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张爱萍会议中临时告假,周总理将其拦下搜身:保密无小事

小小小小球 2022-04-02 16:07:53

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之后,核武器的威力震惊了全世界。当时中国的处境并不乐观,为了增强国家的实力和话语权,中国也开始着手研发核武器。周总理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主要负责人,在整个过程中都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

从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到成功爆炸原子弹,周总理主持召开了9次中央会议,对很多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在中国首次核试验前夕,总理召开重要会议。会议期间,张爱萍将军临时告假。面对这种情况,周总理拦下他进行搜身,直言保密无小事。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01

原子弹的必要性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单方面倒向苏联。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建国初期给我国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其中还曾拿出3亿元帮助我国发展经济。

与此同时,大批苏联的科学家来到中国,对我国的科学事业进行指导。当时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中国虎视眈眈,为了增强国力,国家决定研发原子弹。

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家科研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想要研发出原子弹可谓是非常困难。作为当时的老大哥,苏联派出了大批的科学家帮助我国进行科研。

可惜好景不长,赫鲁晓夫提出在中国建立电台,妄图控制中国。我国领导人经过了深思熟虑后严厉拒绝了苏联,这也导致苏联和中国交恶。赫鲁晓夫将大批科研人员撤回苏联,当时研究工作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苏联科学家的离开意味着一切工作都需要推翻重新开始。面对这样的困难,国家和所有的科研人员都没有选择放弃。在研发原子弹这件事上,中国人展现出了我们所特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其实是否继续研发在当时也引发了一定的讨论。

在苏联专家离开后,国家就是否继续计划展开了讨论。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原计划,当时张爱萍将军作为代表还曾来到罗布泊进行了解。张爱萍在这里呆了一个月,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调研,最终得出一份秘密调研报告。

张爱萍在报告中国大胆预测,中国的第一个原子弹将会在1964年实现爆炸。事实证明,他的猜测没有错,中国真的在1964年在核武器方面实现了大突破。张爱萍中国核试验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还是当时的国防部部长,在这件事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02

周总理的严谨

1964年9月23日,周总理在西花厅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会议上的出席人员包括张爱萍、陈毅、贺龙等核心成员。在这场会议上,他们确定了第一次核爆炸的时间。对于核武器的研发,周总理表现出了异常的严谨性。

会议上,周总理严格要求在座的每一位成员严格保密,希望他们连自己的家人也不要透露丝毫。周总理表示,爱人邓颖超同志是老党员了,但是对于这件事,自己对她也从未提起过分毫。希望知情的各位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周总理要求大家在关键时期,尽量不好写信,私人电话也不要使用了。当时张爱萍还在外交部任职,但是周总理要求他不要再参加外交活动了,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核爆实验上。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周总理的严谨和谨慎。

时间紧迫,实验在即,但是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既包括实验方面的工作,还需要防止国民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监视。因此,周总理在会议上还采用了暗语,用“邱小姐”来代替首颗原子弹的名字。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敌人的窥视和监测。

在关键时期,我国当时所有能工作的飞机都被派往了西北一线,以此来防止敌人对我国的基地造成损伤。不过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张爱萍将军却突然站了起来,他表示自己今晚有一场重要的外交会议,如果不出席可能会引发怀疑。

03

对张爱萍搜身

考虑到张爱萍的特殊情况,周恩来准许了,但是他也告诉外交人员不要再给张爱萍安排外交活动了。就这样,眼看着张爱萍即将离开会议,周总理却喊住了他:“爱萍,请留步。”周总理堵住张爱萍的去路,看着严肃的总理,张爱萍有些不解。

“爱萍,你带核试验的文件了吗?”,周总理看着他询问道。在得到否定回答后,周总理并没有就此罢休。在他的指挥下,警卫员把张爱萍将军身上的所有口袋都翻了一遍后才罢休。在众目睽睽之下,看到张爱萍身上没有任何东西才允许他离开。

看到他的身上什么都没有,周总理舒了一口气说道:“保密无小事啊!”张爱萍也明白这次实验的重要性,因此他并不觉得总理的行为冒犯到了自己。在场的众人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对于这个秘密都埋藏于心,没有告诉身边的任何一个不想干的人。

其实对于周总理的谨慎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的背景下,核武器能够试验成功对于我国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当时我国和美苏两个世界大国都有嫌隙,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迫在眉睫。

04

总结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成为美国、苏联、法国、英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少不了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也少不了奋斗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努力拼搏。正是因为他们,我国才能够不断发展起来,才有如今的繁华盛世。

在当时那个时代,正是因为有周总理、张爱萍将军这样的存在,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才会越来越强大。他们是时代的栋梁,是国家的脊梁,是每一个国人的骄傲。进入新时代,他们这种爱国爱民精神永远不会被遗忘,相反会永久流传。

0 阅读:23

小小小小球

简介:小小小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