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红楼梦》作者,虽然流传下来的关于他本人的故事并不多,但我们也能大致推断出他的人生经历。
小时候他生活在富贵至极的江宁织造府,看到过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但是雍正上台,曹家被抄家,小小年纪的曹雪芹又惊又怕,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被迫来到北京后,一家很多口人住在狭小的房子里,经济拮据,受尽白眼,仕途不顺。曹雪芹应该一直生活在郁郁不得志中,虽然写出了鸿篇巨著,但人生并不潇洒。
而阮籍,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魏晋名人最出名的一点就是蔑视礼法,阮籍在这方面更是个中翘楚。
阮籍的母亲死了,他服丧期间出席宴会,大鱼大肉照吃不误。母亲下葬的时候,阮籍还蒸了一头小乳猪,喝了两斗酒。虽然悲伤过度都吐血了,但外在表现就好像什么都不在乎。
阮籍还做过很多出格的事情,比如他和另一个魏晋名士王戎去酒店喝酒,店老板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寡妇。正常思维下,两个大男人除非对人家有想法,否则都得避开。但是阮籍和王戎喝醉后就躺在小寡妇身边,一点避嫌的意思都没有。
有人指责,阮籍回怼:“礼法难道是为我辈设立的么?”
他还能熟练运用青白眼。遇到喜欢的人就是青眼出来工作,遇到讨厌的人直接翻白眼。大家想一下,一个高冠博带、风度翩翩、外貌出众的名士,对着另一个衣冠楚楚的名人翻白眼,场面肯定相当滑稽。
总之,曹雪芹和阮籍,一个生活在等级森严的清朝,一个生活在释放天性的魏晋。一个背负着振兴家族的使命,仿佛蜗牛驮着沉重的壳艰难前行。一个随心所欲,离经叛道,就喜欢做惊世骇俗的事情。
这俩人初看之下,毫无共同点。但是,仔细想想,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曹雪芹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是江宁织造。阮籍也是官宦子弟,他是通过恩荫走入仕途的。
曹雪芹祖父很喜欢读书,家里藏书很多。他能写出《红楼梦》,原因之一肯定是从小到大读了太多的好书,最终融会贯通,才写出了旷世奇书。
阮家自然也是书香门第,他少有才名,八岁就能写文章,弹琴唱歌什么都会。
曹雪芹幼年丧父,被抄家后生活很清苦。阮籍三岁丧父,虽然是官宦家庭,但父亲去世后家里失去收入来源,日子过得也很苦。
还有,阮籍信奉老庄,政治上采取的是谨慎避祸的态度。司马昭要和阮籍结成儿女亲家,他为了远离政治中心天天喝酒,一连几个月酩酊大醉,司马昭这才放弃联姻的想法。
曹雪芹的作品中也蕴含老庄哲学,尤其是贾宝玉,淡泊名利,不喜欢官场,连科举考试指定书籍都不喜欢看。
另外,阮籍喜欢喝酒,这个大家都知道。其实曹雪芹也喜欢喝酒,并且是狂喝。
曹雪芹好友敦诚有首诗叫《佩刀质酒歌》,题记中写“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饮之。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余亦作此答之。”曹雪芹喝酒时的洒脱劲,喝完酒写长歌答谢,特别符合魏晋风度,也像李白的作风。
曹雪芹和阮籍不仅是像,在曹雪芹心中,阮籍还是偶像。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字梦阮的“阮”指的就是阮籍。红学大师周汝昌说,梦阮别号的背后可能暗示着曹雪芹对阮籍的梦想是并非泛泛的。
曹雪芹好友在诗词中也多次说他与阮籍很像,尤其是见到厌烦之人冷漠的态度,与阮籍的翻白眼如出一辙。
敦诚在《赠曹芹圃》中写: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
曹雪芹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所以《赠曹芹圃》自然就是指赠曹雪芹。阮籍恩荫入仕后官职升到步兵校尉,所以被称为阮步兵。步兵白眼向人斜,说的就是曹雪芹也擅长翻白眼。
敦诚在《四松堂集》中还有一句“狂于阮步兵”,说曹雪芹比阮籍还要狂妄。
曹雪芹另一位好友敦敏也写过《赠芹圃》,里面有一句是“新愁旧恨知多少,一醉酕醄白眼斜。”还是说他像阮籍。
并且,曹雪芹和阮籍,真的有点联系。
曹雪芹的朋友说他是“魏武之子孙”,也就是曹操的后代。红学大家还考证出,曹雪芹的远祖就是曹操。而阮籍的父亲阮瑀,建安七子之一,曾经是曹操身边的文官。
这么一说,曹雪芹和阮籍的关系更近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