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近些年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
原因很简单,出生人口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下降,全国总人口,也从增长超过很多国家的全国人口,变为负增长。面对人口负增长、生育意愿下降这样一个在和平年代从来没发生过的现象,老年人们(包括思维守旧、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人)表现为慌张和忧心忡忡,而年轻人则表现为兴奋和漠不关心。老年人们一方面担心人口下降、影响自己的养老金,另一方面又希望人口减少到3亿,他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美国3亿人,一样活得很滋润。按照全球倒数第二的人口出生率和中位数年龄两年一岁(可能更多)的老化速度,中华民族共有3亿人,在未来几十年间出现的概率并不小。不过那时的中国,平均年龄很可能已经来到了65岁(2020年,全国已经有好几座城市,常住人口中位数年龄在55岁左右)。在与其他大国的竞争中,这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局面。在作者看来,人口之所以处于当前的被动局面,与其他方面执行得太好有关,比如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全面提高、女性参与劳动的全国普及程度等。在叠加996现象、极高居住密度的城镇化模式等因素影响之后,生育意愿以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速度下跌。当然,也有人相信,生育政策的落实程度,也对生育意愿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我们称其为有形的手。数据显示,有形的手,的确对生育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与生育政策存在极高的关联度(详见本账号2025年3月3日数据《男多女少的锅,要重男轻女来背吗?》)。除了这只有形的手外,生育还受另一只无形的手的影响,下图展示了全球各国人口出生率与人均GDP的分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