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部新区武庙街道与石板凳街道规划及发展动态基于石板凳街道发展模式及东部新区整体规划框架进行整合,并结合片区功能定位推测武庙街道发展方向。一、规划定位 1成都东部新区石板凳街道规划项目梳理一、规划定位与核心功能 石板凳街道是成都东部新区“临空临港示范街道”,依托天府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定位为成渝相向发展桥头堡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重点发展临空经济、现代农业、城乡融合示范区。其核心规划方向包括: 1. 临空经济示范区:聚焦航空服务、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业态,打造机场北门户枢纽经济圈。 2. 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草莓、绿色果蔬为主导,建设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区,推动农商文旅融合。 3. 城乡融合样板区:通过集体经济壮大、社区治理创新等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二、核心规划项目与建设进展 1. 临空经济与产业升级项目 空港花海生态园:结合机场引流效应,规划航空主题田园综合体,发展低空观光、航空文化体验等文旅业态。 门户枢纽赋能工程:推动临港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建设,探索“临空+物流+商贸”一体化模式。 草莓产业链延伸:2023年启动菜子村集体产业基地提升改造(总投资134.35万元),计划建设冷链分拣中心、果酒研发基地,推动草莓产值突破亿元。 2. 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项目 粮经复合产业园区:2024年草莓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产值超5800万元,注册“一滴甘露”商标并进入成都农产品品牌目录。
农旅融合示范项目:打造“锦绣田园”消费场景,举办“航空草莓文化季”,孵化“坐在石板凳”文旅IP。 集体经济壮大工程:2023年集体收入同比增长391%,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佳案例。 3. 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项目
雨污分流改造:针对场镇管网老化问题,推进雨污分流工程,改善排水系统并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老旧院落焕新:实施“三无院落”改造,结合停车场扩建(拟新增3处停车场)、绿化提升等优化居住环境。 交通枢纽配套:建设先锋安置小区、高河安置小区等,完善地铁18号线周边路网,强化机场北门户交通衔接。 4. 生态治理与智慧服务项目 石板河水质提升:通过河湖治理“解放模式”(积分超市、智慧监控等),水质从劣五类提升至三类。 垃圾分类投放亭建设:2024年采购24.77万元设备,推进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 智慧农业示范: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监测草莓种植环境,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 三、当前动态与未来方向 2024年重点任务:深化临空产业与农业双轮驱动,推动空港经济与机场流量联动,探索智慧治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长期目标:到2035年,融入东部新区“双城一园”空间布局,成为成都东翼现代化新城的临空经济引擎和城乡融合典范。
持续推进“三无院落”改造,参考石板凳街道经验优化老旧社区环境。 3. 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 参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推进森林覆盖率提升和景观节点打造,联动丹景台、熊猫之窗等资源吸引游客。 三、未来发展方向 1. 深化文旅融合 规划引入康养综合体和低空旅游项目,结合三合湖湿地等资源,打造全域旅游线路。 2. 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 推动草莓、柑橘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探索冷链物流和电商销售,延伸产业链。 3. 基础设施优化 配合东部新区“双城一园”空间布局,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吸引人口集聚。
武庙街道当前以生态保护、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为主线,重点推进安置项目、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升级。虽整体规划尚未完全公开,但通过现有项目可推测其将深度融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东部新区“公园城市”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