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魑魅魍魉总喜欢说什么如果霍金来到中国那么他也需要站起来给领导敬酒!言外之意,中国的学术界充斥着人情世故,没有一个做科研的良好环境。
可是战报会撒谎战线却不会,魑魅魍魉编造出的这种低级谣言只需要查一下网上的公开数据便会不攻自破!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相关数据如下:
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2023年,178个学科中高影响力期刊有161种,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总数为51,440篇,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4,227篇,占世界总量的27.7%。
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2023年共有384种国际科技期刊入选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35.25万篇。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11.85万篇,占世界总量的33.6%。
《细胞》《自然》《科学》:2023年,《细胞》《自然》《科学》共刊登论文5907篇,中国论文为395篇,世界排名从2022年第四位升至第二位。
另外,据统计,2024年中国科研工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约2800篇学术论文,中国作者占该期刊总发文量的20%以上。
还有就是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发布的《ASPI20年关键技术追踪》报告显示:
在其统计的64个技术类别中,在2019年至2023年发表的论文中,中国在57个领域名列前茅,占比接近90%。而在2003-2007年期间,美国在64个类别中的60个类别中领先,中国仅在3个类别中领先。2019-2023年,美国仅在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和疫苗等7个类别中排名第一。
在高超音速探测与跟踪相关引证中,中国占73%,美国占13%,英国占3%;在先进航空发动机方面,中国以63%领先,美国以7%落后;在自主水下航行器方面,中国占重要研究的56.9%,排名第二的美国仅占9.5%。
可是面对这些铁一般的事实,还有不死心等殖人说,既然中国科技力量如此领先,那为什么留不住曹原这样的顶尖科学家?
我只能说曹原这类人才留在美国,并非是他排斥中国的人际交往那一套,而恰恰是因为美国的人情世故是他所需要的,说明白点就是在美国他有站起来敬酒的资格了!这就如同,很多在中国参加不了奥运比赛的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的运动员,其实他们也非常优秀,但是毕竟奥运资格有限,所以他们只能去代表别的国家参赛!
而咱国内出去的那些人,跟国外的科研圈子其实挺脱节的。好多人从出去一直到回来,都没真正融入人家那个圈子,往往就只是和导师有单独的联系,要么就是在实验室里有个小小的人际圈子,就天真地以为国外的科研环境也就是他所见到的这样简单纯粹。
可是事实远非这些人所看到的这样,试问你的科研经费从何处而来?你所合作的业界大牛依靠的又是谁的人脉关系?你投稿顶刊能够送审凭借的又是谁的情面呢?有限的资源必定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竞争,无论在哪都是这样!
咱们就事论事,国外那些所谓学术权威的能量,真不见得就比国内弱。就说哈佛大学吧,每年能有 200 篇 Nature、80 篇 Science,这背后靠的是什么?还不是因为有不少所谓的“大牛”,凭借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就能轻松把文章送去评审。这文章一旦送审了,在他们那套体系里,发表也就变得容易许多,然后就形成了一种循环,只要发了一篇,后续就能源源不断地出成果,可这真的就完全是学术实力的体现吗?恐怕不见得吧。
所以说有个大佬挂名,论文都好发。很多人从国外回来,论文成果却下降了,本质上就是缺少了国外圈子的背书。我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曾经在学校听讲座,主讲人很坦诚,说自己论文能顺利发顶刊(哪怕是在其他人已经做过类似工作的情况下),是因为期刊的编辑是他导师的导师。
这么跟你们说吧,以Nature为例,每年留给普通人投稿的口子少的可怜。Nature每年年底左右每个领域方向的资深editor会邀请全球这个领域的大牛(大概十来个)开闭门party(这就不光是敬酒了),有一年是在地中海的私人游艇上,说得直白点,在那里,明后年你的任务是发几篇,我的任务是发几篇就已经分好了,你自己去想吧。
所以像曹原这样的中国科学家如今已经深深扎根于美国的学术生态体系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他在美国所能获取的学术资源,相较于国内而言,确实更为丰富。而且,他根本不需要借助国内的资源来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这一点和那些普通的海外博士有着明显区别,与过去一些选择回国发展的学术大佬的情况也大不相同。对于熟悉学术圈门道的人来说,应该能明白我所表达的意思。
说得更明白点,一些唯物学科的方向最终也是一群人投票投出来的。投票权的来源则是经费审核,发行能力,商业需求,政府需求相互作用产生,每一步都有大量人的因素在作祟。现阶段科研可以认为是经费出力最多的美国审美塑造的,最终会被时代检验。
所以说科学家也是人,是人就有江湖!牛顿不会敬酒,但是不给牛顿敬酒的他肯定整你,因为牛爵爷就是正八经的学阀,还有爱迪生,那更是罄竹难书!
而且你给牛爵爷敬酒不够贵族都得整死你,你以为带英帝国公民银行行长、英科院院长、带英公民代表大会委员三套牌子是白挂的嘛?人家的带英帝国公民银行副行长都是人家朋友蒙塔古(看姓都知道是老牌贵族)伯爵兼首席财政大臣请人家来的,你想敬酒还不见得人家让你上桌吃饭呢,敬酒的都得是带英次官!
如今很多学术界的话语权还是在西方那边,那边有些背景可以让像曹原这样的人在很多领域都很顺利,但中国这边不行,是因为没人脉?不过是西方圈子不带中方圈子玩只能自己玩,为啥不带呢,你跟人是竞争关系人家害怕带你玩,就像空间站那样,你去问问外国人还会有不少人只知道西方的那个空间站都中国的是一点也不知道。中国该有的西方一样会有,我们敬酒人家要参加所谓的晚会。你不去?人家怎么认识你?怎么带你玩?你的老师怎么带你去见其他领域的老师?都是圈子。
还有就是现在一定要想办法打破这种西方的学术垄断,大国竞争说到底就是话语权竞争,凭什么诺贝尔就是最知名的奖项?为什么不是老子奖?很多跪族呢,直接跳过这一阶段思考上来就跪,所以长跪不起。旧制度的崩塌,不仅仅是军事政治,还是这些一个个话语权。讲个笑话,如果哪天美利坚紫薯精不敢吃药了,说明我们强大了。
当然任何事情都要有个过程。以前我们太落后了,想进步就要学习,想学习就得进人家圈子,进人家圈子就要守人家规则。但是呢,在这个规则下,你可以取得进步,可是有天花板,天花板就是你不能超过他。我们现在在某些领域已经到了需要打破这个天花板,挑战人家规则的地步了!
不过除开学术的人脉,还有一点就是利益的最大化。假设你现在有一点子可以改变世界,你愿意在美国注册专利创办公司还是在其他国家?大部分人答案会是首选美国,次选中国,因为其他地方远不如这两个国家。如果是创业的,可能做到一半就觉得美国有文化和族裔的天花板不如回中国。而做学术的,不少人认为的最优解就是在美国兑现完所有的潜力,最大化成果之后回国拿最大的头衔,后续就换一个维度奋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