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一次拉黑了在我的评论区下面恶意诋毁马龙的人。以我微薄之力,我没有资格去整顿大的舆论环境,但是我希望,我的评论区是友善的,是那些真正喜欢马龙、热爱马龙的人。你一边关注着我,加我粉丝,一边在我的文章下面骂马龙,这样的粉丝我宁可不要。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要对一名35岁的老将那么大的恶意。一个运动员靠着非人的毅力在竞技体育上走了那么久,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绩,他难道不应该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吗?澳门世界杯夺冠的那一晚,龙队再一次印证了什么叫传奇,央视13套节目为龙队作为人物专访,向更多的观众传播着锲而不舍的奥林匹克精神,但我在各大评论区看到的是对龙队人性和为人的诋毁。甚至有人说,把马龙弄走整个男队的发展就顺了,认为他阻碍了梯队建设、阻碍了中生力量的发展,但马龙他何罪之有?他每次参赛的指标都是靠着他自己的世界排名光明正大的得来了,他没有抢任何人的机会。既然这些“黑粉”认为马龙的存在造成这么大的破坏力,那岂不是在变相承认马龙很强大,不然,又怎么能把他当成障碍?



每一个竞技体育者都值得尊敬。他们不应该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毕竟,能够成为自己专业领域内顶类运动员的,都是人中龙凤。在我们很多人眼中,亚军已经是天花板,但是在国乒,不拿冠军谁会爱你?稍一松懈,你就会被赶超、会被淘汰、会被放弃,每一场的胜利不是汗水、泪水和苦水一并浇铸?他们尝过我们尝不得的苦,但又没有时间也不允许自己沉溺其中,来体味这短暂的甘甜。这世间又有谁不愿意去走平坦大道?而运动员却只能踏着荆棘跳舞呢,看着鲜血汩汩的流出,来不及顾惜疼痛,更不可能哀怜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邓亚萍曾经说过,马龙是一名非常了不起的运动员,常年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需要对自己极度的苛刻和自律。这样的马龙,难道不值得得到公正的评价吗?35岁了,还得夺取世界杯的冠军,他任一己之力又拉高了这项运动的天花板,冲破人类能够想象的极限,难道不值得尊敬吗?我们可以把崇拜梅西,但又什么不能接受35岁的马龙现役呢?
这一次的澳门,面对这个凡人英雄,时间也不得不动了恻隐之心,在马龙面前溃不成军。澳门世界杯,岁月的积淀让马龙犹如披上了一件钢铁盔甲,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背负着岁月予他的恩赐在战斗。“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说的应该就是马龙吧。你以为他打的是球,其实他打的是时间,你以为他在场上是单打对决,其实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澳门的这个夜晚,已不是当初巅峰时期的马龙得到了岁月的加持和眷顾。他不是一个人在作战,获得胜利的也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浓缩了那个时代的一群人。有马龙还有许昕和张继科。哪怕他的功力已进阶的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但在高处站的越久越孤独。他回想起年少时和许昕、张继科共度的逍遥时光,想起了里约战无不胜的荣光,想起东京那场泼天的大雨。几经变故,如今物是人非,偏偏"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一切终归是回不去了,唯一没变的,是他渴望胜利的那颗心。


还好,他赢了,赢的不仅仅是一场胜利,而是这一时代人对乒乓球的初心。那一晚,马龙的两次呐喊,谁懂啊!第一次0:3落后扳平后拿到赛点;第二次是拿下比赛后。第一次喊出的是信念,第二次验证了信念。颁奖典礼前,他淡然的说了一句“就那样。”谁又知道他这潭波澜不惊的水,刚刚还是汹涌的惊涛骇浪。这一瞬,他静下来了,出奇的平静。没有人能和运动员比脆弱感,尤其是成功的运动员,登顶之前经历过那么多次大赛的磨练,一次次失败又成功,一次次把自己打碎又重建。他靠在那里,气氛一秒脆弱,当他向内自省,他看见他的三十年破碎,拼成一个完整的小白球。


也许马龙在巅峰时期体面的退出,是最好的谢幕。但敢于在面对真相后,直面现实,并坚定地走下去,却要付出非同寻常的勇气。所以,这才是马龙的强大之处。尽管他深知比以往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无法抵挡岁月留下的痕迹,但他还能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向下走,亲自探知这极限,看清这命运的走向。
龙队,沙特加油!不要听任何人的质疑,坚定的往前走。因为,能定义马龙的只有马龙。
(文中照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作者删除)
马龙是人生赢家。他是一个敬业而又取得巨大成就的优秀运动员,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