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陈叶(化名)匆匆坐上回老家的高铁,要去参加邻居哥哥家的丧事。
这位哥哥叫朱晓峰(化名),比陈叶只大2岁,两家人虽然来往不多,感情却非常好。
回家后,陈叶二话不说,就跟着几个邻居去给朱晓峰帮忙。朱晓峰的母亲是因病去世的,多年前,他母亲就因病住院治疗过,花费了不少钱。
这一次,听说是在医院治疗了足足1年,期间没少受苦,所以朱晓峰很难过。
到了朱家后,朱晓峰看见陈叶来了,立即站起来,两人握了握手,陈叶拍拍他的肩膀,说了几句安慰的话。
当晚,陈叶就和朱家的几个亲戚一起守夜,熬了一晚上,一大早又帮忙打扫卫生、迎接前来吊唁的人。
忙碌了一整天后,陈叶才回家休息。
趁着休息时间,他向母亲询问随礼的事:“妈,三年前我爸去世,晓峰哥给咱1万呢,这回咱们怎么说?是不是也得回1万?”
母亲却说:“算了,就按乡礼的规矩,随500。这样下去,啥时候是个头啊!”
听母亲这么说,陈叶并不感到意外。
两家人做邻居已经有十几年了,陈叶和朱晓峰上的也是同一个中学,但是因为差几岁,所以在学校也不经常来往。
后来陈叶去外地读大学,大三那年的秋天,他听母亲说朱晓峰的母亲生病,他父亲到处筹钱付治疗费,还要去外地打工,好像特别困难的样子。
当时陈叶读书,没有什么收入,帮不上忙。
父母说想借给朱家1万,问问陈叶怎么看这事。
陈叶觉得这笔钱不多,父母有一片善心,去帮个忙也挺好的,就赞成了。
于是第二天父亲就去邻居家,送上了这1万元。因为两家人比较熟悉,父亲也没让朱家写欠条。朱家人感恩戴德,承诺说尽快还钱。
话虽如此,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朱晓峰的母亲病情时好时坏,他和他父亲赚的钱,基本上都花在了母亲身上。
2年后,朱晓峰才还给陈家1万,还要多给1千的利息。
陈叶的父亲觉得,朱家经济这么困难,就不要给利息了,推脱再三没有收。
又是2年过去,朱晓峰创业成功,他带着母亲去一线城市治病,病情稳定下来,他们一家人这才算是好起来了。
父子俩除了感激他们的亲戚帮助之外,还对陈家父母非常感激。
毕竟彼此没有血缘关系,陈家人借给他们钱,还不催,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温暖。
后来每次陈家有什么大事,朱家都要随很多礼金。但是陈叶的父亲不肯用这些钱,觉得当初只是举手之劳,又不是拿几十万救了人家的命,哪里值得人家回馈这么多?
所以父母把朱家给的礼金都收起来了,等朱家办大事的时候,全部给朱家当礼金。
两家人就这么随来随去地,其实这1万多块,两家人都没有留下。
直到3年前,陈叶的父亲去世了,朱家又把那1万的随礼“还”了回来。而3年后的现在,朱晓峰的母亲还是因为当年的那个病而去世,陈叶的母亲也累了,不想再折腾,决定让这份人情就终止在这里。
毕竟人情世故这些事,成天惦记着,也非常熬人。
原本两家人对彼此感情很好,但是经过这些年折腾,也总感觉像是在完成任务一样。
如果让这份人情继续纠缠下去,让子女还要惦记着这点事,难免会引发纠纷,让好事变成坏事就划不来了。
陈叶对此也很赞同,毕竟当初是自家帮了朱家,本来就不欠他们什么,客气过头了也累。
随礼时,陈叶给了500,没有再提那1万块的事。
而朱晓峰也没有纠结,看他给了500,反而像是松了一口气。看来父母辈的人情,对于小辈来说确实是一种压力。
02父母长辈一般对人情看得都比较重,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能力有限,如果彼此合得来,能够互相帮助,就是一份难得的缘分。
所以,他们在交往的时候难免会过于客气,过分谦让,也会让这份人情变得复杂起来。
接受报答,也是一种善良
对于接受过帮助的人来说,自己有能力回馈恩人,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如果有恩于自己的人不愿接受这份回馈,总是推辞,其实是挺让人难受的。
但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低调谦逊,让一些好心人总觉得拿到别人给的好处受之有愧,哪怕明明是自己先帮助了人家,也不好意思拿好处。
这样的人很可爱,也能让身边的人感到温暖。
但是大方接受他人的回馈,其实更能让别人感到幸福,也是对别人感情的一种尊重。
再者,别人可能也不想有过多的纠缠,觉得回报一下恩人,这件事就算结束了,自己心里也放下了一桩大事。
结果恩人不仅不接受,反而太过于体谅自己,又把这些钱回馈回来,这就好像把人逼到了道德高地上下不来了一样,以后必须得回馈恩人更好的,不然没面子。
人情来往,不宜太复杂
人情账必须要有一个结果,不能一直互相往来下去。
就比如在大事上随礼这件事,一般都是几百块,不宜太多。两家人互相帮助的,就按照约定还钱,最好不要利用其他的事情来还这笔人情债。
一般来说,各项人情债应该分开来算清楚,一码归一码,不然混在一起就纠缠不清了。
万一谁家子女出了个小气爱占便宜的,以前的好交情到了他手里就变了味,反而容易惹祸。
父母老一辈的人情来往,一般到了子女这一代,也就差不多该结束了,同龄人之间可以因为父母辈关系好而成为朋友,但是最好不要把上一代的金钱来往掺和到下一代。
父母为子女考虑,可能会认为人情来往多一些,让子女有人脉,是件好事,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是不见得每一次都是好事。
万一当初的“朋友义气”最后变成斤斤计较,那就太难看了。
文/无笔