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隐忍,多谋善断

努尔比说历史 2023-06-01 13:42:58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香港黄玉郎的著名漫画家“天子传奇”中,被称为“无赖皇帝”,这一点从他的行事风格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于刘邦能打败项羽,统一天下,人们的意见各不相同,但在我的意见中,有三个词可以概括为:隐忍,多谋,善断。

隐忍。在楚汉之战中,项羽生擒了刘邦的爹娘,双方兵戎相见,项羽扬言若不降,便将其爹娘烹之为食。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些失态,而刘邦却用一番话来印证自己的所作所为,这种道理并非张良和陈平所说,而是他自己领悟的,旁人无法教导。“既然如此,那就给我一份吧!”对我来说,这一点甚至超过了《三国演义》里曹操说的“宁可我背叛世界,也不能让世界背叛我”。我不能这么说,因为我知道,普通人是不会这么说的,能够这么说的,多半都是自欺欺人。他在隐忍,他在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或许项羽觉得,刘邦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完全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不到,所以才会去做,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那他就不是一个称霸天下的人了。于是,我想起了我自己,我的感情永远表现在我自己的表面,我的快乐和悲伤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我也希望别人能认可我,从而激发我自己。但他们并不知道,人的动机来自于内在,外在的鼓励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起到帮助人的作用。往往自己都不耐烦了,见小辈们行动迟缓,就直接动手,这实际上是在扼杀他们的发展空间。隐忍是一种很难得的本事,只有拥有了隐忍之能,自己的心才会变得平静,才会学会去思考,去积累自己的生活智慧,而不是随波逐流,将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身上。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讨论和追随的,也有几个是领头人,还有几个是隐藏在暗处的。

多谋。论起谋略,刘邦远远超过了项羽,我在想,为何第一个攻打咸阳的不是勇猛无比的项羽而是刘邦,是因为刘邦多谋略。这里的“多谋”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刘邦手下的谋士很多,几乎所有有谋略的人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第二层意思是刘邦本身就是一个有谋略的人,他的“多谋”与一般的谋略不一样,他的“多谋”更多的是一种对人心的理解。他很清楚项羽的性格,可是项羽并不清楚,项羽虽然是一个谦逊的绅士,而刘邦则是一个市井流氓,可是谦逊的绅士又过于冷漠,让人难以接近,所以刘邦重新塑造了自己的形象,让自己与百姓融为一体。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刘邦对项羽所列的十恶不赦,其中一个就是弑君。义帝也就是楚怀王,是项羽起事之初,建立起来的皇帝,并最终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这一点,范增也是这么做的。说起范增,我就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以一己之力对抗刘邦的军师,丝毫不逊色于他,颇有霸王之姿。杀义帝对于项羽来说没有任何的用处,哪怕义帝不是那么的顺从,但是暗中杀死也要好过光明正大的杀死,再说了,一旦局势不稳定,他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傀儡来控制自己的臣民。一切都要看得利的人是哪一方,项羽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刘邦得到好处,这就让刘邦有了一个理由,可以联合其他五个势力,一起围剿项羽。项羽虽然没心机,但并不愚蠢!

善断。刘邦和项羽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不会犹豫不决。别看项羽外表冷漠,其实他骨子里还是很软的,在这一点上,他就跟个小孩似的,有点小女人的感觉。但是刘邦却是一个身经百战的枭雄,他不但身经百战,更是心狠手辣,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但他的这个决定并不完全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经过谋士和自己的深思熟虑的。萧何,张良,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刘邦的盟友,刘邦对这三个人很是忌惮,甚至在韩信想要成为齐王的时候,刘邦都没有动手。等到世界安定下来,再利用吕雉和萧何来对付他,轻而易举。萧何也是险些丧命,但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他还是拼尽全力活了下来。而张良,世人皆称其为大贤,是少有的几个未受刘邦所害之人之一,我认为其真实的理由应该是张良更加的明白如何去放弃,一个无足轻重之人,对刘邦的危害便会降低,自身的危机也会随之降低,人人都想要得到,却不知道,放弃是最明智的选择。这些人中,除了三个汉朝开国三雄,剩下的都是一些蛮荒之辈,他们对刘邦构不成任何的威胁,却也被刘邦一一斩杀。先是册封,然后再谋他的大计,将他一网打尽,斩草除根,这就是刘邦的计划。

0 阅读:33

努尔比说历史

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