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开采和对各种原材料加工的社会物资生产部门。
工业是相对于农业、手工业而言的。
在动力(蒸汽、内燃机、电机)、生产模式(流水线、人工智能)和运输模式(海运、铁路、公路、集装箱等)得到完善后,工业相对于农业和手工业而言,其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以前只有皇家才用得起的工业品,能够以平价走进千家万户。
工业生产过程,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过去二十多年,在以ISO9001为代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持之下,我国工业产品的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工业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日俱增。
工业化,由机器或人工将原材料加成为商品,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从过去二十年的数据看,我国人均创造的价值,是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人均工作时间,也在增长。
下图展示了部分OECD国家,以及我国人均工作时间,自2001年以来随人均GDP增长的情况,其中折线的末端,表示2022年数据,起始端,表示2001年数据。
横坐标表示人均GDP,数据表明,我国人均GDP是在持续增长的,而人均工作时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呈现出随人均GDP增长的状态。
作为对比,在数据完整的国家中,比如韩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捷克、罗马尼亚和以色列等国,人均GDP增长了,但人均工作时间均有明显的下降。
美国的情况,与前述国家不同。
美国人均GDP在增长(2022年略有下降),但人均工作时间,相对于20年前,基本没有变化,基本维持在5天八小时的状态。
结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总结为:当人们吃饭穿暖之后,最迫切的需求,是要求更少的工作量、以及更少的工作时间。
包括多个国家的四天工作制、美国汽车工人的涨薪要求,均属于这一核心需求的体现。
但这条定律,在我国被成功打破了:我们工作人口的人均GDP已经突破3万美元,但人均工作时间,却远超相同发展水平的其他国家。
当我们用更多的工作时间、创造了更高的价值之后,这意味着其他工作时间更少的国家,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来创造同等的价值。
这意味着,在价格、交期、质量的博弈中,我们会在交期这项指标上处于上风。至于价格和质量,虽无可用的数据,但世界各国的商人皆知:中国制造以质优价廉著称。
当我们走上这条路之后,便意味着其他尚未完成工业化、以及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很难模仿我们取得成功。毕竟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让工人在”凌晨三点起床、一人一包方便面、去生产线返工“。
危言耸听,居心不良
这么说是不正确的!50年后你就知道了,到时中国人口会降低到5亿以内
能断谁的路,低端产业迟早要转出去,不然3000一个月谁干。 不止印度越南 现在非洲都开始工业化了
居心叵测?!在中国工业发展之前,被闭关,他们那么多时间,那么好的基础,比如印度,发展什么了?原来的什么小龙小虎的,为什么不行了,与中国有关?用心太坏了。
胡说 八道,有损中国形象!说中国工业化断了其他国家工业化之路,主要是说中国的工业门类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且生产规模及产能基本能够供给全球,同时,联合国大力推进的全球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堵死了后发展国家获得廉价电力(煤炭发电)的路等,这些因素决定世界不可能再崛起新的工业化国家!
中国人工作时间是发达国家两倍以上,工资是0.3倍以下,为的是生产低价产品抢夺外企市场,就是苦了中国工人!
大概意思是:中国工业规模形成之后,各项优势巨大,其他国家很难在相同领域形成竞争,所以只能依附于中国产业链,进行一些边缘或者低端产业
印度越南难起来,因为中国已经占领完了,更要命的是现在是21世纪,全自动化生产让劳动力优势瞬间大减
因为突破就白菜价啊 合法贸易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天下无敌
说明我们的产业工人真的辛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工作时长,才换来今天GDP的增长。
为了创造价值,牺牲了个人时间,这就是资本家
严禁标题党危言耸听,帮中国拉仇恨!
有可能间谍一枚,鉴定完毕
只要中国出手了,没什么不可以搞下来的,现在条件不成熟,到时我们也可以5天8小时
胡扯八道!混淆视听,愚弄大众
指望着第四次科技革命不来,其他国家就会慢慢赶上
[点赞][点赞][点赞]蒸蒸日上
中国工业已经走向高劳动生产率道路,这建立在高科技技术应用上,不是中国工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加班上,中国产品质优价廉是全产业链和规模上,导致成本低,不再是廉价劳动力导致的。小编不要胡说八道了,你这个文章写在九十年代比较合适。
工业自动化起来,留给低端产业越来越少
其实他们一直都有在工业化。。
举报
996是福报
居心不良的标题,建议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