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经济与生活(四)——科技的腾飞

界嘉说趣事 2024-06-07 05:47:3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作为老牌的科技强国, 20世纪美国的科学技术经历了新的重大飞跃,特别是抓住在大萧条及二战期间的契机,通过改进科技体制、吸引优秀科学家等一系列举措,使其成为世界上科学技术的领头羊。

美国科技崛起:受益于五大因素

18世纪时,与欧洲相比美国的科学基础设施仍然相当原始。到19世纪末,随着国力日益强盛,讲究实用主义的美国人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讲实用,但开始重新认识理论的意义。

——经济是基础

美国科技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其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经济实力是非常雄厚的。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有了经济基础,进入20世纪的美国着力发展科技。

——政策扶持

美国是极端重视科技的国家。科技体制的改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重视教育

从1860南北战争到1900年的四十年,是美国大学扩招的四十年。在此期间,美国大学数量从600所到6000所,翻了10倍。现在美国Top10的理工强校(斯坦福、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伯克利和芝大)都诞生在这个时期。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美国本土毕业的博士人数增加很快,反观到欧洲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却逐渐减少。

——人才加持

以美国为开端的大萧条波及欧洲经济,进而带来了政治上的波动。从1930年起,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欧洲排犹浪潮愈演愈烈,这样大批犹太科学家移民美国,还有很多其他种族的科学家为了躲避战乱也来到美国,包括爱因斯坦、弗朗克、费米等。从此世界科学中心从欧洲搬到美国。

——认知提升

这时期,新兴的大财团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兴趣日益增加。如20世纪初,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向芝加哥大学共捐赠了3500万美元。钢铁大王卡内基向华盛顿卡内基学院捐款1000万美元,目的是“鼓励探索、研究和发现”,“改变科学在国家中的地位”。

从他们的思想动向中,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心理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的目标已不再是追随和依赖欧洲,而是志在引领一代潮流。

美国学者D.哈特指出:“美国经验的重要性来源于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既在高度创新的工业部门居领导地位,也在科学研究方面居领导地位。”他还指出,美国的科技的发展,也来源于美国创新系统的广阔性和制度上复杂性。

对中国的启示:科技的工业化应用

美国科技的发展既植根于历史和文化,又是政府政策导向和支持的结果。中国正在进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时期,要实现国家科学技术由“大”到“强”的发展,不仅需要我们自己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借鉴当今世界科技强国的经验。

了解美国科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我们又有哪些启示呢?

1、合理的产业扶持政策

科技体制决定科技发展。大国竞争的关键是科技实力竞争,科技竞争的背后则是以教育体制、产学研模式、创新环境、市场活力为核心的科技软实力竞争。

1)可以促进“卡脖子”等核心技术领域攻关。产业政策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扮演着积极引导与调整产业结构的角色,能起到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产业、技术、人才向更优结构转变等重要作用,促进产业的升级与技术的进步。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采购、资金支持等政策支持能为先进技术发展提供方向;在产业链相对成熟发展以后,成立产业组织、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能进一步加速商用产能落地、保护本土产业链完整。组建研发联盟对“卡脖子”技术领域进行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领域加大对国产部件、系统软件采购比例,提供资金支持和相关的税收政策,对打造自主可控的科技产业生态具有重要意义。2)市场导向,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有正向积极作用。

美国在科技发展上总体以市场竞争、产学研用一体化见长,但是美国政府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时也采取了多种产业支持和保护政策。

从美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科学的体制设计,政府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产学研用生态的建设,大学、企业多元化协作的伙伴关系,构筑集聚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对创新发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重要意义。

2、重视工业化应用

技术创新研究的开拓者之一N.罗森伯格教授指出,工业研究实验室,如果不是20世纪制度创新中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虽然不是美国的首先发明,但是,这项制度在美国经济比其他国家产生更广泛的扩散和更强有力的影响。

工业研究实验室是按企业的经营战略、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的研究与发展机构,目的是从事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活动。

虽然工业研究实验室开始于19世纪末期德国的化学工业,但随后,美国的柯达、通用电气、杜邦、贝尔电话系统也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实验室。1930-1940年,工业研究实验室已经成为美国的创新主体,期间整个经费投入的部门比例为:政府12-19%,工业63%-70%,大学9-13%。到20世纪中期,美国在化学、橡胶和石油、电学等工业领域建立了大批研究室。

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工业技术的发明摆脱了完全依赖于个体发明家的局面,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从而使创新成为一个可以自我持续发展的系统。

3、产学研用一体化,鼓励创新

科学社会学家本·大卫在其《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一书中指出,美国大学系统的创新,有着系统自身的动力。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实用化。

美国大学是积极响应地方经济和工业发展需求而发展的,大学的发展与工业的发展相伴相随。不仅一些私人大学的建立是与工业相联系的,而且州政府对州立大学的支持也是紧紧与地方发展相联系的。

在“二战”之前,美国已经形成了以大学和工业研究实验室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这一体系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基础,积极响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体系内部有着自然的联系和充分的流动性,强调自下而上的首创精神,为后来美国科学技术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学研用生态建设,一是可以促进创新要素市场化,促成科研技术成果有效转化。二是可以促进企业聚集形成正向生态循环。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一方面创造就业、产生收入、贡献税收;另一方面高收入、产业集聚、创业氛围进一步吸引优秀企业和一流人才流入,形成正向循环。

4、开放人才政策

构筑集聚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对促进一国科技发展,巩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重要意义。以半导体产业发展为例,《美国半导体现状报告》指出,半导体行业发展也为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就业市场产生积极影响。2020年美国半导体行业总共提供185万就业岗位,2020年美国半导体产业对GDP拉动为2464亿美元。

美国安全与新兴技术研究中心2020年报告声明,为了保持芯片领域安全和竞争力,美国需要利用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吸引、发展和留住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和工程人才的能力。而该报告也指出,来自外国的人才为美国半导体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美国大约40%的高技能半导体工人来自印度、中国等国家地区。

每一种产业的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科技的进步,不仅仅是进步,更需要能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https://mp.weixin.qq.com/s/LFW3huG2j7mbatcxPeTDkg

0 阅读:0

界嘉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