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中国已提前布局:美国局势动荡,特朗普祭出最终手段遣使赴印

高好科普 2025-04-08 05:59:07

5.4万亿美元市值蒸发如泡沫消散,5360亿富豪财富瞬间归零!当特朗普挥舞"对等关税"重锤,全球50国突然祭出经济利剑。这场突袭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背后,竟暗藏白宫精心策划的"财富收割"阴谋……

然而,特朗普深知,在众多国家中,中国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对手。在他最近的言论中,他鼓励美国民众保持坚定立场,与中国展开长期对抗。不过,他同样明白,美股市场的数据已清晰揭示,资本市场的动向正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鉴于此,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的邻国——印度。

美国副总统万斯和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这对"王炸组合"即将访印的消息一传开,明白人都知道特朗普在打什么算盘。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

首先,美国为印度设定的关税优惠幅度为26%,相较于越南所面临的46%关税,显然要温和许多,此举意在拉拢印度总理莫迪及其政府。这表明,美国对印度的拉拢策略并未发生改变。万斯此次访问印度,显然是意图鼓动印度全面转向美国,以强硬立场来应对中国。与越南领导人苏林表现出的慌乱相比,印度总理莫迪的态度始终显得沉着且冷静。这一情况出乎特朗普的预料,也令他难以捉摸,因此特派万斯前往印度进行深入探查。

其次,印度在金砖国家机制与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占据着不容小觑的地位,若能促使莫迪政府转向亲美立场,众多在中美战略天平间摇摆不定的国家极有可能随之调整外交阵线。然而,某些势力显然低估了莫迪作为政治家的战略智慧。印度在"全球南方"国家群体中的影响力并非源自美国的政治馈赠,而是基于其在金砖合作机制中的话语权以及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务实参与。莫迪深谙地缘政治的平衡之道,他明白短期亲美或许能换取部分经济利益,但长远来看,激怒中国所引发的战略代价绝非印度所能承受。

目前,全球局势中,除五十余国已明确表达立场外,尚有众多国家尚未显著表态。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层面至今尚未出台正式的反制策略。而且欧盟与美国的谈判尚未取得任何成果。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表示,他在当地时间4日与美国官员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坦率”交流,强调了美国关税是“有害且毫无根据的”。在此背景下,若印度与欧洲均能被美国有效安抚,特朗普所面临的国际压力或将显著缓解。

与此同时,万斯携沃尔兹一同前往,这表明此次与莫迪的会晤将涉及国家安全议题,且存在再次提及中印边境问题的可能性。此外,美国为拉拢莫迪,可能提供的利益包括:扩大对印度的军售规模、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给予印度更大的关税减免等。然而,在莫迪政府看来,这些所谓的“筹码”或许并不具备多少实际价值。印度在军事装备采购领域早已熟练运用起“多边制衡”策略,既从俄罗斯购入S-400防空导弹系统,也从法国采购“阵风”战斗机,美国的军售合作不过是其多元化军事采购布局中的一环而已。至于印度长期追求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这一话题虽已讨论多年,但印度方面其实心知肚明,美国的相关承诺不过是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

幸亏中国早就料到了这一切。并在中印关系上进行了周密部署。一方面,中印边境谈判在特朗普出招前就已基本达成共识;另一方面,莫迪最近的表态更是直接打脸美国。在3月25日举行的中印边境事务磋商会议中,双方达成共识,一致表示将致力于推动双边关系回归至2020年以前的友好状态。印度总理莫迪在多个公开场合重申,中印之间的竞争应当是建设性的、互利共赢的,绝不能演变为对抗性冲突。这一明确立场使得美国试图拉拢印度、挑拨中印关系的计划屡屡受挫。因此,万斯此次访印之旅,很可能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当前,莫迪政府需警惕国内反对派势力的潜在影响。 印度最大反对党派长期奉行亲美立场,多次公开批评莫迪政府对华政策过于温和,并利用民族主义情绪向执政党施压。这种政治博弈可能对莫迪政府的决策形成制约。特朗普近期选择将战略重心转向印度,实则折射出其外交手段的局限性。 数小时前,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只有弱者才会妥协,这种强硬姿态与其当前面临的国际压力形成鲜明对比。可以预见,美国政府短期内将继续维持对华强硬立场,后续国际社会需密切关注美方实际政策走向。

5 阅读:957

高好科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