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可是娃成长的关键时刻,立规矩这事儿绝对不能马虎。那到底怎么立规矩才有效呢?秘诀就是“说软话,做硬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奇?赶紧跟着我一起往下看👇!
说软话说软话就是说咱们说话得温柔点,别用那种训斥责骂的强硬方式,要比平时更有耐心、更从容,就像哄小宝宝一样。
就是为了保护孩子那幼小的心灵嘛。让孩子知道,虽然规矩要立,但妈妈爸爸还是爱他的,是在理解他、接纳他的基础上引导他,这就叫“顺毛儿捋(lu)”,让孩子心里舒服。
做硬事做硬事可就是原则问题了,家长们得狠下心来,让孩子自己承担违反规矩的后果。孩子不听话,咱可不能心软,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或者动摇。这么做就是为了给孩子建立一个清晰的认知边界,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小培养好习惯。
立规矩,具体咋操作?1⃣不好好吃饭时:
❌️“赶紧吃饭!不吃喂狗,饿死你算了!”
说软话:“大老虎/干饭机器人,开饭啦!”
做硬事:20分钟后准时撤走餐具,两餐之间不给零食,让孩子知道不吃饭就得饿着。
2⃣玩具乱丢时:
❌️“不行、不可以……再乱丢全给你扔了!”
说软话:“玩具也要回家找妈妈哦,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
做硬事:拉着孩子的小手,一起把玩具放回指定的收纳处,让孩子参与其中。
3⃣抗拒刷牙时:
❌️“必须得刷,不刷怎么行?看你牙黄的!”
说软话:“让牙齿小卫士出来保护我们的牙齿吧!”
做硬事:提前一分钟播放刷牙歌,和孩子一起刷牙,增加趣味性,让孩子喜欢上刷牙。
4⃣损坏物品时:
❌️“看你干的好事,真是欠揍!”
说软话:“宝贝,这个玩具坏了就不能玩了,好可惜呀,下次要小心哦!”
做硬事:让孩子看到损坏的后果,比如玩具摔坏了就没得玩,让孩子知道要爱护物品。
5⃣外出乱窜时:
❌️“别跑!再跑下次不带你出来玩了!”
说软话:“宝贝,妈妈有点累了,追不上你啦,我们一起玩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吧!”
做硬事:牵住孩子的手,确保孩子的安全,同时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遵守规则。
6⃣公共场合哭闹时:
❌️“别哭别哭了,再哭妈妈走了!”
说软话:“宝贝,妈妈知道你有点难过,妈妈带你出去一下,平复一下心情哦!”
做硬事:把孩子抱离现场,轻轻拍打孩子的后背,等待孩子情绪平复下来,再和孩子沟通。
7⃣抢夺他人物品时:
❌️“不准抢,再抢就回家!”
说软话:“我们要做个有礼貌的小朋友哦,问问哥哥,可以让我玩几分钟吗?别人不同意我们不能拿哦!”
做硬事:让孩子把抢来的物品归还,引导孩子学会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的物品。
8⃣不愿分享玩具时:
❌️“别这么自私,人家就玩一会儿。”
说软话:“你教小朋友玩这个,他也会给你玩滑板车哦,交换着玩你就能会玩更多种玩具啦!”
做硬事:引导孩子互换或者轮流玩玩具,让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划重点啦!🗣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他会更愿意遵守哦。
🗣刚开始的两三次可能不会完全成功,别着急,孩子需要时间来理解和适应,咱们要耐心引导和示范。
🗣实施规矩前,先把后果说清楚,让孩子知道不遵守的后果是什么。实施过程中,如果孩子没遵守,那就得承担后果。
🗣允许孩子一开始犯错,谁还没个翻车的时候呢?给孩子几次机会,别过于责备,破坏孩子的主动性。内驱力是在不断纠错中慢慢成长的,多练习几次,孩子就能成为遵守规则的小老司机啦!
🗣时间一到,家长们就要变身戏精,用有趣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自控力需要家长逐渐引导,家长自己先遵守约定,孩子自然就会上行下效。
🗣家长要做好榜样,自己先放下手机,以身作则,孩子才会有样学样。
宝爸宝妈们,2岁立规矩,“说软话,做硬事”,温柔又坚定,咱们的宝宝才能更好地理解规则,未来才能做出更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