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印度的命,却得了沙特的病?面对蒙古与美日结盟中国该咋办?

佳岑聊情感 2022-11-13 05:25:27

当前的蒙古,最大的国情就是:没有印度在国际社会八面玲珑的命,却得了沙特阿拉伯与美日等西方国家称兄道弟的病。

虽然北半球的10月份已经转凉,但在那遥远的蒙古高原,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模样。虽然美军第11空降师部分人员进入蒙古国参加一年一度的“可汗-2022”联合军事演习的场景才过去了仅仅4个月时间,但本着“加强复习才能巩固提高”的教学理念,美国陆军民政与心理作战司令部又在10月份派出作战人员进入蒙古传授特种作战技能。

美国手把手的现场指导,深深感染了广大蒙古国学员,他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绝不辜负美帝教官的期望。随后,激情澎湃的蒙古人与前来指导的美日两国代表发布联合声明,高调表示蒙古全面支持美军、日本自卫队。

虽然没有把“结盟”两个字写在脑门儿,但从3国代表弹冠相庆的热烈场面来看,它们已经在事实上狼狈为奸。从此蒙古再也不愁吃不愁穿,美日则巩固了在蒙古“中间开花”的战略效果,并对中俄两大邻国再度形成了巨大威胁。

消息传来,国际社会一片不哗然。因为蒙古“红杏出墙”的德性早已人所共知,与美日等狼子野心的国家勾搭,恰如海王配荡妇,弥漫着“狗男女”的气息。

理论上说,对于这种寡廉鲜耻的行为,我们视若无睹即可。但问题是它们男盗女娼不检点,还偏偏喜欢在你眼前表演,公然污染我们的视线。不仅如此,它们还用行动将周边搞乱,严重侵犯我们的生存权。更重要的是,蒙古在决心最终与美日沆瀣一气前,刚刚表态要洗心革面好好做人,如今反转得比高铁还快并站在我们的对立面,你让我们怎么置身事外?

当然,杀鸡儆猴以前,我们需要明白蒙古为何会成为如此水性杨花的国家,难道就是因为身在蒙古高原,早已习惯了头上长满茂密的青青草原?当然不是的,蒙古之所以走到“吃里扒外”的地步,将成吉思汗的脸丢到大西洋,根本原因在于“特立独行”的历史轨迹。

从蒙古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这个夹心饼一样的国家之所以总想“一枝红杏出墙来”,直接原因在于“反俄仇华”的心态,而这种心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中,蒙古的“仇华”,根源在于苏联入骨三分的深刻改造;而“反俄”,则是因为冷战结束后西方势力无孔不入的疯狂渗透。

而苏联之所以对蒙古进行仇华改造,除了蒙古昔日是我们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源在于斯大林“未雨绸缪”的考虑。

关于这一点,抗战胜利前夜苏联强迫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时,斯大林对蒋经国就已经“袒露心扉”。他之所以要蒙古,就是因为将来的我们一定会强大并对苏联远东形成巨大威胁,将蒙古握在手心,一方面可直接威胁东北、华北乃至西北广大地区,对我们形成泰山压顶的地理优势,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蒙古的存在不仅增加了苏联在远东的缓冲,更确保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安全。

只是,由于沙俄“不合时宜”的崩溃,其对蒙古的“经营”毁于一旦。等到“十月革命”后苏俄恢复元气并在1921年“重返”蒙古,却早已错过了将蒙古生吞活剥的历史契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只能退而求其次,谋求对蒙古无孔不入的控制,包括控制经济大权,完全排除第三国资本;在君主立宪制傀儡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去世后,扶持亲苏精英并在蒙古大规模肃反,消灭大量喇嘛和王公,致使蒙古人口锐减5%;废除回鹘蒙古文,推行斯拉夫特色的西里尔蒙古文,禁止民众崇拜成吉思汗;要求亲苏精英与苏联人通婚等。

在苏联的严密控制下,蒙古成为苏联事实上的第16个加盟国。

对于家徒四壁的蒙古而言,能得到苏联的救济无疑是活下去的重要途径。但问题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虽然苏联“天恩浩荡”地让蒙古加入了本属于东欧小圈子的经互会,但“大分工”下,苏联负责乱杀,蒙古负责嘎嘎,说人话就是苏联发展重工业养活社会主义阵营一家老小,蒙古负责放羊种地就算完成任务。

所以整个苏联时代,蒙古虽然饿不死,但也绝不富裕。再加上蒙古在中苏交恶后作为苏联对抗我们的前沿阵地,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当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烟消云散,俄罗斯作为苏联直系继承者又对蒙古力不从心,于是蒙古开始毫无心理压力地与它国勾搭在一起。

因为苏联几十年如一日的经营,亲华势力早已扫荡一空,与南方邻国早已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所以当蒙古精英对苏联失望透顶,乞求救济粮的蒙古很快就改旗易帜,和有钱的西方国家打成了一片。

而彼时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后冷战时代如何继续将反俄进行到底进行了深入思考。再加上苏联解体后,昔日并肩作战的新中国越来越看不顺眼,所以蒙古突然有了在中俄之间“中间开花”的优越区位。

于是在一方缺钱,一方缺位置的情况下,美国和蒙古一拍即合,并在1995年互相确认为“第三邻国”。

按照蒙古的说法,两块石头架不起一口锅,所以必须要有第三块石头的参与,作为野外求生的常识,蒙古的说法没毛病。但为了寻找而寻找,甚至将两块石头的敌人作为第三块石头,那蒙古就不是单纯地不想做饭了,而是想砸锅卖铁了。

但蒙古却玩得不亦乐乎,除从2003年开始,每年和美国举行“可汗搜索”联合军演,还听从美国的号召到阿富汗和伊拉克给联军看大门,充分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

而美国的领导带头作用,也深深感染了广大西方国家,尤其是日本,于是它们有钱出钱,有物出物,蒙古的生活水平在西方国家的救济下节节攀升。

对于彼时的日本而言,除了在南千岛群岛被俄罗斯羞辱,在东海方向的强取豪夺也极不顺心,所以日本屁股一拍,决心到中俄共同后方的蒙古蹲点撒币,最终成为蒙古人最喜欢的外国人。

美日等国的慷慨支持,让蒙古体会到了被需要的快感,从此蒙古下定决心和西方国家勾肩搭背,并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角色。

纵观世界历史,能在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吃得开的国家,印度是个典型。这个从英国殖民地躺着独立的国家,因为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天然优势,可以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无障碍沟通”。同时相对庞大的体量和可掣肘我们的区位,让印度从建国以来就深受美苏等大国的争相拉拢,而印度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又有意在第三世界呼风唤雨,所以论在国际社会的人缘,印度说第三,没人敢排前二。

相比于印度,蒙古虽然官方语言不是英语,但同样是我们的邻国,并且和俄罗斯也接壤,这让蒙古区位相比于印度毫不逊色。

只是,冷战后的中俄为面对共同敌人,早已是“背对背拥抱”的抱团取暖格局,蒙古作为共同邻国安分守己还好,一旦蠢蠢欲动,中俄两国必将勠力同心地给蒙古教训。

而且对蒙古而言,虽然人口只有区区320多万,但靠西方救济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想要发家致富就只能靠自己,具体来说就是丰富矿产的变现。

只是,美国军队披着非军事化的外皮进入蒙古容易,蒙古资源对外出口却相当艰难,具体来说就是入地或者上天。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给不了蒙古最基本的安全,更给不了蒙古“铁饭碗”,蒙古也只能端着金饭碗如要饭。

对于蒙古而言,最现实的选择就是放下不切实际的野心,和中俄两国“重新认亲”。虽然俄罗斯同样丰富的资源,注定无法给蒙古资源变现,但中俄“背对背拥抱”的背景下注定能给蒙古基本的安全感,而我们作为民族复兴一日千里的大国,对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是蒙古资源变现的主要目标。

事实上,蒙古超过90%的资源,也确实是出口给我们的,蒙古也确实在与我们的互补中,经济一度欣欣向荣,尤其是08年后。一度被某些专家惊呼为“下一个迪拜”。

但随着2012年一则《限制外国投资法》的横空出世,外资遭遇迎头痛击,蒙古的所谓经济奇迹也戛然而止。

蒙古之所以如此“不识抬举”,除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无孔不入的渗透,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青睐,让蒙古内心深处的“大蒙古主义”暗流汹涌。

在蒙古看来,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蒙古有责任领导全球的蒙古人,而中俄两国都有蒙古族群的存在,所以蒙古想要实现“大蒙古主义”的幻梦,就注定无法和中俄尤其是我们互利共赢,即便蒙古确实需要靠我们的消费续命。

所以为了所谓的“大蒙古主义”,蒙古最终决心牺牲眼前的“蝇头小利”,并将除海军之外的大部分武装力量继续驻扎在中蒙边境。

那么,蒙古选择美日而不是中俄的底气是什么呢?当然是资源,想当年沙特阿拉伯就是因为冠绝天下的石油资源被美国高看一眼,并与美国携手建立起了延续至今的美元石油霸权体系。

而蒙古,不仅有海量的资源,更有独步天下的区位优势,这样令人梦寐以求的特长,难道不是美日等西方国家垂涎三尺的吗?

此言不虚,但问题是,美国虽强,但不具备打穿地球的能量,更没有飞机或宇宙飞船运矿石的智商。蒙古资源在西方变现,从一开始就希望渺茫。

更重要的是,“大蒙古主义”也许对蒙古而言振奋人心,但对于美日而言无足轻重,它们要的只是蒙古遏制中俄的区位。而一旦中俄的怀抱收紧,美日等国立刻就可以以各种理由“另请高明”,毕竟朝鲜和哈萨克斯坦也是中俄的共同邻国,蒙古无论是资源还是区位都不具备唯一性,更没有令美国不得不两肋插刀的资本。

所以,蒙古妄图依靠美日就蹬鼻子上脸的想法,根本就是自欺欺人,更会收获作茧自缚的可笑后果。

那么,面对蒙古的上蹿下跳,我们该如何应对?静夜史认为当然是保持定力,毕竟中俄环抱的区位,首先意味着蒙古翻不起身浪花。然后,在蒙古最关心的经济问题上,我们不能做睦邻友好的“老好人”,对品质并不出众的蒙古资源无需更多同情,要让蒙古资源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并被市场狠狠教训。

在静夜史看来,对于这种有着所谓鸿鹄之志的燕雀,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继续保持贫穷。不过现实情况是,正因为贫穷,所以才和美日等国朋比为奸。那么,我们就应该长远打算,做一劳永逸的准备,毕竟蒙古的战略地位,相比于宝岛并不遑多让,我们不能任由这块关乎北方乃至整个中国战略安全的地区,被美日等狼子野心的国家轮番折腾。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0 阅读:10

佳岑聊情感

简介:多年自媒体经验,为您带来最精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