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电视剧《隐门》在6月底完成大结局。而小编留意到该剧在豆瓣评分是高开低走的,刚刚开始是有6.1分评分,但到剧集大结局的时候,评分为5.5分,比之前播出的《一舞倾城》5.6分还低。



《隐门》剧情是讲:庄子乔(陈展鹏饰)和张心月(黄智雯饰)是儿时朋友,因为彼此父亲犯下罪行,他们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而当张心月的父亲刑满释放后,对他们两个的家庭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曝光很多不知道的秘密;而在追查案件中,女警杨忻晓也无意中暴露了她也是张心月父亲犯罪的受害者之一。而张心月从一个善良软弱的家庭妇女逐步“黑化”变成了不断作恶的坏女人。

应该说,该剧在开始的前半部是写得不错的,有不少悬疑点,有不少紧张的情节,特别是每集结尾都出现一个高潮,使得观众有急切追看下一集的意愿。而该剧在TVB的最高收视率也到22点。但在中段过后,女主角张心月被发现是杀死丈夫的间接凶手后,剧情就逐步落入俗套,基本按照观众的设想发展。而这时候对观众来说是有点失望,因此该剧的最高收视率突然跳水,从22点的收视率跌到20点,平均收视只有19点附近。小编觉得后半段的剧情逐步觉得压抑,越看越不舒服的感觉,当中人物都没有真正的“好人”,“坏人”张心月也是有值得同情的地方的,她的“黑化”也是有“好人”不断压迫下转变而成的。
小编分析该剧有几个不合理的地方。

该剧的第24集,讲述多方寻找一粒钮的情节,其实是很紧张,很吸引人的。但是这个有无线连接手机、超广角、近乎4K高清录像机,实在不太现实。又例如,陈展鹏用录音笔录下黄智雯自白承认有份谋害她婆婆的说话,竟然要约汤洛雯角色当面交接?难道他是活在没有电邮和微信的年代吗?好吧,如果真的要当面交收,总不能约在人迹罕见的荒山凉亭见面交收吧,警局肯定才是最好交收的地点吧。

还有最后一集,张心月在拿到了纽扣录像带,并打烂了;而她在子乔面前说得真心话录音机也被她父亲踩烂了,很多证据都没有了,其实是不用担心被控告入狱的。为何最后都那么疯狂做出杀人和寻死之路呢。这与前面所描述张心月是一个计谋,充满心机的女子的性格形成很大的反差和矛盾。

整个剧集不断出现一个现象,就是讲秘密总喜欢在当事人家中或是屋外用电话讲,传个讯息或是到了安全地方再讲才是正常情况。而且讲秘密总会有人偷听到。大家也明白,以上看似不合理的情节也是为了制造意外、转折位,最终安排好人还坏人碰撞,合理化地制造了他们在荒山野岭上枪战、打斗的场面,但却因为以上种种套路的情节破坏了剧集的可观性。

除了剧情上的不合理,陈展鹏和汤洛雯的查案方向,对真正的坏人就视而不见,对黄智雯饰演的张心月这个其中一个受害者就穷追猛打。前半部分情况中,黄智雯的角色是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而“黑化”。而从后半部的情节来看,陈展鹏和汤洛雯给予黄智雯的压力比起追查吴岱融的恶人角色更多,某程度上他们也是逐步将黄智雯推向“黑化”的帮凶。

还有一点就是全剧中的男女感情戏来得太容易了。陈展鹏饰演的男主与黄智雯和汤洛雯的感情,还有刘佩玥饰演的海利与张心月弟弟的感情戏,真的说来就来,互相联络多次,交流多几次就觉得是自己爱上的人了,已经觉得离不开了,是否来得太快了,这太不符合现代香港人的感情特点。

总括来说,《隐门》故事讲一个原本善良的张心月,为了亲情的目的一步一步地做错事,再一步一步变质黑化成为“坏人”,当中充满了不少人生交叉点,也充满了人性考验。剧集说明一个道理:不要讲大话,讲一个大话需要用更多的大话来弥补;不要做错事,做错一件事,以后就要用更多的错事来补救,最终大错特错,无法挽回。


而该剧中是张心月的饰演者黄智雯的演技大爆发的一部剧集,这与她以往的角色相比是一个大的突破。而不少人觉得吴岱融饰演的大劫匪父亲演技不俗,这的确是,但这与他以往的角色有相似的地方,并不算是大突破。陈展鹏在剧中的角色也是似曾相识,与他的以前多部警匪的剧集形象接近,没有大突破。
大家对《隐门》有什么看法,请留言。 多谢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