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九子夺嫡中,这6位皇子没有参与,后来他们的命运如何?

哈密瓜玩转过去 2025-04-05 14:44:42
【历史背景】

九子夺嫡,可以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康熙帝的九位皇子几乎家喻户晓。但是纵观康熙朝成年的皇子中,还有六位皇子并没有参与到其中,至今为止都有很多熟悉历史的人都不一定认识。

今天,就来详细的聊一聊这六位没参与夺嫡的康熙皇子。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1680-1732)

胤祺,是康熙帝的五皇子,与老九胤禟还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那么,胤禟参与夺嫡,而他却没有呢?

在他的身上,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身份待遇。因此,雍正帝继位后,对这位小两岁的皇弟还是很照顾的。

第一,首批被册封和硕亲王的康熙皇子,与老三胤祉、老四胤禛一起被晋爵亲王;

第二,虽然活到53岁,却较早的实现了四世同堂。他的长曾孙奕禄,是雍正十年出生,而且还是康熙帝位下首位五世孙;

第三,胤祺的生母是康熙宠爱的宜妃,但是他出生时,生母还是一个嫔,甚至没有资格养育自己的孩子。他一出生,康熙就将他交给后宫的孝惠章皇后和孝懿仁皇后共同来抚养的,与生母几乎没有感情,而他的生母只喜欢他的二儿子胤禟。

恒亲王胤祺之所以不参与夺嫡,主要是受到两位养育他的嫡母和庶祖母影响,逐渐开始心地善良,只想做一个贤王就行了。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祐(1680-1730)

老七胤祐与老五是同一年出生的,他的生母成妃在后宫的地位低微,生育胤祐后将近30年才册封为嫔,然后直到康熙晚年,才晋封为成妃。

因此,胤祐在母系家族方面的实力,是不具备参与夺嫡的资格。

那么,在诸皇子中,胤祐也是备受皇阿玛喜欢的。19岁晋封多罗贝勒,30岁晋爵多罗淳郡王,44岁再次晋爵和硕淳亲王。

康熙五十七年,曾奉旨掌管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的事务。康熙六十一年,授予顾命。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裪(1686-1763)

老十二,堪称康熙皇子中最幸福的一位,也是最长寿的一位,胤裪活到了78岁高龄,深受三代帝王皇恩。

胤裪的生母定妃是内务府包衣出身,身份低微,但是她却活到了97岁高龄,比丈夫康熙小7岁,定妃不仅见过康熙的玄孙辈,还见过康熙的五世孙奕字辈。她去世的时候,五世孙中奕禄都已经5岁了,真正实现了六世同堂。

康熙朝,胤裪先后封为固山贝子、办理仁宪皇太后丧事,得到康熙好评。

雍正帝继位后,为他晋爵为多罗履郡王、和硕履亲王,后来也犯事降低爵位,不过还是恢复了爵位。

乾隆朝,胤裪贵为皇叔,更是受到弘历的敬重。由于他膝下的6个儿子先后早逝,乾隆帝将他的皇四子永城直接过继给十二叔,作为嗣孙,传承香火。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1693-1731)

胤禑是康熙皇子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位,只活到了39岁就早逝了。

康熙朝,胤禑一直是皇子的身份。

到雍正朝,先后封为多罗贝勒、多罗愉郡王,让他奉旨去管理盛京三陵的事务。后来,胤禑就在总管的任上早逝了。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1695-1767)

康熙皇子中,最大的捡漏者,成为了清朝的铁帽子亲王家族之一。他与十五哥是同父同母的兄弟。

雍正继位后,胤禄很快奉旨去掌管内务府,成为了皇帝近臣。此时,他还只是一个皇子的身份。

次年三月,清太宗的孙子庄亲王博果铎去世后,膝下无子。雍正帝就顺手牵羊,将胤禄过继给庄亲王为承嗣子,承袭了庄亲王爵位,一直传到清朝末年结束。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1697-1738)

胤礼的生母是纯裕勤太妃,本来是汉人,是康熙年间浙江巡抚陈秉直的女儿,选秀入宫后,抬入八旗中。雍正帝和乾隆帝,都对她进行了加了尊称。

那么,对于没有参与夺嫡的胤礼,康熙朝是皇子。雍正帝继位后,封为了郡王,然后奉旨管理理藩院的事务,后来还担任过右翼前锋统领、正黄旗蒙古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雍正六年,晋爵和硕果亲王。

雍正十三年,胤礼被任命为顾命大臣。

乾隆朝,贵为皇叔,备受尊重。膝下两个儿子都是早逝,乾隆帝将雍正56岁生育的小皇子弘瞻过继给他为承嗣子,承袭了爵位。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