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铁里的豪赌,马拉多纳的救赎

风语幽谷回声 2024-12-19 12:18:39

1986年6月22日墨西哥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阿根廷与英格兰激战。下半场第六分钟,马拉多纳手球进球,阿根廷1:0领先,由于当时在场的主裁判和边裁都未能清晰地看到马拉多纳手球的动作,所以这粒进球最终被判定有效。

这就是“上帝之手”事件,该场比赛阿根廷最终取胜,经此一役,马拉多纳彻底封神,成为了阿根廷的国家英雄。

对于阿根廷而言,1986年世界杯冠军的归属固然重要,但在与英国人的这场四分之一决赛中取胜意义更为非凡。因为在这场比赛的四年前,在南大西洋曾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事件。

资源丰富却发展波折

阿根廷地处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拥有约4000万人口,其面积达2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6个某些较小国家的面积之和。

在中国互联网上,长期流传着一种说法,即世界上有两个国家从发达国家倒退为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南非,一个是阿根廷。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南非和阿根廷从来都未曾真正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它们在科技、工业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与传统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

发达国家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概念,而阿根廷的情况尤为特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兹曾言,世界上仅有4种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日本和阿根廷。

日本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经济体,而阿根廷的特殊程度相较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简单来说,阿根廷就像是拿着金碗在讨饭。

阿根廷几乎拥有世界上最适宜发展第一产业的条件,其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不仅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资源丰富而人口相对较少,然而这样的国家却未能走向富裕。

在历史上,阿根廷仅在一战前有过一段短暂的黄金时期,当时依靠向欧洲出口农产品积累了一笔财富。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阿根廷的经济便如同心电图一般波动剧烈,经济增长率起伏不定,任何发展势头都难以长久维持,三年亏损两年盈利成为常态。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阿根廷的政治局势极度不稳定,左翼与右翼民粹势力以及军头们轮流上台执政,经济政策频繁发生180度的大转变,始终未能推行稳定且长期有效的经济计划。

原本阿根廷这种局势在拉美地区较为普遍,但阿根廷一路蹒跚前行至80年代时,却制造出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大事件。因为在80年代,阿根廷迎来了一位极具争议性的领导人——加尔铁里。

加尔铁里的“孝子外交”

加尔铁里,堪称美国的“大孝子”。1976年,阿根廷再次发生军事政变,军政府上台后,加尔铁里作为军政府的忠实追随者,因其对美国的忠诚,尽管出身工程兵,却一路被提拔为陆军司令,并于1979年通过政变登上总统宝座。

加尔铁里上台后,面对阿根廷严重衰退的经济形势,推行了新自由主义政策,也就是俗称的“休克疗法”,结果却迅速导致阿根廷经济崩溃。

对于加尔铁里在内政方面的作为,后世并未有过多的指责,毕竟作为一名军政府总统,人们原本也未曾对其在经济建设方面寄予厚望,他又怎会有良策呢?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主要是加尔铁里的外交举措。

在国际外交史上,外交行为有着诸多类型划分,如穿梭外交、离岸外交等等。而加尔铁里的外交风格,或许可被称为“孝子外交”或“没骨气式外交”。

拉美地区作为美国的后院,一直是美国意图拉拢的对象,阿根廷自然也不例外。

1981年,加尔铁里出访美国,美国总统里根给予了他超规格的接待,众多美国官员对加尔铁里赞不绝口。当时加尔铁里在国内疯狂镇压反对派,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士,里根对此极为满意。

在首脑会晤时,里根毫不吝啬地对加尔铁里的国内政策进行了肉麻的夸赞。或许是被捧得晕头转向,加尔铁里一时冲动,说出了“我是美国人民的儿子”这般令人瞠目结舌的话语。

颇为有趣的是,加尔铁里作为一名疯狂反共的右翼领导人,在选择站队美国的同时,竟然还妄图与苏联拉近关系。

阿根廷作为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在加尔铁里的批准下,向苏联出口了大量粮食。他天真地认为自己能够借此与苏联搞好关系,毕竟美国并未反对,苏联似乎也乐于接受。

此外,阿根廷与法国、德国等国的外交关系也相当不错,加尔铁里自我感觉极为良好,仿佛自己所处的外交环境堪称拉美与欧洲的中心,各国都在围绕着他转,这种待遇简直妙不可言。

加尔铁里的“孝子外交”并未为阿根廷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80年代初,美国开始运用货币政策对拉美地区进行经济收割,加尔铁里并未因对美国的谄媚而得以幸免。

1981年,阿根廷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率飙升至600%,GDP下降11%,制造业产值锐减22%。

大规模的罢工和游行示威活动使得加尔铁里政权摇摇欲坠,十多个反对党大有联合起来逼宫之势。一般而言,面对这种局面,政府领导人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但加尔铁里自认为还有一张王牌可用,他觉得是时候打出“马岛牌”了。

马岛豪赌

马尔维纳斯群岛,一直是阿根廷人心中最为敏感和珍视的领土。长久以来,许多人在评价马岛战争时,都认为加尔铁里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而蓄意挑起战争,是无事生非之举。

但实际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加尔铁里确实有转移矛盾的意图,但马岛问题绝非凭空捏造。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美洲大陆东南方向,距离阿根廷海岸约500公里,面积约12000平方公里,相当于五分之一的某个地区面积。

马岛的历史归属问题错综复杂,总之阿根廷和英国都坚称该岛应归属于自己,但实际上该岛一直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早在加尔铁里上台之前,阿根廷政府和民间就已经对马岛展开了持续多年的“软对抗”,今天派人登上岛屿插上旗帜,明天在岛上挖掘些许土地,试图通过这种“香肠战术”逐步渗透马岛,一点一点地将其纳入囊中。

英国人对于阿根廷的这些举动,起初只是采取了一种相对“佛系”的态度,强势围观却并未有实质性的回应。

马岛对于英国和阿根廷的意义截然不同。绝大多数英国人甚至都不清楚自己在万里之外还有这样一座小岛,因为马岛极为荒凉,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数千居民。

当时英国人还曾调侃道,福克兰群岛(马岛的英国称呼)对英国的重要性甚至比不上英超联赛中的一颗球,这种说法无疑忽视了阿根廷对马岛的深厚情感。在阿根廷人眼中如同女神般珍贵的马岛,在英国人那里却被如此轻视。

英国此前对马岛一直不太在意。对于阿根廷提出的领土要求,英国虽不情愿割让,但也认为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对于阿根廷持续不断的“软对抗”行为,英国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982年5月,阿根廷当局派遣了一群人伪装成收废品的人员,成功登陆了马岛以东的南乔治亚岛。当时英国在马岛仅有的军事力量是一艘破冰船,这艘破冰船在发现阿根廷人登岛后,只是前来查看了一番,随后便返回了基地。

英国的这种“不作为”给了加尔铁里极大的信心,他认为英国已经是外强中干,自己只需轻轻一推,便可将马岛收复。恰逢80年代英国进行军事收缩,驻扎在马岛的最后一艘破冰船也即将退役。

英国的这种表现无疑是在“引诱”加尔铁里。他心想,既然你如此“示弱”,那我便顺势而为。

若在以往,加尔铁里或许不会轻易冒险,但1982年对于阿根廷而言极为特殊,国内压力巨大,加尔铁里迫切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来转移矛盾。

当时在拉美地区,与阿根廷存在矛盾的国家唯有智利,然而智利的皮诺切特是美国忠实的盟友,与加尔铁里这种“半路出家”的亲美派有所不同。

而且智利与阿根廷是邻国,一旦开战,双方都将遭受巨大损失。于是,加尔铁里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与其与南美邻国纠缠,不如挑战五常之一的英国。

加尔铁里为何会产生这样奇特的想法呢?因为在1982年,英国给人的印象是实力大不如前。

自二战以来,英国便处于不断衰落的状态,到了80年代,其海外殖民地几乎丧失殆尽,曾经引以为傲的海军力量也已大幅缩水。

当时英国海军的衰弱程度令人咋舌,仅有两艘不到2万吨的轻型航母,其中一艘服役近40年的“竞技神号”,由于过于老旧,甚至打算出售给印度;另一艘“无敌号”航母虽然相对较新,但英国也因经济压力难以继续维持,准备卖给澳大利亚。

一旦这两艘航母成功出售,英国海军将陷入无航母可用的尴尬境地。

相比之下,阿根廷拥有一艘二战期间生产的航母,该航母原本由英国制造,后经荷兰转手,最终落入阿根廷手中,被命名为“5月25日”号。

同时,阿根廷空军由美国人一手训练,装备了大量法国制造的飞机和导弹。加尔铁里据此认为,阿根廷军队虽然整体实力弱于英国,但也并非毫无胜算,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更为重要的是,阿根廷政府上下普遍认为英国不会出兵。

一方面,他们觉得马岛并非英国的核心利益所在,英国一直以来对阿根廷的“软对抗”都是采取容忍的态度;

另一方面,美国的里根总统曾多次暗示阿根廷,美国将坚持门罗主义,美洲的事务应由美国来主导,欧洲国家不得插手。

阿根廷看着英国的衰落模样,再加上美国看似真诚的承诺,便天真地认为此次行动几乎没有风险,英国最多也就是进行外交抗议而已。

基于这种判断,阿根廷军方在加尔铁里的指示下,制定了一份收复马岛的详细计划。原本该计划预定在9月份实施,因为到那时,英国的航母或许已经出售,而阿根廷新订购的武器也将到货,届时阿根廷将占据更大的优势,英国即便吃了亏也只能默默忍受。

然而,加尔铁里最终却将计划提前到了1982年4月份,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他希望能够在5月份的阿根廷国庆日之际,将收复马岛作为一份献礼,以提升自己在国内的威望;二是他深知自己的政权未必能够撑到9月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尽管加尔铁里信心满满,但开战毕竟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因此在行动之前,他还是通过外交渠道向英国传达了一个微妙的信号。在马岛战争爆发前夕,阿根廷外交部向英国表明,马岛问题不能再拖延下去,阿根廷将采取自己的方式来收回马岛。

这句话翻译过来,实际上就是在向英国传达一种强硬的态度:我们对马岛的渴望是合理且坚定的,之前一直在克制,但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采取行动的准备,即将进军马岛。

然而,英国对此却毫无反应。

虽然英国与阿根廷存在领土争端,但两国关系此前还算融洽,英国并未料到阿根廷会真的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完全没有领会阿根廷的暗示,这就导致加尔铁里只能在一厢情愿中独自谋划。

既然英国没有回应,加尔铁里便认为英国是默认了他的行动。于是,在1982年4月,阿根廷正式出兵,企图一举收复马岛。

马岛战争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海军的三千多名士兵发动突然袭击,成功登上马岛。而当时岛上的英军仅有200人。

那么,这场夺岛战争的战况究竟如何呢?

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来描述,就像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一方是看似来势汹汹却略显笨拙的进攻者,另一方则是有些措手不及但仍坚守阵地的防守者。

如同一场充满戏剧性的对决,一方试图以气势压倒对方,另一方则在困境中顽强抵抗。这场战斗虽然算不上是一场惨烈的喋血鏖战,但也称得上是一场有惊无险的交锋。

岛上的英军并非毫无察觉,在看到阿根廷军队的规模后,他们明智地选择了投降。

此役,阿根廷仅有一人阵亡,英国仅有一人受伤,战斗结果看似平淡无奇。英军投降后,阿根廷也展现出了一定的大度,派遣飞机将他们礼送出境。

收复马岛的消息传回阿根廷国内,整个国家瞬间沸腾起来,民众们陷入了极度的狂欢之中。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举行了盛大的游行活动。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游行是民众对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夜之间,加尔铁里从一个备受争议、人人喊打的人物,摇身一变成为了全民族的英雄与骄傲。13个反对党迅速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停止一切反政府活动。

在首都的广场上,加尔铁里对着欢呼雀跃的人群挥手致意,每一次挥手都引发了一阵又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加尔铁里政权原本所面临的重重危机,在这一刻随着国家主权的部分收复而烟消云散。

然而,胜利似乎来得太过容易,而大西洋彼岸的英国的反应则截然不同。马岛沦陷的消息迅速占据了英国所有媒体的头版头条,“耻辱”“羞愧”等词汇充斥着英国媒体的版面。

撒切尔夫人立即宣布与阿根廷断交,并紧急致电里根总统,要求他出面劝说加尔铁里收兵,撤出马岛。然而,当里根的电话打到阿根廷时,加尔铁里态度坚决,毫不退缩,表示绝不撤兵。

在加尔铁里看来,自己好不容易凭借马岛问题找到了缓解国内危机的契机,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珍贵,他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但他却没有意识到,此时的英国也同样需要一场胜利来挽救自身的危机。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推行了私有化、自由化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触动了众多利益集团和选民的利益,导致撒切尔政府的支持率急剧下降,政权摇摇欲坠。

马岛沦陷的第二天,英国各大媒体纷纷呼吁撒切尔夫人辞职下台。一直以来自视甚高的英国人万万没有想到,阿根廷竟然敢主动向自己发起进攻。

战争的消息传来后,就连向来主张温和外交政策的工党领导人迈克尔·福特也在国会中慷慨激昂地表示:我们需要看到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空洞的言辞。

在这种情况下,撒切尔夫人别无选择,唯有选择开战。她在国会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呼吁民众支持政府的决策,她声称:支持我,就是支持英国。最终,她得到了执政党和反对党的共同支持。

在短短48小时内,英国便迅速组织起了一支远洋特遣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向马岛,准备夺回这片失地。

命运逆转

这下轮到加尔铁里陷入困境了。当英国真的决定出兵时,加尔铁里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一时间不知所措。直到英国舰队起航后,他仍然固执地认为英国只是在虚张声势,不会真的发动大规模进攻。

于是,加尔铁里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化解这场危机,试图在外交战场上找到一线生机。他首先将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毕竟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他所依赖的对象。

英国决定开战后,加尔铁里紧急向里根求助。然而,加尔铁里万万没有想到,美国在英阿战争中的态度与苏联在埃以冲突中的态度如出一辙,看似中立,实则偏袒一方。

美国对阿根廷的吹捧不过是一种虚伪的表象,阿根廷在其眼中根本无足轻重。如果说英国是美国的嫡亲儿子,那么阿根廷连私生子都算不上。

当然,为了维护表面上的形象,美国还是宣称在两国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向双方提供武器。但这种所谓的中立实际上对阿根廷极为不利,因为阿根廷自身几乎没有制造武器的能力,这种中立无疑是一种纵容。

欧洲国家同样指望不上,阿根廷的空军装备大多来自法国,但法国在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就停止了对阿根廷的装备供应和技术支持。

法国之所以这样做,原因与美国相似,阿根廷根本无法提供足以让法国得罪英国的诱人条件,难道仅仅因为阿根廷曾购买过法国的武器吗?

美国和欧洲都无法依靠,阿根廷唯一能寄予一丝希望的只有苏联。但问题是,阿根廷与苏联的关系也极为有限。除了一些粮食和矿产贸易往来外,双方在其他领域的交往寥寥无几。

加尔铁里甚至从未去过莫斯科,对于勃列日涅夫而言,阿根廷这个国家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又怎会为了它而卷入一场与英国的战争呢?

更何况,马岛战争爆发的时机极为不利。1982年是勃列日涅夫人生的最后一年,战争在4月份打响,而勃列日涅夫在11月便与世长辞。

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极度糟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苏联有心帮助阿根廷,也实在是有心无力。而且阿根廷与苏联相距甚远,接近2万海里的路程,甚至没有直达的航班。等苏联援兵赶到,恐怕战争早已结束,只能为加尔铁里的失败“默哀”了。

加尔铁里的外交就如同一个在酒桌上喝得酩酊大醉的人,口出狂言:美利坚我熟,法兰西有哥们儿,苏维埃那块提我好使,好像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得开。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国际关系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在真正面临危机时,没有一个大国愿意真心实意地站出来支持他。在没有任何可靠大国支持的情况下,贸然挑衅英国,加尔铁里的这一决策实在是鲁莽至极,可谓是自不量力。

而由于撒切尔夫人第一时间与阿根廷断交,两国的外交沟通渠道瞬间堵塞,只能通过秘鲁和瑞士等第三方国家的外交部进行联络协商,但这种间接的沟通方式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阿根廷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阻止战争的努力,很快就宣告失败。加尔铁里行事莽撞,而英国虽然实力有所衰退,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马岛战争爆发时,英国影院里正在热映《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美国媒体甚至用这部电影的名字作为英国出兵的标题,似乎在暗示英国将如同电影中的帝国一样展开反击。但实际上,此时的英国早已失去了昔日帝国的辉煌与威严。

由于情报和战场侦察系统的不足,英国舰队在作战过程中不得不依赖美国的卫星和智利的雷达来获取情报信息,尤其是智利的雷达,每天为英国提供阿根廷空军的行动动态。

然而,当智利的雷达站因检修停工24小时后,英国舰队便遭遇了重创,两艘护卫舰被阿根廷空军击沉。法国为了帮助英国更好地应对阿根廷空军,将自己卖给阿根廷的所有武器参数都透露给了英国,同时还专门派遣飞行员与英国进行对抗演习,以熟悉阿根廷空军的作战方式。但即便如此,英国舰队在战争中仍然遭受了阿根廷空军的猛烈攻击,损失惨重。

阿根廷空军在马岛战争中展现出了高超的战斗素养和无畏的战斗精神。他们驾驶着法国制造的超军旗战斗机,以极低的高度贴着浪尖飞行,巧妙地避开了英国舰队的雷达探测,然后突然发射飞鱼导弹,成功击中了当时英国海军中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在马岛战争前期,阿根廷空军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击沉了英军两艘驱逐舰和两艘护卫舰,并击伤多艘英舰。

但进入六月份之后,阿根廷空军的攻势逐渐减弱,直至基本停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飞机在战斗中被大量击落,先进的导弹也已经消耗殆尽。在导弹用尽之后,阿根廷空军的飞行员们甚至不惜驾驶飞机携带铁炸弹,对英军进行俯冲式轰炸。

这种类似于二战时期的攻击方式,虽然显得有些悲壮,但却充分展现了阿根廷空军的勇气和决心,连英国人也不得不对他们的英勇行为表示钦佩。

实际上,马岛战争虽然发生在80年代,但却充满了二战的色彩与氛围。

阿根廷空军的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是这场战争中第一艘被击沉的大型军舰。它被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发射的两枚鱼雷击中后,迅速沉没。

这艘巡洋舰的历史颇为悠久,它是珍珠港事件的幸存者,在马岛战争时已经服役了近半个世纪。英国在攻击这艘军舰时,使用了两枚1925年就已服役的老款鱼雷,虽然略显老旧,但也算是遵循了一定的战争规则,并非胜之不武。

贝尔格拉诺号沉没后,阿根廷空军悲愤交加,决定采取一种极端的“静坐战术”,此后再也没有离开军港,仿佛在以这种无声的方式表达对战争的抗议,也因此成为了马岛战争后期的看客。

相比于空军的英勇表现,阿根廷陆军的作战能力则令人大失所望。阿根廷军队已经有一百多年未曾经历过大规模战争,战备和战术水平都处于极低的状态。

这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们,毕竟阿根廷军队长期以来主要是参与拉美地区内部相对低强度的军事活动,就如同在低水平的游戏匹配机制中徘徊。

然而,加尔铁里却不顾这种实际情况,执意要让阿根廷军队与实力强劲的英军进行一场高难度的“排位赛”,结果可想而知。

阿根廷军队的素养低到何种程度呢?在英军于5月20日登陆马岛后,阿根廷军队直到5月21日才发现英军的行动,而此时英军已经成功登陆了两千多人。空军奋力作战,海军按兵不动,陆军又如此拉胯,在这种各军种协同作战严重失调的情况下,阿根廷的战败几乎成为了必然。

英国虽然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称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但老牌帝国所积累的深厚底蕴和军事经验仍然足以让其在这场战争中击败阿根廷。

1982年6月14日,阿根廷驻军司令率领九千多名阿军向英国投降。6月15日,加尔铁里不得不向全国宣布,阿军已经战败投降。

从四月份阿根廷出兵登岛到六月份无奈投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大西洋两岸两个国家的命运和心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转。

英国在取得马岛战争的胜利后,撒切尔夫人的声望如日中天,支持率急剧飙升。在第二年的大选中,她轻松获胜,成功连任。舰队回国后,撒切尔夫人在国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我们正在为之努力奋斗,让英国再次伟大。

然而,马岛战争的胜利并没有给英国带来长久的繁荣与稳定。仅仅三个月后,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马岛战争的胜利让英国人产生了一种盲目的自信,他们竟然提出了“主权换治权”这种荒谬的想法。

撒切尔夫人临行前,汇丰银行主席向她进言,声称英国必须保留对香港的管制权,所谓的交出主权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甚至还有人叫嚣香港要到2098年才能回归中国。

撒切尔夫人带着这种错误的观念来到中国,然而她听到的却是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中国人虽然贫穷,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从来都不怕牺牲。

再之后,便是撒切尔夫人那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阿根廷对英国的进攻,与格鲁吉亚挑衅俄罗斯一样,本身就是一种不自量力的行为,足以令人感到羞愧。而在这场实力悬殊的“飙车大赛”中,作为失败者的阿根廷下场则极为悲惨。

马岛战争之后,加尔铁里政权毫无悬念地迅速垮台。1983年,他因在战争中指挥失误而被捕入狱,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晚年的加尔铁里疾病缠身,生活困苦,最终在2003年在贫病交加中离世。

但军政府的倒台并没有给阿根廷带来根本性的改变,阿根廷的政局动荡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发严重。

阿根廷的挣扎

2001年,阿根廷在短短半个月内连续更换了五位总统,这一惊人的纪录刷新了全球对政权不稳定的认知。然而这一纪录在2015年再次被打破,阿根廷竟然在24小时之内更换了三位总统。

阿根廷政局动荡的根源在于民粹主义盛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责任感,常常为了迎合民众而滥发福利,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2001年,阿根廷更是公开宣布赖账,由于财政极度困难,拒绝偿还国债。那些购买了阿根廷国债的资本大佬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影响力,在2012年唆使美国政府扣押了一艘阿根廷军舰,并公开拍卖以抵偿债务。阿根廷政府在国际上可谓是颜面尽失,为了挽回一些声誉,不得不勉强偿还了一部分国债。

时至今日,阿根廷民众对于本国经济的增长已经几乎不抱任何希望。

对于他们来说,年通货膨胀率能够低于50%就算是难得的好年份了。与后来的阿根廷政客相比,加尔铁里甚至都可以算得上是治国有方了。如果没有委内瑞拉的存在,阿根廷或许真的会成为拉美地区最为混乱的国家。

对于马岛,阿根廷人民心中的仇恨和遗憾从未消散。马岛战争的失败并没有让阿根廷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诉求,他们始终将其视为国家的耻辱。然而,现实却极为残酷,阿根廷距离收复马岛的目标似乎越来越遥远。

在马岛战争后,阿根廷军队的实力大幅衰退,如今阿根廷空军甚至连一架喷气式飞机都没有了,曾经那支令阿根廷人骄傲的空军,如今只能与冈比亚这样的国家在军事力量上一较高下。

在国家经济和军事都陷入困境的艰难时期,加尔铁里通过收复马岛的短暂胜利,让阿根廷人暂时忘却了眼前的重重困难。而在马岛战争之后,唯一能够给阿根廷人带来一丝慰藉和希望的,似乎只有足球了。在战场上无法战胜英国的阿根廷人,只能在足球场上寻求心理上的慰藉和平衡。

马拉多纳也凭借着在这届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彻底巩固了自己在足球界乃至整个世界的地位,成为了阿根廷最为耀眼的名片。无论是洪都拉斯还是阿根廷,拉美国家普遍对足球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热爱。

因为在这些国家里,除了足球之外,能够让民众们感到振奋和自豪的事物实在是太少了。

2020年11月25日,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从阿根廷传遍全球:迭戈·马拉多纳因心梗去世,享年60岁。消息传来,整个阿根廷陷入了深深的哀悼之中。电视台的主持人在得知这一突发消息后,忍不住在镜头前痛哭流涕。

阿根廷总统随即宣布,因马拉多纳的离世,阿根廷全国将哀悼三天。

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很难真正理解阿根廷人对马拉多纳的深厚情感。对于像阿根廷这样在世界舞台上相对边缘的小国而言,能够孕育出一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人物,无疑是整个国家的骄傲。

马拉多纳去世后,阿根廷总统在接受采访时深情地说道:对于世界来说,马拉多纳就是阿根廷的象征,他曾经带给我们的快乐和荣耀,是我们永远都无法报答的。

马拉多纳的葬礼在总统府隆重举行。葬礼当天,这个拥有4000万人口的国家,有上百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为马拉多纳送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弥漫着悲痛的气息,到处都是伤心哭泣的球迷,他们怀着崇敬和感激之情,对着马拉多纳的画像和照片献上鲜花,唱起深情的挽歌。

马拉多纳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但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个肩膀上纹着切·格瓦拉头像的男人,已经成为了阿根廷的精神象征。在马拉多纳葬礼当天,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路牌和电子屏上,统一显示着“谢谢你,迭戈”的字样。

而在阿根廷之外,各国媒体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标题来形容马拉多纳的离去: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文本来源@小约翰可汗的视频内容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