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矛盾?制造矛盾!没架?硬要吵!这就是某些国产剧的“新型诈骗模式”。我愿意称之为“拱火剧”。这种剧看得人血压飙升、心慌气短、糟心疲惫。打开电视,仿佛瞬间老了十岁,脱发都加剧了。没错,说的就是《好团圆》。
现实主义的壳,狗血的芯《好团圆》的剧情简介听起来很“现实主义”——江苏昆山,向家三姐妹,各有烦恼:
大姐向前,上海女白领,事业有成,老公在家做家庭主夫,带一对双胞胎。
二姐向中,从小寄养乡下,和父母有隔阂,婚姻失败,正在离婚拉锯战。
小妹向南,原本是堂妹,被收养后视为掌上明珠,爱上离异霸总,计划闪婚。
咋一看,这剧要么是反映现代女性生活,要么是探讨家庭亲情。可一旦点开,嘿,整个人都不好了。现实主义?对不起,这剧的内核是彻头彻尾的狗血,八点档家族撕X戏标配。
一家人都不正常?制造吵架KPI老向一家堪称“家庭矛盾生成器”,人人不正常,件件不对劲。剧一开头,老向直接召集三姐妹开家庭会,说老房子要拆迁了,要提前分财产。可这拆迁款就像个幌子,后面20集都没再提。摆明了找事儿!更离谱的是,他偏心小女儿,说拆迁款小女儿拿40%,他和老伴20%,剩下两个亲生女儿,各20%。
二女儿向中一听,当场表态:“我不要了。”你以为老向会反思?没有!他立刻暴怒:“你这是什么态度?会不会好好说话?不想要?那别回来了!”(省略五百字吵架内容)
吵架大戏一场接一场,每集必有新高潮。老向和二女儿,仿佛承包了年度吵架KPI,观众耳膜都要裂了。二女儿动不动就甩门走人,这剧情看得我疑惑:这集我不是看过吗?
拱火全靠秘而不宣、阴阳怪气全家人主打一个“不好好说话”。有事儿瞒着、装着、阴阳着。比如,老向的妻子因为“涉嫌卖淫嫖娼”被警察抓走。后来证实是误会,大姐却只告诉了一半真相,觉得这事儿“不体面”。结果,二女儿没被通知,心生怨气,认为姐妹合伙排挤她,于是,吵!
就连三个女儿各自的家庭也是满满狗血:
大姐夫出轨,大姐带娃捉奸,和小三斗得不亦乐乎。
二姐婆婆霸占婚房,直接在房间砌墙,开启儿媳大战婆婆的狗血篇章。
小妹婚礼上旗袍被剪,结婚后更惨,霸总老公暴力相向,小姑子天天找茬。
这还不算,家里人就像得了失忆症,永远在重蹈吵架覆辙。每次吵完似乎和解,下一集火药味照旧。编剧是不是只会Ctrl+C、Ctrl+V?
小妹婚礼上旗袍被剪,结婚后更惨,霸总老公暴力相向,小姑子天天找茬。
这还不算,家里人就像得了失忆症,永远在重蹈吵架覆辙。每次吵完似乎和解,下一集火药味照旧。编剧是不是只会Ctrl+C、Ctrl+V?
女性主义?假的!雌竞才是真《好团圆》表面上是女性群像剧,试图迎合当下的女性主义潮流。实际上呢?厌女情节藏得一套套。
看看剧中那些恶女:
小三学妹:主动接近大姐夫,仿佛所有罪责都在女人身上。
二姐婆婆:把儿子宠成巨婴,还不顾女方房产权利耍无赖。
小妹小姑子:极尽炫富、尖酸刻薄,简直每分钟都在作妖。
甚至连背景板角色,也全是“恶女”模板。比如,二姐学茶艺,同学取笑她的都是胖女人。国产剧已经边缘化胖人,还要让她们当恶角?
编剧是不是觉得,女人之间不撕点儿、争点儿男人就不够“戏剧冲突”?事实上,这和宫斗、宅斗剧有什么本质区别?表面上“女性觉醒”,骨子里全是“雌竞”。
编剧算盘打得精:渣男与工具人双管齐下为了激起观众怒火,这剧集全员男性渣化。三女婿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大姐夫出轨,二姐夫妈宝,小妹夫家暴。乍一看,编剧像是在控诉男性问题,但细品剧情,问题就来了。
大姐明明事业成功,照顾娘家却忽视小家庭。大姐夫成为家庭主夫,但他在剧中被贬得一无是处。两人争吵中,大姐的冷漠暴露无遗——手机摔坏,第一个想的是上司,而不是丈夫。工具人属性拉满!
更妙的是,剧中还给大姐和二姐分别安排了备胎男:大姐的上司温柔多金、对她关怀备至;二姐则是小鲜肉追求者。剧集的潜台词就差写在脸上:不是你问题多,是男人不够好。
父权绑架下的“家庭温情”老向这个角色,爹味简直扑面而来。他对女儿们动不动就是训斥、施压。但偏偏,编剧还要在剧中营造一个“父母爱情”的温馨家庭。老向对妻子的态度被美化成“宠爱”。但他真的爱妻子吗?更像是把她当工具人。
归根结底,这部剧虽主打女性叙事,实际却从未真正站在女性立场上。它贩卖的是情绪,消费的是女性,满足的只是编剧对流量的算计。
结语:拱火剧何时休?《好团圆》是国产“拱火剧”的典型代表,以刻意的矛盾制造戏剧冲突,用标签化人物吸引眼球。它用扭曲的价值观贩卖女性主义,又通过粗暴的情节制造“爽感”,实质上却让观众陷入情绪消耗。
国产剧如果想要真正实现女性叙事,先把这套拙劣的套路扔掉吧。否则,看似在讲女性故事,实则不过是在消费女性痛苦,浪费观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