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写《出师表》时,赵云魏延名宿尚在却未提及,原因耐人寻味

小刀三国讲历史 2024-08-07 00:04:22

《出师表》相信大家都知道,甚至还能背上几句,这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决定北伐曹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的表书。这篇表书点名表扬了好几个人,郭攸之、费祎、董允这些人都是忠诚可靠的,向宠将军品行端正,刘备也欣赏他。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公元207年这时候,赵云、魏延等名宿都尚在,赵云还参与了第一次北伐,魏延则更是在诸葛亮逝世后才死去的。按道理,这两位名宿在蜀军中德高望重,而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却只字未提,这是为何?

诸葛亮

原因有三。

其一,名宿年迈,蜀国的未来要靠年轻人。赵云、魏延等名宿此时基本都年过半百,岁月不多了,不可能一直依赖他们。刘禅未来的日子还长,蜀国未来的日子也还长,如果不注重培养和表扬年轻人,不利于蜀汉人才的更换交替。

郭攸之、费祎、董允以及向宠等人大多是后期培养起来的,品行端正,能力也不差,诸葛亮是想让刘禅更加器重他们,亲近他们,而对于名宿,相比之下诸葛亮没必要在《出师表》中强调一下。

赵云

其二,名宿大多外出征战,朝内靠费祎、向宠等人。郭攸之、费祎和董允均任职过侍郎侍中的职位,都是朝廷中央的要员,至于向宠,任职中领军,说明统率了中央部队,可见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及的这些人都是留守朝内的重要成员。

而赵云、魏延等名宿,大多需要外出征战,而且不必精通政务,从空间距离上来说,和刘禅离得远,无法实时耳提面命。诸葛亮点名表扬郭攸之、费祎这些人,也是希望自己在外征战时,他们能负起责任,朝内事务多多襄助刘禅。

费祎

其三,自己主外,望刘禅心系朝政成长起来。《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北伐临行前所写,刘备死后几年间诸葛亮基本忙于内政,已经把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基调已定。一旦北伐开战,非一朝一夕可止,诸葛亮势必主要操心对外军事,无心顾及内政(国家钱粮、盐铁、织锦等等繁多政务)。

那么赵云、魏延其实是属于军事将领,在诸葛亮对外军事的管辖范围内,诸葛亮自然不必提及,他需要提及的是在刘禅内政管辖范围之内的良臣,即郭攸之、费祎等人。

董允

《出师表》虽寥寥几字,但其中意思颇耐人寻味,为何不提及赵云、魏延等名宿,当然是有其原因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