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诡事:晁盖被毒箭射杀,真的是宋江暗中派花荣干的吗

杀犬看文化 2024-08-18 02:34:04

宋江上了梁山后,嘴上总是爱说一句话,大哥乃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就让小弟代劳……于是三打祝家庄,于是大破连环马,于是打青州,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极壮梁山之声威,宋江本人自然也逐渐成了梁山最靓的仔。

晁盖只能干看着,心里那个着急啊,俺也想下山买个雪糕吃!当有了曾头市抢马事件后,晁盖就摔了酒碗,这次非要亲自下山不可。宋江又来劝,大哥乃是山寨之主……晁盖一摆手,贤弟你再这么说,我可要发飙了,说着就要松皮带。宋江慌了,急忙闭嘴,任由晁盖大哥披挂上马。

出发的那天,一阵怪风吹折了军旗,宋江瞅准机会又来劝,此乃不祥之兆,大哥要不要改天再出征?晁盖哼了一声,忍不了,老子不信邪,兄弟们跟我走!说着就带队出发了。

晁盖带了二十个头领下山,其中有林冲这个马上猛将,却无花荣这个神箭手。到了曾头市,晁盖有些着急,上来就想正面刚,但是人家不出战,反倒先来一场骂战,说晁盖宋江等是贼寇,要捉他们去官府领赏,极尽嘲讽。晁盖听了就上头,嗷嗷叫着杀过去!

大哥一马当先,底下的兄弟当然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曾头市那边却气定神闲,闭门不出,就是要先磨磨晁盖的锐气。这边晁盖冲了个寂寞,回去生闷气。

可以看出,晁盖的军事水平仅限于村头械斗,或者合伙抢个生辰纲。这种两军交战攻城拔寨上,就有些抓瞎。最为突出的一点,心态上先崩了,又根本不听劝,这才是最大安全隐患。

后来,曾头市那边略施小计,用两个和尚做小内,轻易就把晁盖钓上钩。晁盖率众兴冲冲地去偷家,结果中了埋伏,慌乱中一只箭射中了他的氪金眼,这是一只有毒的箭。

尽管晁盖有拔矢啖睛之神勇,奈何毒药猛烈,很快就趴窝了。吃了这个败仗,对晁盖来说,心理上压力更大,雪糕没吃到,还惹了一身骚!

回到山寨,没多久,晁盖就在身心俱疲之下一蹬腿呜呼哀哉了。宋江跪在地下开始影帝级哭戏,比死了亲爹还伤心。晁盖临死之前留下遗言如下: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水浒传》第六十回

当着宋江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晁盖显然是对宋江不满的。

众所周知,此时的宋江于梁山发展可谓功绩卓著,无人能出其右,已经俨然是当仁不让的二号人物,根本没有任何竞选对手。

晁盖既然要领盒饭,那么宋江必然是直接补位坐第上一把交椅。可晁盖偏偏不让宋江顺利上位,而说出谁为我报仇谁做梁山大哥的话。

大家都知道,宋江是战力拉胯之辈,杀个阎婆惜都费劲,于冲锋陷阵上自然不会一马当先的,毕竟实力不允许,所以他宋江亲手勒死射箭凶手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

那么,晁盖遗言这么说,不仅是不让宋江顺承上位,更是为之故意设置了障碍,就是不让你这个黑三郎如意。但是宋江在一番嚎哭之后,已经有了对策。在对梁山兄弟宣示晁盖遗言的时候,宋江是这么说的:

宋江道: “却乃不可忘了晁天王遗言。临死时嘱付:‘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此话众头领皆知,亦不可忘了。又不曾报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水浒传》第六十回

这一番加工,那可真是高明极了。

我们对比来看,晁盖原话并未提及凶手是谁,宋江却一口咬定,就是史文恭那厮干的,那毒箭上有史文恭的名字,证据确凿。把凶手明确,并锁定为史文恭,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是洗脱自己的嫌疑。宋江与晁盖尿不到一个壶里,这一点明眼人早已看出来,晁盖死后,宋江又是最大的受益人,再加上晁盖临终并没有明言让宋江做接班人,这难免会让人瞎想,难不成是你宋公明暗下黑手?宋江这么定下凶手,无疑是让那些想要瞎想的人尽早死了那份心。

另外,史文恭这家伙可谓战力天花板般的人物,要论单挑,我宋江打不过,梁山上的诸位兄弟不也都干不过吗?既然如此,那么就只能从长计议了。

这种疯狂调整跳高水平杆的手段,宋江可谓玩的很高级,一下子就把自己的短处遮掩住了。正像乌鸦拔毛,没了羽毛大家都一样!你们别想靠着胸肌发达就胜我半子!

总之,在宋江的这一番操控下,梁山大局得以稳定并且尽在其掌控之中。基于此,梁山上的人自然不敢有谁去怀疑宋江了。那么作为读者,我们还是要问,晁盖之死,与这位宋押司究竟有没有关系,到底是不是他雇凶杀人?

首先来说,宋江确实有作案动机。尤其是那种暗黑权利斗争,父子兄弟都不好使,谁管你是不是哥哥呢?宋江为了夺权而对晁盖下黑手,那也是说得过去的。

再者,宋江仅仅凭一支箭就认定凶手是史文恭,这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小说中,史文恭本人并未承认是自己射杀了晁盖。在后来梁山与曾头市的鏖战中,曾家老太公想要求和,史文恭倒也没有十分反对,甚至一度妥协想要尽快达成协议。

如果是史文恭搞死了晁盖,那这可是解不开的死疙瘩,这种情况下史文恭还想着议和,那岂不是脑袋被门挤了吗?由此几乎可以断定,史文恭恐怕并非真凶。而宋江一口咬定是史文恭,似乎还颇有急于甩锅之嫌疑了!

如果凶手不是史文恭,那么又会是谁呢?

最后,我们来看,梁山第一神射手非小李广花荣莫属,那真是说打鼻子不打眼。当时花荣并没有随着晁盖下山出征,而且他又是宋江的绝对铁杆儿。

后来宋江喝毒酒死掉了,花荣闻讯赶来,当场殉情而死。由此可知,花荣绝对是宋江的一名死士,让干啥就干啥,脏活累活都没有问题。

那么,宋江让自己的铁杆死士花荣暗中下手,一箭送晁盖上路,这种推理是不是合情又合理呢?

合理归合理,然而推理也只能是推理,并不能当成事实。对于宋江雇凶杀人,是不能够实锤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宋江很可能完全洗掉自身这雇凶杀人的嫌疑。我们知道宋江的武力不行,但是其智慧远在梁山众兄弟之上,要不然智多星吴用岂会跟他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呢?聪明人当然不会做糊涂事。

宋江当时已经架空了晁盖,晁盖本人也正是感觉到了这一重大危机,才执意要去打曾头市,而且必须是自己去打,不让宋江跟着。

在这种胜券在握之时,宋江会玩暗杀吗?不会,因为风险太大了,搞不好就翻车了。

晁盖也许有他本身的缺点,但是其优点也非常突出,在梁山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要是大家知道是宋江害死了晁天王,那么宋江的老好人之人设立即就会崩塌,那么他的得票率自然也会急转直下。

以宋江之鸡贼,一定不会做这样鲁莽的事情。只能说,晁盖被射杀,是一个意外。而宋江巧妙地利用这个意外,为自己上位提前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总之呢,晁盖之死颇为扑朔迷离,并无定论。说其死于宋江之手,可能性很小。更大的概率,他是死于一场意外,混乱之中被一支毒箭带走,算是点儿比较背。

不过应该清楚的是,晁盖之死的背后,是他与宋江权力斗争的失败。

否则的话,晁盖不至于那么急眼跳脚,也就不至于负气下山,或许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一场意外了。

作为梁山第二位头领,晁盖义薄云天,胸怀宽广,当然不会也不应该像王伦那样被自己的兄弟背刺火并。只不过他这面旗帜随着梁山的发展壮大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

就说那大碗喝酒大块儿吃肉大称分金银的绿林好汉理想,对于阮氏三兄弟、白胜和李逵等人是十分有吸引力的,而对于花荣、呼延灼、柴进、卢俊义等这就不是什么向往的生活,因为他们原本就非富即贵,即便不上梁山也照样能大碗儿喝酒大块儿吃肉腰里钱包鼓鼓的。

也就是说,随着梁山的日渐发展壮大,尤其是对官军的招降纳叛,其内部逐渐有精英化趋势,晁盖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还是打着以前的平均主义旗帜,也就不能再牢牢团结住所有梁山兄弟了。

那么,这也注定了晁盖本人的权利旁落,要被人架空了。

宋江刚上梁山,就竖起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吴用见了激动的无以言表,晁盖不明就里也是拍手叫好。但是这种战略性的东西,即便是宋江先想出来的,不是也应该由晁盖这位大哥来官宣吗?

晁盖好像不在乎这些,大家都是兄弟,开会都是圆桌会议。殊不知,宋江尽管坐在圆桌上,却早已开始谋划梁山排座次的问题了。

晁盖死后,聚义厅很快就变成了忠义堂。最后一百单八将的座次排名也接着天意来给定死。借天命排座次这一招确实是宋江的高明之处,但是却也有重大隐患,梁山的败落与之不无莫大关系。

当森严的等级制度建立起来后,有些人西装笔挺当然志得意满,而掏粪工则要心有不满了。新的矛盾又来了。

这一百单八将,分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上应天星。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被叫做七星聚义,结果现在晁盖不在天罡星之列,也不在地煞星之列,可知宋江“去晁化”做的太过分,晁盖的棺材板恐怕也是有些压不住了!

否定历史就是否定过去,把根给刨了,能好的了吗?宋江是如何作茧自缚的,吴用又为何不点明隐患,我们下一期再聊。

(完)

0 阅读:4

杀犬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