术和手艺,帮助乡亲们驱邪避凶,治病救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而那只黑狗,也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成为了他最忠实的伙伴。
故事的最后,李三柱坐在自家的小院中,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古籍,正是当年在茅山观得到的《茅山术法》。
他微笑着看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而那只黑狗,则趴在他的脚边,悠闲地晒着太阳,享受着这份宁静和美好。
李三柱回了村儿,那可是真风光啊。
老少爷们儿都出来瞧,说这个当年不起眼的小木匠,咋就突然成了个能人儿呢?
李三柱也不含糊,每天就在村里转悠,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或者遇上个啥邪乎事儿,找他一准儿没错。
他也乐意帮忙,毕竟学的这些本事,不就是为了能帮上乡亲们嘛。
有一天,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响了,村长在那头扯着嗓子喊:“乡亲们,都出来啊!
咱村东头那块地,出事儿了!”
大伙儿一听,心里都咯噔一下,村东头那块地,可是村里人的命根子啊,种的都是好庄稼。
李三柱心里也是一紧,忙不迭地往那边赶。
到了地方一看,好家伙,那片庄稼地跟被火烧了似的,黄不拉几的,一点生气都没有。
村长急得直转圈,嘴里念叨着:“这可咋整啊?
这可是咱全村人的指望啊!”
李三柱围着地转了一圈儿,眉头越皱越紧。
他让村长找几个壮小伙儿,拿铁锹挖挖看。
村长也没别的招儿,只能听他的。
挖了一会儿,还真挖出点东西来。
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看着挺老旧的。
李三柱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块黑不溜秋的石头,还泛着点儿蓝光。
“这啥玩意儿啊?”村长疑惑地问。
李三柱盯着那块石头,心里明白了几分。
他跟村长说:“这是阴石,埋在地里能吸走地气儿,庄稼能不黄嘛。
得赶紧把它处理了,要不整个村儿都得遭殃。”
村长一听,吓得脸色都变了,忙问咋办。
李三柱说:“我有办法,但得晚上来。”
到了晚上,月黑风高,李三柱带着黑狗,还有村里几个胆大的小伙子,又回到了那块地。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符纸,点着了扔向那块阴石。
符纸一烧,阴石就开始冒蓝光,还发出“吱吱”的声响,听着就瘆人。
李三柱嘴里念念有词,黑狗也围着阴石转圈儿,时不时还吠两声。
过了好一会儿,蓝光渐渐弱了,阴石也变成了灰白色。
李三柱松了口气,赶紧让大伙儿拿铁锹把它埋得远远的,还撒了把石灰。
这事儿过后,村东头的庄稼地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村长对李三柱那是感激涕零,逢人就夸他。
李三柱的名声是越来越响了,不光村里人知道他,连外村的都来找他帮忙。
他也不挑,能帮就帮,但有一条,那就是不能白帮。
“我这手艺和本事,可不是大风刮来的,得靠这个吃饭呢。”李三柱常跟人说。
有一天,一个穿着挺讲究的人找上门来,说他是城里的大老板,遇到了个棘手的事儿,想请李三柱去帮忙。
李三柱一听,心里犯了嘀咕,这城里的大老板,能有啥事儿找他这个小木匠呢?
但那老板出手阔绰,直接扔下一沓钱,说:“只要你帮我解决了,这钱就是你的。”
李三柱看着那沓钱,咽了口唾沫,心想这钱要是赚了,够他花好一阵子了。
于是,他跟着那老板去了城里。
到了地方一看,还真是个豪宅。
但豪宅里却透着一股子阴森气儿,让人心里直发毛。
老板跟他说,他这宅子最近老出邪乎事儿,一到晚上就听见哭声,吓得家里人都不敢住。
李三柱围着宅子转了一圈儿,心里就有了数。
他让老板准备些东西,晚上就开始驱邪。
到了晚上,月黑风高,李三柱穿上道袍,手里拿着法器,黑狗也精神抖擞地跟在他身边。
他先在宅子里转了一圈儿,嘴里念念有词,然后在一间厢房里停了下来。
那厢房里阴森森的,透着一股子寒气。
李三柱推开门,只见里面摆着一口棺材,棺材盖儿还微微动着。
他心里一惊,知道这事儿不简单。
他忙掏出符纸,贴在棺材上,嘴里继续念念有词。
黑狗也吠了起来,似乎感受到了什么。
过了一会儿,棺材盖儿猛地被掀开了,一个脸色惨白的女人从里面坐了起来。
李三柱心里咯噔一下,但他没慌,手中的法器一挥,一道金光就朝那女人射去。
那女人惨叫一声,化成一缕青烟消失了。
李三柱松了口气,知道这事儿算是解决了。
第二天,老板见宅子里再没啥邪乎事儿了,高兴得合不拢嘴,又给了李三柱一大笔钱。
李三柱揣着钱,带着黑狗回了村儿。
回到村儿里,李三柱依旧是那个热心肠的小木匠。
他用自己的手艺和本事,帮乡亲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大伙儿都夸他是个能人儿,说他给村里带来了福气。
李三柱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他知道,这都是因为他当年遇到了那位老者,学了这一身本事。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用这些本事,为乡亲们多做点好事儿。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三柱也老了。
但他的手艺和本事却一点儿没减。
他依旧每天乐呵呵的,跟乡亲们打成一片。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
梦见自己又回到了当年遇到老者的那个山洞,老者微笑着看着他,跟他说:“你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李三柱醒来后,心里暖洋洋的。
他知道,这是老者在夸他呢。
他暗暗发誓,就算是到了老,也不能忘了初心,得一直为乡亲们做好事儿。
就这样,李三柱在村里度过了他平凡而又传奇的一生。
他去世的那天,村里人都来送他,大伙儿都哭得稀里哗啦的,说他是村里的大恩人。
而那只黑狗,也陪着他走到了最后。
它趴在李三柱的坟前,眼睛里泛着泪光,似乎在怀念着跟主人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
李三柱的故事就这样传了下来,成了村里人口中的佳话。
大伙儿都说他是个能人儿,不仅手艺好,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而他的本事和手艺,也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成了村里人引以为傲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