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内娱真人秀开始玩狼人杀:李小冉的眼泪,既是金水也是悍跳

细品八娱 2025-02-10 21:22:47

刷到李小冉在综艺里哭上热搜时,笔者正被甲方第五次要求改方案。看着手机里40多岁的李小冉抱着70多岁的刘晓庆痛哭的画面,突然觉得电脑壁纸上的“打工哪有不疯的”格外应景。

不出所料,李小冉和刘晓庆果然上演了冰释前嫌、皆大欢喜的一幕。

综艺节目《一路繁花》第三期,刘晓庆终于在镜头前解释了上一期里迟到的原因。并非之前网传的“家中被盗、接受问询”,而是去处理官司了。“突然来五个律师函,如果不表态就会错过……”刘晓庆说,甚至节目录制那天早上还来了一个官司。

节目组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狼人杀。

刘晓庆迟到被全网扒皮时憋着不解释,硬是拖到下期才甩出“五个律师函”的悲情剧本。李小冉更绝,前一秒还冷脸挂相,后一秒直接泪洒全场开启忏悔模式——这剧情转折比我家楼下炒饭摊老板翻锅还丝滑。

在当下的综艺制作环境中,流量与热度是节目生存的关键。节目组深谙此道,并不在第一时间澄清,而是利用网友的好奇心和舆论压力制造话题,等到热度接近峰值时再抛出 反转剧情,这种操作本质上是对流量密码的精准把控。

当下的综艺行业过度依赖话题营销,往往将嘉宾的真实生活片段当作吸引眼球的工具,却忽视了节目内容的真正价值和对嘉宾的尊重。

热搜评论区堪称当代互联网人类观察样本。

有人感动得连夜重刷《金枝欲孽》,有人直接甩出放大镜截图论证“李小冉假睫毛都没哭掉”。要我说,这年头看内娱真人秀就得拿出鉴宝节目的觉悟——当所有人都在高喊“这次绝对是真的”,通常离翻车只剩三秒。

观众对真人秀真实性的执着追求,实际上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真实情感共鸣的体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接触大量的娱乐内容,但真正能触动内心的却很少。所以当真人秀节目打着 “真实” 的旗号出现时,观众便寄予厚望,希望从中看到真实的人性和情感交流。

然而,综艺节目的娱乐属性和商业目的又使得这种真实变得难以捉摸,这就形成了观众与节目之间的信任危机。

刘晓庆不愧是热搜包年用户,连处理官司都能卡着综艺录制时间。建议下次直接在法院门口开直播,标题就叫《老戏骨的自我修养:上午打官司下午录综艺,晚上还能发九宫格精修照》。

至于李小冉教科书级的道歉三连,建议纳入北影教材,章节就叫《如何用30秒哭戏扭转全网差评》。在这场狼人杀游戏中,李小冉的眼泪就是最纯的金水。

说到真人秀的“真”,现在连路口煎饼摊都开始搞“真人秀式经营”了。大爷摊煎饼时必喊:“老铁们,这可是祖传十八代的手艺!”——虽然他可能是上个月才看着短视频现学的。

所以,当明星在镜头前掏心掏肺时,笔者总忍不住脑补导演举着提词器:“现在该你扇情了,注意鼻涕别蹭到赞助商衣服上!”这时,李小冉的眼泪又仿佛天赋勃发的演员的悍跳。

观众现在人均列文虎克,李小冉道歉时耳环晃动的频率都要被分析微表情。要笔者说,不如开发个"娱乐圈测谎仪"APP,原理就是扫描明星说“我们是真朋友”时的瞳孔变化——保证比瑞士钟表还精准。

说到底,这届观众早就不吃“姐妹情深”的过期糖了。与其看她们在镜头前演《小时代5.0》,不如直接摊牌:“这季KPI还差三个热搜,大家配合哭完就能收工。”至少这份坦诚,还能让观众们在加班之时笑出声。

(完)

0 阅读:0

细品八娱

简介:析大事小事新鲜事 阐奇闻轶闻罕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