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航母曾经不可一世,最后的“葛城号”却龟缩在港口等死!

历史杂谈驿站 2024-09-26 10:16:02

1944年底,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海军却是一脸哭相。

因为此时的太平洋战事每况愈下,特别是同年10月在莱特湾大海战中,日本海军的航母编队再次遭到灾难性的惨败。

这还是肉眼看得见的损失,肉眼看不见的:就是随着海上航线被美军逐步切断,原本就是资源匮乏的日本,已经失去了从东南亚掠夺资源的本钱。

没有钢材和石油等原材料,要想完工建造中的几艘日本航母是不可能的事。

日本人意识到这点后,只得重新清点自己手里剩余的可用材料,发现最多也就够一艘航母所用。

要知道,日本联合舰队最多时曾拥有25艘航母,可谓是风光一时。

这25艘航母中,除了15艘是在其他大型舰艇基础上改建的,有10艘是日本人独立建造的。

日本海军:曾经在太平洋上横着走,最后却只能归龟缩在港口等死。

偷袭珍珠港的成功,让日本海军产生了“老子天下无敌”的错觉。

可是他们却忽视了美军恐怖的航母生产能力,随着战事的进行,美军的航母像“下饺子”一样越打越多,最后美军航母数量居然高达125艘。

美军航母

而日本海军那边则是沉一艘少一艘,航母再造能力连美国人的一个零头都比不过。

特别是中途岛海战后,日本海军一下子失去了四艘主力航母,家底几乎被打没了。

这个时候,日本海军对新的航3母服役那是饥不择食。

可是造航母可不是造小船,以日本的国力压根跟不上美国的步伐。

因此,战争打到1944年底,日本的航母编队已经是徒有虚表了,无力主导一场真正的决战。

与此同时,日本大航母的建造工作也处于停滞阶段。

在战局和资源的双重压力下,日本海军却依然没有放弃最后的一丝希望:葛城号航母。

葛城号

葛城号是战争后期日本海军在建的最大一艘航母,舰长227.4米,宽22米,动力为蒸汽轮机。

建成后它可以容纳舰载机65架,载员 1500人,满载排水量20400吨。

它是日本于1941年11月“战时建造计划”中的第二号中型航母,也是云龙级航母的三号舰。

1942年12月8日,葛城号在广岛县吴海军工厂正式开工建造。

但直到1944年1月19日它才下水,很多配套设施也没有全面完工,不具备出海作战的条件。

直到莱特湾大海战爆发前一刻,葛城号终于大张旗鼓的宣布“完工”了。

可是莱特湾得大惨败,一下子又把葛城号给吓坏了,此后它便一直停留在吴港“待命”,没有参与任何作战任务。

辛辛苦苦造好的航母不出征,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海上航线逐渐被美军控制,日本运不进原油,生产不了航母用的重油,所以葛城号航母不得不趴在家里望洋兴叹。

二,日本海军连续的惨败,已经对仅存的航母失去了信心,知道派零星几艘航母出去也是送死,不如躺在家里镇场子,鼓舞下士气也好。

但躲在家里也逃不过美军的轰炸!

1945年,葛城号先后三次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好在只是飞行甲板受损,舰体基本完好。

后来日军把破损的飞行甲板修好了,他们的天皇也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战争结束了,日本海军其实还有好几艘航母,比如"隼鹰"号,"凤翔"号航母,“苙置”号和“龙凤”号,但也都和葛城号一样难堪大用,最后在同盟国的要求下拆解成废铜烂铁。

另外还有“伊吹”号和“生驹”号航母,它们未完工也被解体了。葛城号,则是战后日本唯一一艘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并处于正常状态的日本较大航母。

后来在得到同盟国的允许后,该航母被用于运输日本败兵和侨民的遣返任务,一次可以搭载3000多人,也算是物尽其用。

结局

1946年11月30日,完成运载任务的葛城号,被去军事化在日立造船厂解体。

葛城号这个名字可能就是不好,旧日本海军的“葛城”级巡洋舰,其实和葛城号航母的境况很相似。

1913年,在日本海军服役了26年的“葛城”号,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大的战斗,后来也是被拆掉卖废铜烂铁。

图源网络,侵删。

3 阅读: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