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清平乐》词巅峰对决,哪首可以封神?

于子涵晴空 2025-02-10 15:40:40

众所周知,如今大家熟知的词牌,很多都是来自唐朝教坊曲,“清平乐”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牌,同样源于唐代教坊曲。

“清平乐”中的“乐” 读音为“yuè”,也就是音乐的意思。“清平” 代表着太平、祥和,这三个字,组合最初可能是用于歌颂太平盛世的乐章。

据古籍记载,天宝年间,玄宗命李龟年以及翰林学士李白演唱赋词,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李龟年歌,彰显了一派清平和乐之景。

后来它演变成词牌,格式相对固定,双调,四十六字。上阕四句四仄韵,下阕四句三平韵。这种平仄交错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使得“清平乐”既适合表达清新明快的情感,也能承载深沉复杂的思绪。

虽然该调最初内容多伤春惜别、男女恋情,感情比较低沉,词风婉约,但后来不断发展,内容与声情丰富了起来,题材广阔了不少,给后世留下了不少名篇。

【1】

《清平乐・画堂晨起》

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李白,这位被誉为 “诗仙” 的唐代大诗人,一生豪放不羁,充满浪漫情怀。他的这首《清平乐・画堂晨起》,宛如一幅奇幻的雪景图。

清晨,在华丽的画堂中醒来,有人来报雪花飘落。诗人急忙高高卷起窗帘,欣赏这祥瑞之景。只见洁白的雪色远远地弥漫,模糊了庭院的台阶。

这几句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听闻下雪后的急切与兴奋,“高卷” 一词,将诗人的迫不及待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阙着重写雪,雪的气势盛大,光芒吸引着炉烟,素净的草地上挂着的雪,宛如玉佩般晶莹。

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诗人想象这是天仙喝醉了酒,胡乱地把白云揉碎,化作了漫天雪花。

这奇特的想象,正是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体现,展现出他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独特感知。

【2】

《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南唐后主,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不想当皇帝,却被命运推上了王座。

弱国无外交,南唐远不是宋朝的对手,李煜当上了皇帝,也只能在赵匡胤面前委曲求全。这首词便是北宋扣押了南唐使臣、李煜的弟弟时,李煜抒发内心感情所写,饱含着他深切的离愁别绪。

分别以来,春天已过去一半,眼前的景象让人柔肠寸断。台阶下飘落的梅花像雪一样纷乱,拂去了又落满一身。

将落梅比作雪,“拂了一身还满”,形象地描绘出梅花飘落的凌乱之态,也映衬出词人内心的纷乱。仿佛这愁绪如落梅般,怎么也拂不去,强化了作者当时的愁绪。

大雁来了,却没有带来期盼的音信,路途遥远,连归乡的梦都难以做成。离恨就像那春草,走得越远,它生长得越茂盛。

这里的比喻极为精妙,将抽象的离恨具象化,生动地表现出离恨的绵绵不绝。

【3】

《清平乐・金风细细》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殊,北宋著名词人,他的生活优渥,词作多描绘闲适生活。《清平乐・金风细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惆怅的氛围。

秋风轻柔,梧桐叶一片片飘落。初次品尝新酿的绿酒,人很容易就醉了,在小窗前沉沉睡去。

这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细腻地描绘出秋天的清幽。一个 “易” 字,则写出了词人的慵懒与闲适。

紫薇和朱槿花渐渐残败,斜阳映照在栏杆上。双燕即将南飞的时节,昨夜银屏已透出微微寒意。

这几句通过对花残、斜阳、双燕、微寒等景象的描写,将秋天的寂寥与时光流逝的淡淡惆怅融入其中,展现出晏殊词作细腻婉约的风格。

【4】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去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的这首《清平乐・春归何处》充满了乐趣与对春天的热爱。

春天回到了哪里?寂静中找不到它的踪迹。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一定要把它叫回来与我同住。

开篇以问句起笔,表达出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与寻觅之情。“唤取归来同住”,天真而富有童趣,展现出词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

春天离去的踪迹有谁知道呢?除非去问黄鹂鸟,它婉转的啼叫却无人能懂,它趁着风势飞过了蔷薇花丛。

这几句将寻觅春天的过程写得曲折而有趣,“百啭无人能解”,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也表现出春天的难以捉摸。

整首词构思新颖,情感真挚,体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5】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清照,宋代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的一生历经坎坷。《清平乐・年年雪里》以梅花为线索,串联起她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

小时候每年下雪,常常兴致勃勃地插着梅花,沉醉在这雪中梅景里。后来揉搓着梅花,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好心情,只落得满衣清泪。

“醉”描绘出少女时期李清照的天真烂漫。而“泪”,则展现出她经历生活变故后的愁苦,通过前后对比,凸显出人生境遇的巨大变化。

如今漂泊在海角天涯,两鬓已生出白发。看看傍晚的风势,想来是难以再赏梅花了。

结合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她晚年漂泊无依,国破家亡,这几句词中饱含着她的身世之悲、家国之痛,读来令人心酸。

【6】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低矮的茅屋,溪边青青的小草。带着醉意的吴地口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开篇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将乡村的质朴展现出来。“醉里吴音相媚好”,通过对老人的描写,体现出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的顽皮,他正横卧在溪头剥着莲蓬。

这几句通过对三个儿子不同活动的描写,将乡村生活的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也展现出辛弃疾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7】

《清平乐・六盘山》

伟人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伟人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一位乐观豪迈的诗人,他的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充满了豪迈的革命气概。

天空高远,白云清淡,望着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失不见。不登上长城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行程。

开篇描绘出一幅壮阔的秋景图,“天高云淡” 展现出开阔的视野。“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豪迈的话语,体现出革命战士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登上六盘山的高峰,红旗在西风中烈烈飘扬。如今我们手中掌握着强大的力量,什么时候才能擒住那凶恶的敌人?

这几句画面感十足,很好的展现出红军的英勇无畏,表达出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和对未来的展望。

这七首《清平乐》,李白的浪漫奇幻,李煜的哀愁深沉,晏殊的婉约细腻,黄庭坚的清新活泼,李清照的身世之感,辛弃疾的质朴生活,伟人的豪迈气概,每一首都独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展现了 “清平乐” 词牌的魅力和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

您最喜欢哪一首?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