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唐玄宗时期一度威震朝野的节度使,最终死于他亲生儿子的手中。这位体重高达330斤的昔日枭雄,在生前晚年由于肥胖和健康问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即使曾扯起反叛大旗,最终也未能逃脱悲惨的命运。
安禄山的辉煌源自他的战场传奇和其与唐玄宗的特殊关系。出生在突厥境内,从小长相丑陋的他,在成为唐朝的讨伐契丹的主力后,凭借着骁勇善战的本性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机缘巧合下,他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发现并收为麾下,经过多次战斗的洗礼,安禄山慢慢赢得了张守珪的赏识。
唐朝开元年间,张守珪提拔他为讨伐契丹的先锋,但几经波折,安禄山并非一路顺风,甚至一度因战略失误差点丢了性命。然而,命运并未就此结束他的生涯,因张守珪的护佑,他得以生还。而唐玄宗对这位战败归来的人竟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甚至不听张九龄的劝告,将其留在朝中,赐予多项荣宠。
对于安禄山来说,仕途的顺畅让他有了更大的野心。作为平卢军使,他在幽州节度使的位子上不断扩展势力,逐渐自立为政。杨贵妃的出现与安禄山的关系不可忽视,起初为寿王之妻的她,因其美貌和才艺深受唐玄宗宠爱,后来成为贵妃。而安禄山为了获取更多支持,巧妙地借此机会与杨氏展开交往拉拢关系。
安禄山甚至与杨贵妃相交甚密,并通过她获得了大量权力支持。在唐玄宗打算授其宰相之位时,却遭到杨国忠的强烈反对,这令安禄山深感怨恨,并开始为谋反做准备,安史之乱便悄然揭开了序幕。
在多次分析唐朝军队的布防状况以及调研地形之后,安禄山进行了一系列周密的反叛策划。最终,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带领军队大举进攻洛阳。在与唐军交战过程中,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被杀,这一噩耗使他悲痛欲绝,并积极扩展攻势,一路直逼唐京。在洛阳称帝之后,安禄山迅速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与史思明等盟友共同策划对全国的占领。
不过,安禄山并未如愿长久地统治。他在登基为帝后不久,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变得极为狂躁。与此同时,郭子仪和李光弼等唐军名将也开始反攻,逐渐收复失地。随着战事的失利,安禄山的困境不断加剧。他在洛阳左右孤立无援,面对唐朝大军的进逼,心力交瘁。
在这危急时刻,内忧外患的安禄山为了稳固自己在内部的地位,企图立幼子安庆恩为太子,安庆绪的犹豫和恐惧达到了顶点。安庆绪深感危机四伏,于是联合被安禄山阉割的李猪儿以及深恨安禄山的严庄,三人内外勾结,合谋谋杀安禄山。最终,在他们的夜袭下,安禄山丧命于亲生儿子的刀下,其权力也在夜深人静中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