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总在说樊振东和张继科的关系好的不得了,可能是因为他们在镜头前的互动太和谐了,但其实仔细想想,竞技体育哪有那么多真情实感,大家都是为了最后的胜利在拼命罢了。
张继科从来就没想过要带樊振东,他们之间更多是竞争关系而不是什么师徒情,虽然一起训练切磋球技,但这种关系纯粹是为了提高技术水平。
樊振东那个时候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二的选手了,实力摆在那里,根本不需要谁来带,他就是被压制在替补席上就因为年纪小这么个莫名其妙的理由。
国家队的竞争关系从来都不简单,张继科自己都说过不会跟主力队员交心,这种话已经说明白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
王皓才是真正带着樊振东的人,在八一队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份情谊是实打实的,不是什么镜头下的表演。
里约奥运会的那些镜头看着温情脉脉,其实也就是一种表象,大家都是为了团队形象在维持表面和谐。
樊振东97年就能打败92年的那批选手,这种实力证明他根本不需要谁来带,自己就能在乒坛站稳脚跟。
国家队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即便你实力够了,该给你压制的时候一样不会手软,这就是竞技体育的现实。
军改之后八一队的运动员大多转到了上海队,这不是因为上海多么热情,而是整个体制改革下的无奈之举。
上海体育局给所有八一队员都发了邀请,谈判的时候条件谈不拢的就去了别的队,这才是真相。
梁景坤是志强带出来的,高远是张超带的,王楚钦跟着马龙,每个新生代选手背后都有自己的引路人。
军改带来的不仅是队伍的变化,更是整个乒乓球格局的重组,但是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没变。
体制改革之后,很多人都在担心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上海队接收了很多八一队的运动员,这让上海队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有些运动员因为军改不得不改换门庭,但这也给了他们新的发展机会。
教练员们在军改后也面临着很多选择,有的跟着运动员走,有的另谋出路。
林高远改右打左这种事情在乒乓球界并不多见,他还是我国最年轻的U14选手,双打成绩相当不错。
他赶上了两个全满贯的时代,这种运气确实不太好,但是他在三大赛对外协的胜率高达91.3%。
去年世界杯让三追四输掉比赛,主要是因为太想在爸爸面前证明自己,心态出了问题。
现役国乒男队有世界排名的队员中,他的三大赛单打成绩是最好的,这一点没得说。
17年才打出来的成绩,作为一个小将来说已经很不错了,现在过去八年了还在被人诟病。
高远在双打比赛中的发挥一直都很稳定,这也是他的一大特点。
他的实力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总在关键比赛中出现一些意外。
作为广东队出身的运动员,他给广东乒乓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力。
王皓是被迫退役的,不然马龙可能就上不来,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残酷现实。
郝帅被教练扇耳光都不敢吭声,郭跃这样的天才少女被逼退役,这些都是圈子里的秘密。
张继科和樊振东守着难打的半区,要是他们不上,世界冠军就真给外协拿走了。
2017年世界杯如果不让樊振东去,马龙和林高远根本挡不住奥恰洛夫。
林诗栋可能是下一个守难打半区的人选,这也是为什么教练组在重点培养他。
现在看到的乒乓球盛世,背后是无数运动员的付出和牺牲。
每一代运动员都有自己的使命,有人攻坚,有人守拙,有人突破。
这些运动员们互相竞争又互相配合,才撑起了中国乒乓球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