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张召忠就预言中国芯片需自研,如今现状如何?

信息海 2025-04-08 14:41:03

在二十多年前,电脑和互联网远未普及,手机也仅仅是简单的通讯工具。

彼时,张召忠将军在其著作《我们离战争有多远》中,就敏锐地指出中国芯片国产化的必要性,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但今天回望,不得不佩服其远见卓识。

美国近年来对中国芯片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打压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芯片和科学法案》,也称“芯片法案”。

该法案旨在通过巨额补贴扶持美国本土半导体产业,并限制获得补贴的企业在华投资先进制程芯片的生产。

这一法案的出台,以及美国商务部对相关企业发出的禁令,都表明了美国遏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意图。

除“芯片法案”外,美国还试图建立“芯片四方联盟”,拉拢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共同构建一个排除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联盟。

佩洛西窜访台湾期间,特意会见了台积电高层,也印证了美国这一战略意图。

面对美国的围堵,中国芯片产业并没有屈服,而是迎难而上,努力实现自主创新。

近年来,中国芯片产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中国芯片产量达到4514亿颗,同比增长22.2%。

出口方面,芯片出口量达2981亿块,出口额首次突破1.1万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品类。

华为的经历无疑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后,华为面临巨大的挑战。

华为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自力更生,加大研发投入,最终实现了技术的突破。

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布以及Mate 70系列手机搭载100%国产芯片的成功,都标志着华为在逆境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余承东在2024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上自豪地宣布,华为在十年内完成了欧美同行三十多年才完成的操作系统核心技术自主掌控。

同年12月,余承东在深圳宝安中学的讲座上更是直接展示了Mate 70手机,并强调其芯片完全国产化。

除了华为,其他中国芯片企业也在积极进取,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飞骧科技在射频前端芯片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其研发的5G射频前端模组芯片已经应用于多款知名品牌旗舰机型,打破了国外厂商在高端模组市场的长期垄断。

这表明中国芯片产业正在逐步摆脱对进口的依赖,实现国产替代。

回顾张召忠将军20多年前的预言,我们发现其对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预测惊人地准确。

他不仅预见了芯片国产化的重要性,也预见了封锁反而会促进中国自主创新的步伐。

如今,中国芯片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产量和出口量持续增长,部分领域甚至实现了对国际巨头的赶超。

当然,中国芯片产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在高端芯片领域,例如CPU、GPU、Soc等,中国仍然依赖进口,自给率不足。

此外,在EUV光刻机等关键设备方面,也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

要实现真正的芯片自主,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芯片产业的未来充满希望。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芯片产业的创新发展。

正如张召忠将军所言,封锁并不能阻挡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反而会激发更大的创新动力。

如今,中国芯片产业正朝着自给自足的目标迈进。

我们或许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芯片产业能够彻底摆脱外部依赖,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

届时,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将拥有更强大的实力和话语权。

那么,您认为中国芯片产业何时能够实现60%的自给率,并自主生产5nm、3nm等高端芯片呢?

2 阅读:232

信息海

简介:信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